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需转型:低成本导弹与无人机成未来战场关键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来源:szf
美军需转型:低成本导弹与无人机成未来战场关键

快速阅读: 乌克兰宣布2025年将生产450万架无人机,欧洲承诺提供200万枚炮弹。俄乌双方进行大规模远程打击,战争已深入敌方领土,双方寻求通过经济和物理消耗削弱对方。

编者按:

我一直都是T.X. Hammes国防政策研究的忠实读者。近十年前,我委托他为卡托研究所撰写了一篇论文。因此,当他就某项研究联系我和凯利·格里恩时,我感到非常兴奋。这篇论文探讨了相对廉价的无人机和便携式导弹如何可能重塑美国的国防规划。事实上,许多美国盟友和伙伴已经以远低于有人驾驶飞机或远程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成本采用了这些技术。美国是否会走上这条道路,既是政治问题也是战略问题,这将展示国防部接受创新工具和方法的能力,既能节省纳税人的钱,又能推进美国的安全利益。

Hammes是国家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的杰出研究研究员,他是国防政策、未来冲突和新兴技术方面的权威专家,著有三本书和超过200篇文章和演讲。他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30年,退役时军衔为上校。他拥有牛津大学现代史博士学位。

作者:克里斯托弗·普雷布尔

高级研究员兼重新构想美国大战略项目主任

战争性质的快速变化创造了一个战术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普遍的监视、人工智能辅助的指挥控制以及远程自主精确打击使得当前美国的陆、海、空力量越来越脆弱。

这一变化不是理论或预测,而是正在全球各种冲突中发生的现实。

关键的美国武器系统存在射程不足、成本高昂和后勤复杂的问题。更严重的是,美国国防工业基础(DIB)无法生产足够的新系统来维持现有部队规模,更不用说提供对现代战争至关重要的大规模力量。好消息是,通过接受向导弹和无人机作战的转变,并在商业集装箱中大规模生产这些系统,美国可以利用战术防御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的优势来威慑中国和俄罗斯。

不断变化的作战环境

全球各地,国家甚至一些非国家行为体都在通过陆地、空中、海上、太空、电磁和网络传感器建立广泛的监视能力。一些国家通过广泛使用射程不断增加的导弹和无人机,实现了精确打击的大规模效果。随着固定设施、后勤基地和指挥设施变得越来越容易受到攻击,战术优势正强烈偏向于防御方。

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在“集装箱化”各种导弹、无人机、火炮和通信系统方面领先于美国。通过将这些武器安装在标准集装箱内,它们在发射前与普通货物集装箱无异。这削弱了美国预先打击敌方武器的能力。

相比之下,目前美国的作战概念严重依赖于昂贵的有人驾驶飞机、强大但脆弱的海军平台、大型后勤设施、庞大的总部和越来越易受攻击的装甲和火炮。幸运的是,成本仅为当前高端平台一小部分的新型武器可以执行当前美国作战概念中核心平台的任务。如果国防部专注于武器而非平台,它可以开发出利用这些更便宜系统的作战概念,从而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有效的防御。重组并装备美国部队可以在保持前沿部署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中方集中打击的脆弱性。

乌克兰和俄罗斯正在引领这些新概念的发展和应用。两国都制定了有效的无人机使用概念,用于监视、攻击、电子战和通信中继。两国计划在2025年各自生产超过四百万架无人机。

这些无人机的范围从小型四轴飞行器到能够飞行3000公里的固定翼无人机。

尽管无人机部队已经声名鹊起,但它们只是双方战斗团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双方仍在大量消耗炮弹、反装甲武器及各种类型的车辆。双方还正在进行大规模远程打击。俄罗斯针对电力生产和民用人口,使用了多种无人机、导弹和机载弹药。乌克兰似乎更倾向于对俄罗斯空军基地、弹药储存设施、后勤网络、炼油厂和武器生产设施进行精确攻击,使用的是相对廉价且日益自主化的导弹和无人机。双方都没有取得快速胜利,而是将消耗战深入敌方领土。双方似乎都在寻求对方的经济和物理耗竭。实际上,自1750年以来,健康大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以经济耗竭告终,例如七年战争、美国革命、英法战争、俄土战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重要观察是,适应战争仍在不断演变。近距离战斗和远程战斗中精度使用的大幅增加表明,普遍监视与高精度的结合已经将战场扩展至3000公里的深度。安全的后方区域时代已经过去,所有支援设施现在都需要主动和被动防御。

乌克兰开发了人工智能辅助的指挥控制系统,显著提高了其传感器和武器组合的杀伤力。俄罗斯在战争开始时成功对ViaSat商业卫星网络进行了网络攻击,该网络是乌克兰通信系统的骨干。乌克兰几天内便部署了数千个Starlink终端,提供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全国通信系统,他们称之为Delta。这使得小型战术单位甚至个人拥有了以前仅限于主要指挥部的带宽。任何有智能手机的人都可以报告敌军活动,包括上传带有地理位置标记的照片。

Delta提供了实时全面的战场态势感知,整合来自各种传感器和来源的情报,显示在数字地图上,无需额外设置,可在任何设备上运行——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简而言之,Delta是一个现代的实时指挥地图和部队控制中心。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将军在观看该系统操作后表示:“我们正在见证未来数年战争将如何进行并赢得胜利。”

这些新的C2系统为指挥官提供了极大的态势感知能力,使他们能够迅速识别目标并将其分配给合适的武器。乌克兰和俄罗斯已经有效创建了一个15公里深的“杀伤区”,在这个区域内,任何部队都无法移动而不被攻击。新的无人机生产可能会将这个杀伤区扩大到40公里。由于防御变得如此强大,双方都无法开展有效的进攻行动。尽管俄罗斯继续发动攻势,但其进展以米计算,每天大约有1000人伤亡。

胡塞武装利用一些相同的技术,但规模较小,挑战了世界在红海和曼德海峡的使用。根据国防部的数据,从2023年10月7日至2025年3月,胡塞武装对美国军舰进行了超过170次攻击,对商船进行了145次攻击。尽管胡塞武装尚未击中美国海军舰艇,但他们已经击沉了两艘商船,造成四名船员死亡。国防部最近还透露,美军为保护红海船只已花费超过1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远高于胡塞武装进攻装备的成本,暴露出美国军队在非对称战争中的脆弱性,并使得已经紧张的美国国防工业基础不得不增加防空导弹的生产。

迈克尔·弗罗曼在《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文章《红海围困》中提到,这个装备简陋的小型非国家行为者挑战了美国海军航母打击群。鉴于美国停止了轰炸行动,而胡塞武装继续发射导弹和攻击船只,可以说胡塞武装击败了美国。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正在迅速调整其部队,以有效运用这些冲突中不断演变的概念、战术、技术和程序。通过大量生产远程无人机和巡航导弹,中国正将它们适应于太平洋广阔区域的战争。

