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R-500CJ无人直升机完成海上试验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8日    来源:szf
中国AR-500CJ无人直升机完成海上试验

快速阅读: “AR-500CJ”无人直升机在4至5级海况下成功自主起降,执行通信中继和侦察任务,展现其在恶劣海洋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多功能性,标志着中国海军无人技术的重大进展。

视频展示了无人直升机在模拟4至5级海况下自主起降的情况,这些条件通常出现在沿海海军行动中。测试期间,无人机执行了通信中继和侦察任务,证实了其在恶劣海洋环境中保持稳定并完成多种模块化任务的能力。该序列还展示了“旋戈-500CJ”型无人机融入舰载无人试验的一部分,旨在测试用于海军的垂直起降(VTOL)系统。这一事件紧随自2022年首飞以来的陆基自主着陆模拟和早期验证阶段,标志着从实验评估转向在中国海上平台上的操作评估阶段。

“AR-500CJ”由航空工业直升机研究所研发,是“AR-500”系列无人直升机的海军衍生型号。该系列源自“AR-500BJ”舰载轻型无人机和高海拔“AR-500C”变种,融合了两者的先进技术,形成了新的舰载设计。“AR-500CJ”的最大起飞重量为600公斤,典型有效载荷能力为150公斤,最大平飞速度约为160至170公里/小时。飞机的操作耐久性估计为6至7小时,服务升限可达约5000米。动力由哈飞航空动力“海鸥”重油发动机提供,这是一款150马力级别的涡轮增压四冲程发动机,重98公斤,配备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FADEC)和高压共轨系统。该发动机以煤油而非航空汽油为燃料,提高了舰上安全性,降低了挥发风险,简化了后勤燃料供应。无人机还包括防潮、防盐和防腐蚀涂层等环境防护措施,以支持在海洋条件下持续运行。

“旋戈-500CJ”于2022年7月28日在江西省鄱阳湖完成了首次飞行,期间进行了手动控制起飞、悬停、前进和侧向飞行及着陆等阶段,确认了系统的功能稳定性。此次飞行标志着从设计和原型阶段过渡到系统飞行测试阶段。“AR-500CJ”随后在2023年参与了中国多个地点的扩展测试,重点测试飞行稳定性、自主控制和实时通信系统。到2025年,该机型被整合到海上应急演练中,包括油污观测、人员搜救和海岸监视任务。该机在天津国际直升机展览会上展出,其模型在超过70架航空工业开发的直升机中亮相,强调了其模块化设计和重油推进系统。该系统还记录了执行实时通信中继和长时间监控角色的情况。这些逐步的测试阶段证实了该机在4至5级海况下自主起降的能力,超越了早期“AR-500B”和“AR-500C”配置的性能,支持其在民用和国防海洋任务中的应用。

“AR-500CJ”集成了惯性、差分和视觉导航系统,用于精确降落,辅以电动鱼叉格栅甲板锁定系统,确保飞机着陆后立即固定。这种机制允许在有限的甲板区域操作,并减少船舶运动时的湍流暴露。直升机机身两侧设有短翼,可外挂光电或雷达吊舱、任务设备和辅助油箱,从而延长航程和任务灵活性。无人机可根据配置携带多光谱传感器、激光指示器、通信中继天线和海洋监视雷达。结构调整包括加强尾梁、改进的旋翼组件和基于软件的控制法则,以稳定垂直下降并在自动回收阶段校正偏航。电磁兼容屏蔽确保无人机能与舰载传感器和雷达一起工作而不产生干扰,而优化的航空电子设备布局和减振措施减少了长时间海任务中的机械应力。该平台的模块化载荷接口支持快速重新配置,适应侦察、中继和轻型打击等多种任务需求。

“探索01号”是中国主要的舰载无人机实验平台,旨在测试自主起降及回收能力。该船配备有与AR-500CJ的鱼叉捕捉装置兼容的网格结构甲板,便于工程师监测精度、着陆动态和着陆后的负荷。2025年10月的试验中,该船以不同的速度和航向进行操作,模拟护卫舰和轻护舰甲板的运动情况,提供系统在变化的气动力学和水动力学条件下的可靠性数据。甲板上的仪器记录了下降速率、稳定精度以及飞机的回收精度。船上系统还评估了无人机的数据传输质量、视距稳定性以及雷达和通信天线电磁暴露下的控制链冗余度。环境监测验证了无人机及其甲板支持系统的防盐雾和防潮涂层性能。这些测试是岸基模拟与集成到中国海军战舰之间的中间阶段。

“探索01号”的试验活动按步骤逐步推进,从较低海况开始,逐渐过渡到更强烈的波浪条件和横风。每个阶段都验证了导航系统的冗余性、中断起飞的安全逻辑以及鱼叉-格栅捕捉对准的准确性。测试包括白天和夜间操作,验证了不同能见度和喷雾条件下的光学导航系统。工程师们记录了发动机温度变化、振动幅度和飞行控制面偏转,以校准海洋压力下的飞行参数。收集的数据完善了自动拉平时机、下降率和精确甲板着陆所需的偏航校正。船上的测试团队进行了回收演练,制定了发射、接近、捕捉和着陆后的安全标准操作程序。同时测试了多频段的通信中继功能,确认了电磁干扰下的稳定连接。这些数据为定义未来中国海军小型和中型舰艇的无人机甲板操作规程提供了基础信息,包括轻护舰和近海巡逻舰。

