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巨头世界互联网大会聚焦AI未来
快速阅读: 11月10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中国科技领袖探讨AI未来发展,强调AI在机器人、物流、脑机接口等领域的应用与挑战,政府支持政策推动AI行业快速增长,目标2035年全面进入智能化社会。
11月10日,新华社报道了中国科技领袖在世界互联网大会(WIC)乌镇峰会上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展望。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WIC)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吸引了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名参与者。
随着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人们不禁思考它将如何在近期内重塑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在11月10日的峰会开幕式上,中国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和高管们分享了他们对AI等话题的看法。
Unitree Robotics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表示,AI正在推动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他说,许多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场景,如机器人跳舞和表演,已在过去一年内变为现实。“未来两年将带来更多惊喜。”他在周五的峰会上说。
京东集团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刘强东对AI的发展速度持乐观态度,认为机器人技术将彻底改变物流生态系统。他在开幕式上提到,京东在北京新建立的分拣中心已用机器人替代了90%的员工,预计到明年4月,公司将推出全球首个完全无人配送站。
脑机接口公司BrainCo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韩必成展望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他表示,公司计划明年推出新一代睡眠辅助产品,未来两年还将推出体重管理产品,旨在解决日常生活中多种挑战。
作为第12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AI无疑成为焦点。近年来,政府的支持政策为AI行业注入了强大动力,推动其爆炸性增长,使中国在全球技术创新中处于领先地位。
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文件,提出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代理等应用的普及率将超过90%,到2035年,中国将全面进入智能化经济和社会的新发展阶段。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对此充满信心。他在开幕式上透露,阿里巴巴正在建设大规模的AI基础设施,并大幅增加投资,以打造超级AI云。通过全栈技术能力,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开发者提供领先的AI服务。
“AI释放生产力和人类自身潜力的能力将超出所有人的预期。”他补充道。
尽管AI的迅速崛起引发了关于人类工作岗位被取代的担忧,但科技公司领导人也积极应对这一问题。DeepSeek的高级研究员陈德力指出,AI在未来十年至二十年内可能会取代许多工作岗位,科技公司有责任识别这些高风险岗位并提高公众意识。
“科技公司应作为人类的守护者,保护人类安全,参与社会秩序的重塑。”他说。然而,他对未来持乐观态度,认为虽然一些工作会消失,但新的工作机会也会出现,社会整体生产力将提升,人类智慧的核心地位不会动摇。
游戏科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冯骥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AI应赋能普通人,而不仅仅是掌握在科技公司手中。“AI的真正潜力在于为我们提供更多时间自由追求自己的兴趣和专长。”他补充道。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