在当今的战场环境中,地面、空中、海上和空间传感器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这意味着只要你发出信号,就会被发现。远程精确的大规模打击手段的出现意味着一旦被发现就可能遭到攻击。快速发展的指挥控制系统能够处理大量信息,做出决策并将信息传递给发射单位,这使得传感器与射手的结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杀伤力。这些发展极大地有利于防御方,因为进攻需要移动,而移动会产生信号。

当前美国武器系统的脆弱性:主要弱点

目前和计划中的美国武器系统基于上世纪80年代开发精密武器以击败苏联大规模军队的努力。这一努力极为成功,在伊拉克(两次)、阿富汗以及全球多次反恐打击中得到了毁灭性的展示。不幸的是,尽管国防部观察到乌克兰、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和红海新兴系统的影响力,但其应对措施却是加倍投资下一代昂贵且复杂的平台。这些平台似乎没有意识到即使是最新的平台也对更新且成本更低的“足够好”系统非常脆弱。

如今,美国的高端飞机、舰船和车辆存在四个主要弱点——对现代武器的脆弱性、射程不足、成本高昂和后勤复杂。每个弱点都使它们不适合新兴的作战环境。当然,最终的弱点在于美国国防工业基地根本无法在持续冲突中生产足够的数量。

坦率地说,许多现有的美国高端平台在当今的战场环境中不具备生存能力。虽然F-35在空中具有高度能力,但它大部分时间将停在防护不足的机场上。而在与中国的战争中,许多这些机场将因导弹袭击而失效。最近的一项斯蒂姆森中心研究显示,中国仅使用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部分现有库存弹道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就能在战争初期关闭美国和日本的空军基地长达一个月之久。

实际情况可能更糟。该研究未包括人民解放军空军的远程无人机或战术航空力量、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高度能巡航导弹,以及人民解放军地面部队日益强大的火箭炮兵在模拟攻击盟国空军力量中的作用。

中国还在大力投资无人机。最近,中国订购了100万架一次性攻击无人机。其中许多非常适合太平洋战斗所需的远距离。例如,中国生产的“向日葵”无人机是伊朗“沙赫德-136”无人机的大幅改进版。

该导弹具有2000公里射程、40公斤弹头、数字场景匹配区域相关器(DSMAC)、GPS独立导航及垂直发射能力。作为全球领先的无人机制造商,中国至少能够复制俄罗斯于2025年9月6日至7日发动的800架无人机攻击规模。

大卫·布伦南在《ABC新闻》报道中提到:“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在九月份创下了新纪录。”中国将能够通过导弹和远程火箭加强此类攻击。当前美国的防空系统将难以应对如此规模的攻击,其空中力量及相关关键基础设施可能遭到地面摧毁。

《史汀生中心》论文未探讨B-2、B-21轰炸机及空中加油机在中国本土基地遭受攻击的脆弱性。然而,中国已展示出从集装箱发射巡航导弹和远程无人机的能力。许多分析师认为,中国不会冒险通过攻击美国本土部队而引发核升级的可能性。确实,中国的弹道导弹打击可能被误认为是核打击。但是,在警告美国其轰炸机在华造成中国公民伤亡后,中国可能会选择风险较低的海上巡航导弹打击。墨西哥湾或西海岸的任何集装箱船都可能对基地内的轰炸机发动毁灭性攻击。在此过程中,中国可以通过所有频道广播,声明仅针对美国基地上的轰炸机,以保护因这些轰炸机而丧生的中国平民。对于非隐身的B-52、B-1轰炸机及加油机,商船上集装箱化的防空导弹也能在国际空域内对其发起攻击。

简而言之,中国可以在战争初期严重削弱美国的空中力量。集装箱化导弹实际上是一种成本低得多的隐形武器。20英尺和4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遍布全球,移动频繁,没有所有者的配合几乎无法追踪单个集装箱。俄罗斯、中国、伊朗、以色列、爱沙尼亚和荷兰均已部署可从商用船只或卡车发射的集装箱化导弹。简而言之,美国不能再依赖地理庇护所。

攻击型无人机的能力也在不断进步。俄罗斯制造了一种喷气动力的“沙赫德”型自杀式无人机,最高时速达500公里,携带50公斤弹头,最大操作高度接近3万英尺。中国最近也宣布拥有一种喷气动力垂直起降无人机。乌克兰稳步改进并增加无人机产量,目前每天生产100架FP-1无人机。FP-1的射程为1600公里,载荷可达120公斤。乌克兰的FP-5“火烈鸟”无人机射程3000公里,携带1000公斤弹头。乌克兰目前每月生产50架FP-5,计划到年底增加至每天7架。

持续且快速扩散的远程无人机和导弹技术意味着,在与中等国家的任何冲突中,空军基地将面临大规模的导弹和无人机组合攻击。在海上,航空母舰对无人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越来越脆弱。航母作为指挥和力量投射节点,将成为攻击目标。它们有良好的防御系统、优秀的损害控制能力,不易被击沉。然而,历史上的“奥里斯坎尼号”、“企业号”和“福雷斯特号”甲板火灾表明,甲板上的一小枚爆炸物就可能导致任务丧失。每次事件中,损害控制小组虽将损失降至最低,但这些航母仍停运了七周到九个月。

攻击方无需击沉航母即可完成其任务,只需使航母在交战期间失去行动能力。一次“向日葵”无人机或巡航导弹的打击就能实现这一点。这些平台的高价值加上对其任务丧失的易损性,使得它们成为吸引数百枚导弹和无人机的重点目标。其他水面舰艇的情况也不会更好。自福克兰战争以来,所有被巡航导弹击中的水面作战舰艇都导致了任务丧失或平台被摧毁。海军研究生院的一项研究指出,1967年至1994年间,平均1.2次巡航导弹命中就足以使目标舰艇失去行动能力。尽管现代舰队采用了多层次的主动和被动防御措施,可以击败许多威胁,但敌方只需一件武器穿透就能严重削弱、瘫痪或击沉当前的水面作战舰艇。随着行业继续大量生产反舰巡航导弹(ASCMs)和远程攻击无人机,数量上的优势将压倒舰载防御系统。

地面部队在普遍监视和大规模打击环境下的脆弱性是俄乌克战争的一个显著特征。数万辆车辆被摧毁,数十万士兵伤亡。在这个日益透明和致命的战场空间中,地面部队有两种生存方式。一种是寻找或建造顶盖掩护。这需要隐藏所有排放以及进出掩蔽位置的痕迹。另一种方式是融入物理和电磁环境中。许多国家正在通过将现代武器系统集成到商用卡车、货车或集装箱中来采取这一方法。两种方法都将根据战术情况使用。

