科技巨头重金押注韩国AI未来,打造亚太智能供应链中心
快速阅读: 近几个月,韩国成美科技巨头投资热点,英伟达、OpenAI和亚马逊投资数十亿美元,加强AI基础设施。韩国具半导体、制造及政府支持优势,成AI竞赛宝贵资源。
韩国凭借其半导体实力和制造基地,在物理人工智能竞赛中占据中心位置。从左至右:现代汽车集团执行董事长郑义宣、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和三星电子执行董事长李在镕于10月30日在首尔举行的英伟达GeForce 25周年庆典上登台向观众致意。(韩联社)
近几个月来,韩国成为美国主要科技公司投资的热点,英伟达、OpenAI和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纷纷投入数十亿美元,签署战略伙伴关系,以扩大该国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观察人士表示,华盛顿和北京争夺技术霸权之际,韩国提供了罕见的优势组合。作为顶级芯片制造商和汽车制造商的所在地,韩国是美国的重要盟友,也是亚洲第四大经济体,具备制造实力、半导体供应、数字准备度、强大的政府支持以及在亚太地区建立稳健人工智能供应链的战略位置。
“很少有国家能像韩国这样结合软件能力、制造力量和强有力的政府承诺。”韩国大学人机交互AI研究实验室教授崔炳浩说,“这使得韩国在当前的人工智能竞赛中显得尤为宝贵。”
投资与合作热潮
投资热潮在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AWS)宣布未来六年内将在仁川和京畿道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追加投资50亿美元时变得明显。这一新承诺是在AWS首席执行官马特·加曼与韩国总统李在明在上个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期间会面时宣布的,加上6月份宣布的在蔚山与SK集团合作建设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40亿美元投资,到2031年总投资将达到惊人的90亿美元。
在一系列合作的高潮中,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于10月31日宣布,将向韩国供应约26万个最新的Blackwell图形处理器单元,价值高达100亿美元。这是美国以外最大规模的英伟达AI芯片部署之一,其中5万个单位将提供给韩国政府,用于建立国家级人工智能云设施,三星、SK和现代各接收5万个单位,而Naver将获得6万个单位。
10月,三星集团和SK集团签署了初步协议,向由美国主导的大规模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项目Stargate供应芯片和其他设备。根据协议,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将为该项目提供内存芯片,预计需求将达到每月90万片DRAM晶圆。ChatGPT运营商还同意在庆尚北道浦项市与三星电子合作建设两个数据中心,在全罗南道与SK海力士合作建设。
为何是韩国?
是什么让韩国成为一个吸引人的目的地?科技领导者的答案惊人地相似。“韩国拥有一切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导者所需的要素——卓越的技术人才、世界级的基础设施、强大的政府支持和充满活力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在宣布这笔交易时说。
在公布了GPU部署计划后,黄仁勋称赞韩国是少数几个拥有成功所需三个“根本、基本、必要”品质的国家之一:软件专长、深厚的技术和科学能力以及制造能力。“当你将软件、人工智能技术和制造结合起来时,你就有了真正利用机器人技术的机会,而这正是人工智能的未来。”黄仁勋说。
半导体优势
对投资者而言,韩国的半导体生态系统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韩国是芯片制造商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所在地,前者是主要的存储芯片生产商,也运营着一家代工厂,后者则主导高带宽内存市场——一种对驱动GPU至关重要的专业化DRAM芯片,而GPU是人工智能计算的核心。据行业数据显示,这两家芯片制造商控制着全球约70%的DRAM生产和接近80%的HBM市场。
随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扩展,需要大量的GPU,这些GPU高度依赖HBM和先进封装,靠近可靠的供应链已成为关键的战略优势。SK集团董事长崔泰源最近指出,HBM需求增长如此之快,即使是领先的供应商如SK海力士也在努力满足需求。“如今,我们收到了许多公司的内存芯片请求,我非常担心如何满足所有这些需求。”崔泰源在上周的SK人工智能峰会上表示,引用了OpenAI最近要求SK海力士每月提供90万片高带宽内存晶圆用于Stargate项目的情况。他指出,这大约相当于目前全球所有公司HBM月产量的两倍。
政府的雄心:跻身全球前三的人工智能强国
韩国政府正积极支持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希望在全球由美国和中国主导的人工智能竞赛中占据一席之地。在所谓的“人工智能高速公路”项目下,李政府计划到203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规模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并通过超高速网络将它们连接起来。政府还计划与私营部门合作,建设国家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与此同时,政府支持企业开发本土化的人工智能基础模型,这些模型将针对韩语和文化特点进行定制,为企业提供访问GPU、数据和人才的机会。为了推动这一愿景,政府正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设立超过100万亿韩元(约690亿美元)的国家增长基金。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全球投资者,包括税收优惠、放松监管和电力供应支持。物理人工智能系统,即将智能扩展到现实世界中的机器人、机器和自动驾驶车辆,能够感知、决策和行动,被视为人工智能下一阶段的关键趋势。
全球科技巨头也在物理人工智能领域投入数十亿美元,例如英伟达。其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甚至预测,通用机器人和物理人工智能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开发物理人工智能需要多个组件,包括大量现实世界的数据、传感器、机械硬件和专门用于快速计算的处理器,如神经网络处理器和人工智能加速器。
黄仁勋强调了韩国在此领域的优势,提到该国在船舶、汽车和半导体等行业的强大工业基础。“我认为韩国在物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机遇非常显著,因为韩国具备专业知识、技术和市场。”黄仁勋在10月31日于庆尚北道庆州向记者表示。
分析师认为,英伟达与韩国财团的深入合作旨在利用该国的软件和制造能力,引领物理人工智能的发展。“韩国凭借其软件和制造实力,非常适合成为物理人工智能的试验场。”教授崔某表示,“该国面积小、人口密集,拥有世界级的电信网络和城市基础设施,这些都是测试物理人工智能的理想条件。相比之下,美国幅员辽阔,实地测试难度更大,且不具备同样的软件和制造能力组合。”
英伟达与韩国一些最大公司最新的多项合作似乎都以物理人工智能为核心。与现代汽车集团的合作涉及物理人工智能的多个领域,包括自动驾驶车辆、智能工厂和机器人技术。两家公司与韩国政府还宣布了一项联合计划,共同建设价值约30亿美元的国家级物理人工智能集群。
英伟达还与NAVER合作开发可用于关键工业部门的物理人工智能平台,包括半导体、造船和能源行业。与三星合作,英伟达正在创建一个人工智能超级工厂,将人工智能贯穿于半导体、移动设备和机器人制造的整个过程。此外,英伟达还与SK集团合作建立了一个人工智能工厂,其电信部门SK电讯正在推出工业人工智能云,以促进物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