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无人机利用中国技术自愈网络追踪乌列车
快速阅读: 俄罗斯构建抗电子战中继网络,利用中国网状调制解调器,即使80%无人机被毁仍可传递信息,用于追击乌克兰列车。
俄罗斯无人机如今构建了一个中继网络,能够抵抗电子战。据《国防快报》报道,自2025年10月起,占领者已经开始利用这种技术追击乌克兰列车,这一消息由被称为“闪电”的谢尔盖·贝斯克列斯特诺夫透露。
目前,俄罗斯军队正在建立一个动态互连中继网络,使得无人机控制和通信在电子战压力下更加坚固。从中国的网状调制解调器到能在战火中继续工作的中继无人机,“闪电”解释说,俄罗斯转向中国制造商将这一想法变为现实。他们特别订购了标称为Wi-Fi设备的网状调制解调器,工作频段为1300-1500 MHz,技术不同于常规Wi-Fi。
每个单元成本约为7000美元,每通道可提供10-20瓦的输出功率,实现超过100公里的链接。这些调制解调器提供了数字加密连接,通过交叉频率分布技术相对抗电子干扰。每个调制解调器还充当中继站:无人机上的空中调制解调器形成一个链路网络,如果某个节点消失,数据包会自动重新路由。
因此,即使许多平台被关闭,网络仍能保持运行。幸存的无人机维持链接并转发数据。从“向日葵”到“沙赫德”,俄罗斯在过去一年中一直在改进这项技术。“闪电”指出,即使有80%的无人机被摧毁,剩余的无人机仍能传递信息。最初,莫斯科在小型泡沫无人机上测试系统,如用于后方侦察并将信号传回俄罗斯领土的“向日葵”。
看到概念的有效性后,俄罗斯开始在“沙赫德”无人机上安装网状调制解调器,实现在俄罗斯境内在线控制。技术上,该网络可以提供高达约50 MB/s的吞吐量,在降级条件下约为2 MB/s,足以传输优化的高清视频并允许具有可接受延迟的第一人称视角控制。虽然“沙赫德”无人机机动性不高,但其能力足以攻击可预测的移动目标,如速度和路线已知的列车。操作员可以通过在线控制接近目标并打击机车或油罐车。
“沙赫德”携带的网状调制解调器可能只在接近目标时才开启——也就是说,这些调制解调器不需要持续广播,可能在即将攻击时激活。除了空中节点外,俄罗斯还可以设置地面中继站:这些调制解调器体积小,可以安装在有互联网接入的阳台或屋顶上。这样的地面节点无需高天线即可与附近的无人机通信。
尽管系统复杂,但“闪电”强调,它可以通过电子战被击败。然而,反制措施的效果取决于俄罗斯部署网状技术的广泛性和质量:如果莫斯科不仅在“沙赫德”上部署,还在其他远程平台上部署,它将获得一个坚固、快速且广泛的双向数据通道。任何缓解措施都取决于俄罗斯部署的数量、质量和规模。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