与中国的大规模战争将是难以想象的。中国拥有超过9,000艘大型商船,每艘都可以改装成带有集装箱化的指挥、ISR(情报、监视和侦察)及导弹系统的战舰。空中和陆地战争将涉及数以万计的无人机和导弹。虽然目前的系统能够应对几十到几百枚导弹和远程无人机,但无法应对中国能够制造和部署的数量。总之,当前美国的军事力量结构在新兴作战环境中难以生存和获胜。其地面车辆、飞机、舰船、指挥部、基地和后勤系统在整个频谱中产生明显且容易识别的信号,对精确的大规模攻击防护不足。此外,美国国防工业基础无法大量生产当前的平台或武器,尤其是在乌克兰消耗的数量上。

历史上,射程过时导致了以前占主导地位的武器系统被更新、往往更便宜、能在更远距离上杀伤的新系统击败。从弩和长矛击败装甲骑士,到航母航空兵在海上取代战列舰,射程优势使更新、更经济的系统能够击败成熟、复杂的系统。

今日,美国面临着类似的局面。新型且成本较低的系统在射程上已显著超越大多数现有美国平台,包括耗资最大的武器项目——F-35战斗机。鉴于F-35是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基本力量投射系统,这使得美军处于明显劣势。此外,购买或正在使用F-35的其他16个国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当然,航母同样因地面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系统的射程限制而受到影响。正如之前提到的,甚至美国的轰炸机和加油机基地也可能在中国战术武器的射程之内。

尽管水面作战舰艇携带了有限数量的远程系统,但它们无法与中国在导弹和无人机数量上的优势相匹敌,这些武器的射程超过1600公里。中国正在开发情报、监视与侦察(ISR)、指挥控制及自主技术,以实现从远距离发射的大规模齐射。

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也存在严重的射程不足问题。反装甲导弹可以达到160公里的射程,而坦克的有效射程仅为3公里。一些西方火炮系统的射程超过了潜在对手,但几乎所有的火炮系统都被日益自主化的火箭炮、无人机和导弹所超越。

当前系统的高昂成本

成本是另一个,甚至是主要的问题。正如弗兰克·霍夫曼所指出的,战略应当作为战略家和部队规划者的食欲抑制剂。它明确限制了国防部可以采用的战略和部队结构。如果一种战略没有提出可负担的部队,那它就不是战略,而是幻想。美国现在正处于这种情况。我们根本负担不起幻想中的部队。

F-35项目的生命周期(1994-2088年)总成本为2.1万亿美元,用于采购2456架飞机,平均每架飞机的成本为8.55亿美元。鉴于F-35A机队目前的完全任务能力(FMC)率为38%,空军需要部署五架F-35才能确保任何时候有两架处于完全任务能力状态。这意味着要花费21亿美元来保证有一架完全任务能力的F-35A。F-35B和C型的FMC率更低,对于服役四年以上机型,这一比率低于20%。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成本还不包括培训飞行员和维修人员、每位飞行员所需的40万美元个性化头盔、基地运营费用以及现代打击行动所需的一系列支援飞机。

下一代战斗机也不会带来任何缓解。提议中的F-47预计每架飞机的成本将是F-35的三倍,而且这个估计还不包括发动机的成本。海军尚未对其下一代战斗机定价,但其价格可能与F-47相当。

舰船成本也已失控。第二艘福特级航空母舰的造价将达到129.36亿美元。当然,这还不包括舰载机及其护航舰艇的成本。虽然未来的舰载机编队结构尚未最终确定,但目前提出的16架F-35C、28架F/A-18、6架EA-18G和支持飞机都是执行现代打击任务所必需的昂贵平台。

这些系统不仅增加了每艘新航母数十亿美元的购买成本,还带来了数以十亿计的长期运营成本——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在射程上远远落后于导弹和自主无人机的武器系统。作为一次性消耗品,这些无人机没有任何运营成本。

目前美国的导弹也极其昂贵——尤其是与中国的冲突中所需的远程系统。例如,远程反舰导弹(LRASM)每枚成本为340万美元,联合空地导弹-增程型(JASSM-ER)的成本为330万美元,而PAC-3导弹拦截器的成本同样为340万美元。

每个导弹都设计为从昂贵的平台上发射。因此,计算每个导弹的实际交付成本时,应该将平台和组织的成本考虑在内,这使得美国在这方面的成本曲线处于不利位置。

即便官方文件中提到的高昂成本也没有完全反映出这些系统的实际成本。当国防部比较武器时,它只考虑了武器本身及其维护的成本,而没有包括对其成功运作至关重要的其他费用。例如,在比较飞机与替代方案时,国防部不会计算建设、维护和保卫机场的成本,也不会包括培训飞行人员、维修人员及其他对飞机运行至关重要的人员的成本。对于海上和地面系统,国防部同样忽略了这些成本。只有将这些成本包括在内,国防部才能真正了解当前系统与未来潜在系统之间的成本权衡。

后勤挑战进一步加剧了我们现有力量在作战中的困难。系统的复杂性、维护预算不足以及高操作频率导致了当前较低的战备率和缓慢的维修周期。尽管如此,我们的部队仍在大型、设施完善的基地内运作——许多位于美国本土。

如果美国与中国发生战争,现有的后勤准备不足将面临四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距离遥远、海洋性质的战场、时间劣势以及对抗中国所需的大规模资源。中国认识到了这些弱点,并发展了其反干预概念(在美国被称为反进入/空中拒止(A2/AD)),以利用这些弱点。美国的后勤力量根本无法穿透中国的A2/AD防御圈。

这个问题不仅限于太平洋地区。大多数潜在冲突点距离美国数千英里。即使我们在海外有建立的基地,这些基地也在各种敌方精确武器的射程之内。显然,当在长距离且遭受攻击的后勤线末端运作时,战备率会更低。

即使大幅增加预算,国防部也无法购买足够数量的当前平台和远程武器。这引出了另一个严重问题——国防工业基础(DIB)的不足。

即使获得资金,当前的DIB也无法提供足够的平台来弥补战斗损失。迄今为止,F-35的最大生产速度仅为每月13架,洛克希德承诺将提高到每月20架。然而,这一生产速度需要在17个空军、两个海军和一个海军陆战队之间分配。显然,这一生产速度不足以维持空战并应对预期的损耗水平。未来的机型似乎也无法带来缓解。尽管投入巨大,空军目前预计B-21的年产量仅为7架。

达到目前计划中的100架轰炸机需要14年的时间。虽然国防部尚未预测F-47的生产速度,但当前一代飞机的生产问题表明,生产率非常低,将延续数十年。

造船情况更为严峻。美国目前每五年建造一艘航空母舰。海军刚刚宣布,“约翰·肯尼迪”号,即第二艘福特级航母的交付日期从2024年推迟到2027年。后续福特级航母的交付也将推迟。美国目前每年仅建造两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尽管海军计划建造81艘星座级护卫舰,但首舰要到2029年才能交付,比原计划晚了三年,成本超过10亿美元。