在中国无人直升机的发展历程中,AR-500CJ是AVIC AR-500B和AR-500C项目的直接延续,这两个项目始于2020年代初。最初的AR-500B于2020年首飞,是一款具有四小时续航能力的轻型舰载无人机,而AR-500C则展示了在海拔5,000米以上和6,700米服务高度的操作能力。AR-500CJ将这些特性融合到一个能够长时间自主海上作业的海军平台中。随后,宣赫系列进一步扩展,2吨级的宣赫-2000提供了更大的载荷能力和自主路线规划功能,而电动垂直起降的宣赫-E3000和氢动力的宣赫-E300A则将该系列延伸至民用物流、监视和救援应用领域。在2025年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AVIC展出了超过70种旋翼系统,包括宣赫-500CJ及相关平台如Z-20T、Z-18F和Z-10ME。这些发展与中国海军测试AI驱动的无人机航母“珠海云”及其他自主海军系统如水下“机器鲨鱼”无人机相吻合。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

你可能还想读

乌克兰防长访问瑞典Saab,讨论Gripen战机供应合作

乌克兰防长访问瑞典Saab,讨论Gripen战机供应合作

快速阅读: 乌克兰国防部长什梅加尔访问瑞典萨博公司,讨论“鹰狮”战斗机技术合作与供应。此战斗机将增强乌空军实力,计划明年部署以保护领空。 乌克兰国防部长德尼斯·什梅加尔在访问瑞典期间,参观了制造“鹰狮”战斗机的萨博公司办公室。今年10月,乌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9日
保加利亚军队采用新型手枪,退役旧式马卡洛夫手枪

保加利亚军队采用新型手枪,退役旧式马卡洛夫手枪

快速阅读: 军队正更新轻武器及各类无人机,同时制定“冰雹”火箭系统的现代化方案。欧盟SAFE计划支持下,优先推进155毫米榴弹炮替换与高精度远程导弹系统采购,项目进展需军事政治决策。 在更新轻武器的同时,侦察无人机、FPV无人机和所谓的自杀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9日
国防部长辛格将评估16家国防公企业年度表现

国防部长辛格将评估16家国防公企业年度表现

快速阅读: 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宣布2025年为“改革年”,强调16家国防公共部门企业在新技术开发、增加出口和本土化方面的重要性,未来五年研发投资将翻倍至3276.6亿卢比,2024-25财年DPSUs营业额增长15.4%,出口额增长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9日
美军用1760台PS3构建超级计算机,成本仅200万美元

美军用1760台PS3构建超级计算机,成本仅200万美元

快速阅读: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利用1760台PlayStation 3构建“Condor Cluster”,成本约200万美元,性能达500 TFLOPS,用于雷达增强、卫星图像处理及人工智能研究,展现游戏技术在科学和军事应用中的潜力。 “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9日
伊朗展示升级导弹及电子战能力,地下隧道提高生存率

伊朗展示升级导弹及电子战能力,地下隧道提高生存率

快速阅读: 伊朗升级埃马德和卡德尔导弹系统,增加电子战设备,提升隐蔽性和精准度。地下设施强化发射链,提高常规威慑力。 据广播报道,埃马德导弹系统已经升级并投入运行,而卡德尔导弹接收了旨在干扰对方探测和火力控制的电子战设备。地下设施突显了物质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9日
ARX机器人战车Gereon携手Dedrone反无人机系统出征2025

ARX机器人战车Gereon携手Dedrone反无人机系统出征2025

快速阅读: 格瑞安家族设计灵活,最大载荷500公斤,可快速转换任务模式,最高时速30公里,续航40公里。米特拉系统和捍卫者2型整合,提供强大反无人机能力,适应多种作战需求。 格瑞安家族的设计侧重于载荷灵活性而非单一任务领域。据公司和行业报道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9日
奥斯科什推出轻型多功能自主车辆,重塑地面自主与反无人机系统

奥斯科什推出轻型多功能自主车辆,重塑地面自主与反无人机系统

快速阅读: L-MAV源于ROGUE Fires项目,支持多任务模块,具备远程操作和自主驾驶功能,集成Switchblade 600和Titan反无人机系统,适应巡逻、护送等任务,提升战场灵活性和安全性。 L-MAV的设计灵感来源于ROGU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9日
乌克兰专家称无人机或能深入俄境内3000公里

乌克兰专家称无人机或能深入俄境内3000公里

快速阅读: 乌克兰无人机可飞行数千公里,最远可达3000公里,需大型无人机携大量燃料,载荷受限。通信专家谢尔盖·“闪电”·贝斯克列斯托夫接受《Glavkom》采访时表示。 乌克兰无人机可飞行数千公里,可能最远达到3000公里,但这需要大型无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