地面系统生产也严重不足。美国每月只能翻新12辆M1坦克。尽管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提高生产力,155毫米炮弹的生产直到2026年才能达到每月10万发。另一个限制火炮使用的问题是炮管磨损。今年,美国陆军试图加快M777榴弹炮炮管的生产,但每月产量仅为30根。

此外,几乎所有弹药的生产都远远不够。当前的战争模拟显示,美国军队在与中国发生冲突时,可能在短短八天内耗尽弹药。事实上,美国无法生产足够的主要空中或海上平台来延缓现有舰队的老化,更不用说提供现代战斗所需的大量装备。国防工业基地甚至无法生产足够的弹药来维持现有的部队。如果继续专注于这些复杂的昂贵系统,目前提议的预算将不足以克服这些不足。实际上,这种对复杂且价格昂贵系统的关注已经使美国的战备状态和能力陷入了恶性循环。这一循环因操作节奏过快而加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现有平台进行维护和升级。

简而言之,易受攻击、成本高、射程不足、后勤复杂以及工业产能不足,使得我们当前由高端平台构成的力量结构面对新兴技术越来越脆弱。即使大幅增加预算,美国也无法负担或生产足够多的现有平台和武器,在与中国的长期冲突中获胜。

好消息是,由于美国既不能维持现有平台,也无法建造足够的新平台以弥补战时损失,因此需要一种不同的方法来应对新的作战环境。幸运的是,当前和新兴技术在太空、空中、海上、陆地和电子领域提供了可行且经济的选择。美国工业正在生产专门为大规模生产设计的新智能武器。从太空到海底,正在生产的新型相对廉价系统可以补充现有昂贵平台,甚至在某些任务中替代它们。许多这些新武器可以大规模生产,更加不易受损,成本更低,射程足以满足当今战场的需求,并减少了后勤需求。重点应放在可大规模生产的武器,而非高端平台。

在现代历史上,武器装备主要由短程、非制导的弹药构成。这些武器需要能够穿透敌方防御并携带终端瞄准所需的传感器、武器和人员的平台。然而,在过去十年里,我们见证了智能、远程导弹和无人机的迅猛发展,其自主性日益增强。其中一些武器的射程几乎超过了所有有人驾驶平台。同样重要的是,它们可以快速设计并大规模生产。五角大楼已经订购了数千枚增程攻击弹药(ERAMs),并批准向乌克兰出售3350枚。这些空射弹药的射程为150至280英里,预计今年将在乌克兰投入使用,距离首次公开招标公告约两年时间。

多家公司正在开发和测试成本仅为现有武器几分之一的新巡航导弹,这些导弹可以从空中、海上和陆地发射。例如,安杜里尔公司生产的“梭鱼M”系列导弹具备先进的自主行为和其他软件定义功能,提供超过500海里的射程、100多磅的有效载荷能力、5G的机动性和超过120分钟的滞空时间。该系列导弹设计时考虑到了组装所需工具不超过10件,使用六个子系统的商用组件,便于硬件集成和测试,并且软件定义以简化升级。简而言之,它旨在满足长期冲突所需的大量生产需求。

安杜里尔并非唯一追求经济型系统的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在测试一种低成本、模块化的巡航导弹——通用多功能卡车(CMMT),预计单价为15万美元,可携带多种传感器和弹头。阿雷斯工业正在试飞一种新的反舰巡航导弹家族,目标价格为30万美元,仅为当前AGM-158C LRASM反舰巡航导弹的十分之一。L3哈里斯公司宣布了其“狼群”系列低成本巡航导弹,射程可达200海里。显然,并非所有这些武器都能达到预期性能,最终成本可能会高于目前估计。但它们证明了美国可以大规模生产成本远低于现有水平的远程精确武器,这些武器专门设计无需昂贵的平台来发射。大多数设计为从标准集装箱发射。

好消息不仅限于空中领域。安杜里尔还生产了“幽灵鲨”自主水下航行器(AUV)以及两种版本的“铜头”,这是一种可大规模生产的鱼雷。幽灵鲨特别设计用于大规模生产和灵活性,以增强供应链韧性。康斯伯格发现公司的HUGIN自主水下航行器成功完成了为期数周、航程1200海里的监视/调查任务。至今已有12个海军购买了不同版本的HUGIN并投入实际使用。自主水下航行器(AUVs)和无人水下航行器(UUVs)可能以数百的数量级支持各种海军行动。英国皇家海军将超大型无人水下航行器XV-Excalibur部署在英格兰普利茅斯水域巡逻,同时从澳大利亚控制。

乌克兰已经证明,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的无人水面舰艇(USVs)能够在海上数百英里处执行任务。许多商业公司正在设计、建造和测试各种USVs,从小型沿海船只到能够进行远洋航行的船舶。美国海军正在研究如何将USVs和无人潜航器(ASVs)整合到舰队操作中。

在无人机方面,乌克兰也取得了惊人的快速进展。俄罗斯和乌克兰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这些无人飞行器(UAVs)。在《战争之岩》杂志上,马丁·C·费尔德曼和吉恩·凯塞尔曼发表文章,有力地论证了如果得到激励,美国工业界也能大规模生产这些日益自主的小型无人机。

正如前面提到的,“向日葵”自主无人机是中国对伊朗“沙赫德”无人机的改进版,提供了一种廉价而强大的远程自杀式无人机,其数量足以压倒当前的美国防御系统。对此,美国正在开发名为“低成本无人作战攻击系统”(LUCAS)的项目,该系统与“沙赫德”非常相似。鉴于其相对简单的设计和生产方法,美国工业界应该能够大规模生产类似的系统。

西方公司也在开发长程、具有隐身配置(但未涂覆隐身材料)的自主航空器(AAVs),用于协同作战飞机和自主任务。目标是利用这些AAVs迅速增加西方空军的飞机数量。成本优势和生产效率显而易见。从克瑞托斯公司的“瓦尔基里”,预计每架成本在200万至500万美元之间,到通用原子能公司的YFQ-42和安杜里尔公司的YFQ-44(估计成本在2500万至3000万美元之间),这些飞机的价格仅为F-35的一小部分。

尽管如此,人们仍然担心五角大楼的采购体系可能会大幅提高成本并减缓这些系统的生产速度。然而,以目前的配置,这些系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大量生产。通用原子能公司和安杜里尔公司都宣布将与欧洲公司合作,在欧洲制造这些飞机。

“瓦尔基里”的低成本、3000英里的航程、垂直起降能力、1200磅的有效载荷和0.72马赫的巡航速度,模糊了无人机和巡航导弹之间的界限。克瑞托斯公司还专门开发了“雷神”迷你巡航导弹,以适应“瓦尔基里”的内部炸弹舱。这款导弹的成本仅为15万美元,拥有500海里的射程,结合“瓦尔基里”的远距离,为美国提供了相对便宜的远程精确武器。“瓦尔基里”的垂直起降能力也消除了为机场提供昂贵防空保护的需求。

美国空军还在开发“快速龙”系统,该系统将多枚导弹安装在一个托盘上,由运输机携带升空并通过后舱门推出。导弹从托盘分离,点火并自主飞向目标。这一概念可以应用于任何配备有后舱门的运输机,包括商用飞机。根据飞机和导弹的组合情况,C-17运输机可携带超过100枚导弹。

大批量生产相对低成本的自主武器,解决了当前军力结构面临的工业产能不足、成本高昂、射程不足及后勤复杂等问题。然而,提高生存能力仍是一大挑战。如前所述,生存的关键在于最小化特征信号。多国和武器制造商找到了一种简单且成本效益高的解决方案——集装箱化。

2010年,俄罗斯率先推出Club-K集装箱化导弹系统,供国际销售。该系统将四枚巡航导弹安装在标准集装箱内。自那时起,美国、中国、以色列、伊朗、台湾、土耳其、英国等众多国家均实现了空基、陆基和海基导弹、无人机、火炮、声纳、传感器、指挥控制节点乃至远程协同作战飞机(CCAs)的集装箱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于2022年公布的海防战斗系统代表了这一领域的最新技术,该系统仅需四名人员操作,内部供电,无需外部支持,据称没有电子发射信号,目标数据通过被动方式下链。该系统最多可携带四枚导弹,包括YJ-12E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YJ-83中程亚音速反舰巡航导弹、YJ-62远程亚音速反舰巡航导弹、PL-16反辐射巡航导弹和YJ-18E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

显然,中国正在发展能够为岸基炮台和几乎任何远洋船只配备远程反舰导弹的能力。鉴于其在武器展览上的表现,海龙战斗系统可能已投入市场。如前所述,中国还开发了集装箱化的地对空导弹,可以迅速为任何船只装备防空能力。

遗憾的是,美国在这方面进展缓慢。但最近,水面战主管比尔·戴利少将指出了集装箱化武器对于提高美国海军杀伤力的重要性。“集装箱化载荷将推动海上杀伤力的下一次演变,许多类型的舰船都可以搭载集装箱。”他在与劳伦斯·海沃思合著的文章中解释说,“集装箱化载荷是模块化、可大规模生产、低成本、平台无关且具有欺骗性的。这是一种基本而聪明的杀伤力形式。”

集装箱化武器和传感器意味着商业平台可以在海上、陆地和空中快速转化为武器平台。集装箱船、油轮、散货船、渡轮、渔船、商用卡车、皮卡和火车都可以迅速转变为高效的武器平台。美国已将标准Mk 41发射器改装为Mk 70 Mod 1远征发射器。除了名称外,这实际上是一个集装箱化系统。该发射器有四个垂直发射单元,已在濒海战斗舰和陆军的泰丰导弹系统上成功试射。Mk 70设计为自给自足,可以安装在各种船只的甲板上,也可从岸上发射。国防部已有该发射器及其多种导弹的合同和生产设施。虽然可以从军舰上发射,但它也非常适合从能够携带TEU的商船上甲板发射。台湾已开发出装载16枚导弹的TEU,Anduril公司也在建造可装载66枚短程导弹到20枚远程导弹的不同版本。

由于美国已经在生产Mk 70发射器、导弹、集装箱化的指挥控制和雷达系统,唯一缺少的元素是商用船只。美中之间的战争将大幅减少太平洋乃至全球的海上贸易,就像之前的经济衰退一样,这将使得数百艘远洋商业船只可以以远低于建造海军平台的成本购买。2023年,一艘五年的巴拿马型船平均售价约为4000万美元。与薄壳的军用船相比,现代集装箱船通常具有双层船体和双层底部。加上1000万美元的改装费用和8000万美元的导弹费用,估计总成本为1.3亿美元,可装备40枚战斧导弹或80枚鱼雷500或400枚鱼雷200导弹。这仅相当于“星座”级护卫舰预计成本的八分之一,而该级护卫舰要到2029年才能交付。在持续冲突中,组装现成的导弹商船组件所需的时间和资源远远少于建造现代战舰。

汉姆斯和哈里斯提到,美国应重新利用的最大船只类型是巴拿马型船,因为这些船只可以通过巴拿马运河快速转移至不同战区。巴拿马型船可装载5000个集装箱,但改装成战舰可能只需要其中的一百个左右。因此,其他集装箱可以填充泡沫或土壤,为船只的关键区域提供有效的装甲保护。这与当前作战舰艇相对较薄的船壳形成鲜明对比。其他集装箱可用于支持战区的后勤操作。

陆地部队正在将各种类型的无人机、导弹、远程火箭、防空系统、传感器、指挥控制和各种后勤功能集成到不同类型的集装箱中。随着廉价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射程的迅速增加,地面指挥官可以从敌方后方3000公里或海上进行打击。一些军队已经训练有素,能够从标准运输集装箱发射远程打击、防空和反舰导弹。

此外,目前由明显军事车辆携带的数十种短程反装甲和反物资导弹也可以装入集装箱或箱式卡车,提供必要的集中火力,以瓦解机械化攻击并扰乱敌方后勤系统。当前的小型导弹射程可达160公里。例如,“Barracuda-100M”完成了另一次成功的飞行测试,用于陆军高速机动导弹计划。“Spike NLOS”等导弹允许无装甲的箱式卡车在大多数火炮射程之外以及当前装甲车有机武器射程之前进行交战。

此外,这些武器中有许多或即将实现发射后的完全自主。这些能力的快速进化意味着盟国和友好国家可以设计、购买和部署有效支持美国努力的能力。虽然许多国家正在购买F-35战斗机,但他们只能少量购买。相比之下,他们可以大量购买远程自主弹药。一个国家可以用购买一架F-35A的生命周期成本购买170架“Valkyries”,这将对对手构成更大的挑战。值得注意的是,开发负担得起且有能力武器的新公司已经开始与选定的盟国建立联合生产。通过利用这些机会,小国可以利用战术防御日益占主导地位的趋势。

为什么选择集装箱化?

集装箱化武器在当今作战环境中提供了重要优势。标准的20英尺(TEU)和40英尺(FEU)集装箱几乎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融入环境。除非准备发射,否则装有武器的集装箱很难与商业集装箱区分开来。所有导弹或无人机都可以在集装箱打开后15分钟内发射,因此几乎不可能被预备火力摧毁。TEU和FEU中的武器本质上是多模式的。利用大多数商业港口和机场都有的商业物料搬运设备,这些集装箱可以在陆地、空中和海上模式之间转移。数千万辆商业卡车、火车、内陆驳船和船只都设计为运输它们。由于集装箱无处不在,所以商业集装箱搬运设备也无处不在。

集装箱化武器将为中国规划者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尽管中国能够追踪我们当前的平台和飞机位置,但要追踪通过不同运输方式移动的大量集装箱将困难得多。这些武器可以隐藏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数万个车库、集装箱堆场、仓库和其他建筑物中。集装箱的普遍性意味着这一概念几乎适用于全球。

小型武器可以装载到类似送货货车的小型商用卡车中。俄罗斯、伊朗、台湾和爱沙尼亚已经这样做了。他们这样做是因为这些卡车能够融入社会,并且比军事牵引车更容易购买和维护。这些卡车小到足以被C-130运输机运送。C-17运输机可以运输标准集装箱单元(TEU)。小型武器可以装入标准飞机集装箱,从而可以通过各种商用飞机进行运输。

通过利用商业运输,部队可以从商业渠道购买燃料、油料、润滑剂(POL)、维修和零部件,这大大减轻了军事后勤链的压力。例如,位于第一岛链的美国单位可以购买商用卡车和小型沿海船只来运输其武器集装箱。通过使用商用卡车或船只,他们可以利用为当地运输公司提供燃料、维修、食品、水和其他补给的网络。

集装箱化武器的法律问题

对集装箱化武器在商船上的合法性担忧是美国海军缓慢采用集装箱化导弹的原因之一。然而,国际法规定,任何国家都可以将商船转为军舰。根据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国际法教授拉尔·彼得罗索的说法:

“‘军舰’是指属于一国武装部队的船舶,具有该国籍的外部标志,由该国政府委任的军官指挥,其名字出现在适当的服务名单或同等文件中,并由受正规武装部队纪律约束的船员操作。”

如果悬挂美国国旗,由美国委任的军官指挥,并受军事纪律约束,武装有集装箱化武器的商船合法地成为军舰。通过集中力量建设大量的集装箱化武器系统,美国将获得快速扩大舰队的能力。海军可以用建造一艘“星座”级护卫舰的成本购买并武装八艘导弹商船。鉴于“星座”级护卫舰的交付推迟至2029年,海军可以在该日期之前拥有众多“导弹商船”。

转型

本研究并不建议立即淘汰美国武库中现有的先进平台。相反,美国必须适应这些系统的使用以应对当今的战场环境。这包括将它们与不断发展的武器系统集成到团队中。作为适应的一部分,国防部必须大幅减少对这些系统的投资,以显著增加对新型、智能、相对廉价且更具生存能力的武器的投资。如果海军将“福特”级航母的生产限制在四艘,到2038年它仍将拥有10艘航母,到2072年拥有四艘。这一行动将释放出数百亿美元用于弹药采购。考虑到导弹和无人机技术的爆炸性进步,到2038年——更不用说2072年——航母面临的风险可能会比现在高出一个数量级。继续投资于这些高度脆弱、短程的海军航空资产将降低在重大冲突中的准备状态和能力。

拜登政府的复制器计划是一个重要的进展,但它尚未导致国防部投资的重大转变。尽管在现有平台上花费数十亿美元,五角大楼在无人机上的支出仅为约5亿美元,占其预算的0.05%。

迈克尔·赫什在《Politico》发表文章《世界上最先进的军队为何在无人机战中落后如此之多?》,文中指出,国防部面临严重不足。由大卫·H·伯杰将军(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领导的委员会在其报告《国防创新突破蓝图》中建议五角大楼“从现有系统中削减高达15%的预算,并将资源重新分配给新兴技术。”这一转变水平是必要的,以反映关闭现有差距所需的紧迫性和规模。五角大楼通过ERAM合同展示了快速采购大量武器的可行性。

如果不购买一架F-35A(2020年价格为1.1亿美元),国防部可以购买110枚射程超过1000英里的巡航导弹。以10架F-35的购买成本,它可以拥有1100枚远程导弹。此外,导弹不需要机场来操作,也不需要昂贵的飞行时间来维持飞行员的专业技能。因此,原本用于飞行小时数的数亿资金可以用来购买更多的导弹。利用F-35项目办公室给出的每架F-35的生命周期成本8.55亿美元,国防部可以用10架F-35A的生命周期成本购买8550枚远程导弹。

海军可能已经开始了从少数昂贵且交付缓慢的平台转向智能、小型、廉价武器的过程。下一艘“星座”级护卫舰的订单被取消——预算请求中没有护卫舰。但五角大楼已要求国会拨款17亿美元用于水面自主系统,以及7.3亿美元用于水下自主能力。这可能表明海军正在考虑取消“星座”计划。然而,预算仍包括为该计划第五艘船的提前采购预留6亿美元。

海军已与安杜里尔、波音、通用原子能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签订合同,设计“概念”CCA。这些公司专注于设计可以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飞机。不幸的是,海军仍然坚持认为需要第六代战斗机,这将消耗巨大资源,十年后只能提供少量飞机。而且,如果F-35的生产率是一个参考,那么装备舰队还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

外国军事销售和联合生产协议可以为盟友和伙伴国家迅速增加这些新型、智能且相对便宜的系统提供另一条途径。一些公司已经展示了它们的能力。8月初,安杜里尔向台湾交付了第一批Altius 700M巡飞弹及其支持系统……与通常需要数年才能从合同签署到部署的传统外国军事销售计划不同,安杜里尔自担财务风险建造了Altius系统,从而在合同签署后六个月内实现了交付。

结论

当前美国的部队结构和主要平台很可能在新兴作战环境中失败。如果国防部仍然认为2027年甚至2035年是与中国发生冲突的准备期限,即使有无限的资金,美国国防工业基地也无法生产足够数量的现有平台和弹药。我们不能靠花钱解决问题。专注于新一代可集装箱化的空中、地面、海上和水下精确武器,这些武器可以大规模生产,是唯一能够形成足够威慑力或在持续冲突中战胜中国的途径。虽然目前的美国武器系统在未来几年内无法大量生产,但这些新系统可以迅速加强联合部队的力量。

海军可以通过使用集装箱化的无人机、导弹、无人水面舰艇(ASVs)、无人潜航器(AUVs)和火炮来快速升级现有平台。海军已经从濒海战斗舰甲板上发射了集装箱化的SM6导弹,并在陆地上从集装箱发射了各种导弹。

扎卡里·安德森,“‘萨凡纳’号成功完成实弹射击演示”,美国海军,2023年10月24日,https://www.surfpac.navy.mil/Media/News/Article/3567796/uss-savannah-successfully-completes-live-fire-demonstration/。

海军还需进一步努力。

虽然美国海军正在探索无人舰艇,荷兰海军却采取了不同的创新路径,通过迅速部署更多小型舰艇来加强现有舰队。荷兰海军已签订合同,计划于2026年和2027年投入使用两艘小型舰艇(排水量550吨,船员9人)。每艘舰艇将携带150枚集装箱化的防空导弹,作为其现役护卫舰的浮动弹药库。

鲁迪·鲁伊滕贝格,“荷兰海军将购买武装辅助舰艇以支持其防空护卫舰”,《防务新闻》,2024年9月25日,https://www.defensenews.com/global/europe/2024/09/25/dutch-navy-to-buy-armed-sidekick-ships-for-its-air-defense-frigates/。

创建导弹商船意味着海军不必等待无人舰艇的生产即可大幅增加海上导弹数量。通过专注于集装箱武器的快速生产而非继续投资少数高端平台,海军可以在新的FFGs服役前大量部署导弹商船。

地面部队面临的挑战类似于1914年至1918年间的情况,当时新武器和战术使得先前的进攻概念失效。他们已采取正确方向的措施,部署远程导弹系统,为任何联合战斗提供直接支援。特别是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认识到,地面部队在任何印太地区的海军战役中必须发挥重要作用。随着集装箱反舰巡航导弹射程超过1600公里,它们可以显著增强对陆地的防御能力。两个军种都在试验如何适应新兴技术。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他们在现代战场上的毁灭。

所有军种的航空力量面临更大的挑战。他们必须从目前依赖大型基地和易受攻击的航母甲板的高端有人平台转向更具机动性的打击和防空概念。当前和计划中的飞机成本飙升且生产率低,使得现有的航空计划既不可负担也不有效。虽然各军种将继续操作现有装备,但必须开始逐步淘汰这些装备,让日益先进的自主无人机和导弹接管纵深打击、阻断乃至近距离空中支援的任务。

世界正进入导弹和无人机时代。除非各军种能够证明可以快速且经济地保护其机场免受大规模导弹和无人机攻击,否则需要削减对昂贵的人工驾驶平台的投资。作为非常成熟的平台,有人驾驶飞机几乎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而且代价高昂。相比之下,无人机和导弹的新兴概念与1914年开始的空战理论演变惊人地相似。就像1914年的飞机一样,自主武器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我们已经看到无人机从单兵侦察力量发展到结合观察、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通信和电子战的编队。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协调的自主无人机和导弹群。美国航空力量必须适应这一变化。

这是联合作战力量面临的基本问题——如何应对发生巨大变化的战场。尽管所需的变化是可行且可能负担得起的,但进展缓慢,受到现行采购体系和大规模创新意愿不足的限制。幸运的是,这些必要的变化在本十年内是可以实现的。但这需要军种、国防部、国会和工业界的共同努力。如果不采取行动,我们的部队将越来越容易受到拥抱这些变化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攻击。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美国政府、国防部或国防大学的观点。

乌克兰宣布到2025年将生产450万架无人机,这一目标彰显了其在无人机领域的雄心。与此同时,欧洲加快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承诺在2026年前提供200万枚炮弹,大部分已经抵达乌克兰。双方还进行了大规模远程打击,俄罗斯针对电力生产和民用设施使用了多种无人机、导弹和机载弹药,而乌克兰则偏好使用相对廉价且日益自主的导弹和无人机对俄空军基地、弹药库、后勤网络、炼油厂和武器生产设施进行精确攻击。尽管双方均未取得快速胜利,但战争已深入敌方领土,双方似乎都在寻求通过经济和物理上的消耗来削弱对方。

实际上,自1750年以来,健康大国之间的战争往往以经济耗尽而结束,例如七年战争、美国革命、英法战争、俄土战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值得注意的是,适应战争仍在不断演变,精度的大幅提升使得近距离战斗和远程战斗中都出现了广泛的精确打击,战场空间已扩展至3000公里深度。安全后方的概念已成为过去,所有支援设施现在都需要积极和被动防御措施。乌克兰开发的人工智能辅助指挥控制系统显著提高了传感器与武器组合的杀伤力。

此外,星链在乌克兰的表现引发了新的太空竞赛,乌克兰还展示了一种独特的态势感知系统Delta,该系统在年度北约活动中引起了广泛关注。算法也在乌克兰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帮助平衡战场局势。乌克兰计划沿俄前线建立15公里无人“杀伤区”,随着每日无人机产量超过4000架,这一计划正逐步实施。然而,俄罗斯最新的大规模进攻再次几乎毫无进展,显示出其战略的局限性。

在其他地区,中国也加大了对自杀式无人机的大规模订单,这表明其对无人机技术的重视。同时,中国的集装箱隐藏导弹系统可能对美国战机构成突然袭击的威胁,这一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国际关注。俄罗斯的喷气动力Shahed自杀式无人机成为乌克兰面临的一大挑战,其性能和使用方式对乌克兰构成了严重威胁。

中国近日揭幕了一款高速垂直起降喷气无人机,该技术使得每一艘军舰都能成为航空母舰。这项创新由陈史蒂芬报道,发表于《科学》杂志,时间是2025年8月15日。

在乌克兰,无人机战事持续升级,FP-1长程无人机和无人驾驶地面车辆正在改变战场态势。克里兹汉夫斯卡奥莱娜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文章发布于《乌克兰武器监测》网站,时间为2025年8月29日。

弗拉基米尔·施耐德在dev.ua上报道,火焰点公司提高了“红鹳”导弹的生产速率至每月50枚。他探讨了公司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文章发表于2025年9月22日。

霍洛韦唐在《历史网》上回顾了美国航空母舰遭受致命火灾的历史,文章标题为《燃烧的甲板:致命的火灾袭击了美国航空母舰》。

美国海军研究生院的约翰·舒尔特分析了反舰巡航导弹在沿海战争中的历史有效性,研究报告于1994年9月发布。

泰勒·哈克在其著作《民主的武库:神话还是模型?21世纪工业动员规划的教训》中探讨了现代工业动员规划的问题,该书由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出版,时间为2025年5月28日。

美国国防部发布的《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与安全发展2024》报告,提供了关于中国军事能力的最新信息,发布于2024年12月18日。

弗兰克·霍夫曼在《战争岩石》网站上撰文讨论了战略作为食欲抑制剂的作用,文章发表于2020年3月3日。

约翰·蒂帕克在《空中与太空力量》杂志上报道,F-35项目办公室寻求澄清2.1万亿美元的成本问题,以准备预算发布,时间为2025年4月8日。

国会预算办公室在2025年6月发布了关于F-35战斗机可用性、使用情况及运营支持成本的报告。

凯莱布·拉森在1945网站上探讨了F-47战斗机的成本问题,这是无人愿意触及的话题,文章发表于2025年3月25日。

国会研究服务部更新了关于福特级(CVN-78)航空母舰项目的背景和国会面临的问题,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24年12月13日。

托马斯·纽迪克在《战争地带》网站上报道,海军航空负责人概述了未来充满无人机的航母愿景,文章发表于2021年4月1日。

国防部2025财年预算请求中的《按武器系统划分的计划采购成本》报告,提供了武器系统的成本细节,发布于2024年3月。

马克西米利安·布雷默和凯利·格里科在《史汀生中心》网站上讨论了后勤威慑的四大困境,文章发表于2023年11月8日。

乔恩·莱克在《亚洲军事评论》中分析了中国的隐形区域拒止策略,文章发表于2023年3月14日。

约翰·蒂帕克再次在《空中与太空力量》杂志上报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加快了F-35的交付速度,以解决积压问题,文章发表于2024年10月31日。

约翰·蒂帕克还报道了诺斯罗普公司透露另一份B-21合同的消息,并与美国空军就加快生产速度进行谈判,文章发表于2025年1月30日。

国会预算办公室在2025年1月发布的《海军2025造舰计划分析》报告中,以及马洛里·谢尔伯恩在USNI新闻网站上的报道中提到,由于“约翰·肯尼迪”号航母交付延期两年,美国舰队将在一年内减少到10艘航母。

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更先进的艾布拉姆斯坦克,但不会配备秘密装甲。据《Politico》报道,这一决定是在1月26日作出的。

乌克兰以极快的速度消耗着155毫米M777榴弹炮的炮管,以至于美国陆军难以跟上供应速度。《The War Zone》于1月21日报道了这一情况。

威廉·比弗和吉姆·费因在《传统基金会》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美国需要更多的弹药来威慑中国。该文章发表于2023年12月29日。

罗伯特·O·沃克在《美国海军学会会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批评美国海军对前沿存在过度依赖,几乎导致其崩溃。文章发表于2021年12月。

乌克兰将在未来几周内收到首批数千枚由美国制造的远程导弹。《The War Zone》于8月25日对此进行了报道。

安杜里尔公司揭开了“梭鱼-M”系列巡航导弹的面纱。相关信息可在安杜里尔公司的官方网站上找到。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巡航导弹,作为高低搭配的一部分。《空军与太空军》杂志于3月6日发布了相关报道。

硅谷支持的初创公司测试了一种新的“廉价”巡航导弹概念。《The War Zone》于2024年8月21日对此进行了报道。

L3哈里斯公司推出了一组模块化的迷你巡航导弹,被称为“狼群”。《The War Zone》于7月19日对此进行了报道。

安杜里尔公司推出了类似鱼雷的自杀式水下无人机“铜头”。《The War Zone》于4月7日对此进行了报道。

安杜里尔澳大利亚分公司宣布将建造幽灵鲨鱼工厂。相关信息可查阅安杜里尔公司的官方公告。

挪威长航程自主水下航行器成功完成了长达数周的完全自主任务。《离岸能源》杂志于9月5日对此进行了报道。

英国皇家海军从10,000英里外控制了一艘无人潜艇。《新阿特拉斯》杂志于8月16日对此进行了报道。

马丁·C·费尔德曼和吉恩·凯塞尔曼在《战争之岩》上发表文章,呼吁“工厂先行”,以赢得未来的无人机战争。文章发表于7月17日。

美国正在开发自己的伊朗自杀式无人机版本。《防务博客》于7月16日对此进行了报道。

空军的CCA项目尽管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但仍面临成本和官僚障碍。《国防瞭望》杂志于8月6日发表了相关报道。

通用原子能公司计划在欧洲生产机器人僚机。《国防一号》杂志于7月17日对此进行了报道。

XQ-58瓦尔基里无人机家族已扩展至五个变种。《The War Zone》于3月21日对此进行了报道。

泰勒·罗戈韦介绍了一款名为“诸神黄昏”的迷你巡航导弹,该导弹具有大射程,目标价格为15万美元。《The War Zone》于10月16日对此进行了报道。

路透社报道了一种隐藏在集装箱内的致命新型俄罗斯武器。该报道发表于2010年4月26日。

詹姆斯·克拉斯卡和盖文·洛根在《战争之岩》上撰文称,印度-太平洋地区即将迎来新的战争规则。文章发表于6月10日。

比尔·达利和劳伦斯·海沃思在《美国海军学会会刊》上讨论了集装箱化载荷的概念,认为这是模块化杀伤力的体现。文章发表于2025年6月。

相关信息还可参见汉尼斯和哈里斯的文章。

“Barracuda-100M成功完成陆军高速机动导弹计划的又一次飞行测试。”安杜里尔工业公司,2025年7月16日,https://www.anduril.com/article/barracuda-100m-completes-successful-flight-test-for-army-high-speed-maneuverable-missile//。

“Spike NLOS,”拉斐尔公司,https://www.rafael.co.il/system/spike-nlos/。

同上,汉姆斯。

阿利亚·桑德拉,“俄罗斯现在使用伊朗无人机替代精确导弹攻击乌克兰——空军称”,欧洲广场,2022年10月5日,https://euromaidanpress.com/2022/10/05/russia-now-uses-iranian-drones-instead-of-precision-missiles-to-attack-ukraine-air-force/;约瑟夫·特里维克,“伪装成民用卡车的地狱火导弹发射器在台湾亮相”,《战争地带》,2025年8月14日,https://www.twz.com/news-features/hellfire-missile-launcher-disguised-as-civilian-truck-breaks-cover-in-taiwan;“爱沙尼亚远程海岸防御系统:Blue Spear SSM”,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RivU6lJbAc。

劳尔(皮特)佩德罗佐,“中国的集装箱导弹部署可能违反海军战争法”,国际法研究,第97卷,2021年,1165页,https://digital-commons.usnwc.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2982&context=ils#10=。

迈克尔·希什,“世界上最先进的军队为何在无人机战中落后?”《政客》杂志,2025年8月27日,https://www.politico.com/news/magazine/2025/08/27/pentagon-drone-technology-deficiency-00525058?utm_content=politico/magazine/Politics&utm_source=flipboard。

大卫·H·伯杰等,《国防创新突破蓝图》,2025年1月,https://assets.bbhub.io/dotorg/sites/56/2025/01/Strategic-Edge_A-Blueprint-for-Breakthroughs-in-Defense-Innovation.pdf。

丹·格莱齐尔,“选择性算术掩盖F-35的真实成本”,政府问责项目,2020年10月21日,https://www.pogo.org/analysis/selective-arithmetic-to-hide-the-f-35s-true-costs。

“美国海军预算请求未包括下一艘星座级护卫舰”,《海事行政官》,2025年6月30日,https://maritime-executive.com/article/u-s-navy-budget-request-leaves-out-next-constellation-class-frigate。

约瑟夫·特里维克,“海军航母基‘忠诚僚机’无人机开发突然加速(更新)”,《战争地带》,2025年9月5日,https://www.twz.com/sea/navy-suddenly-pushes-forward-with-carrier-based-loyal-wingman-drone-development。

杰克·奥弗尔,“安杜里尔工业公司在台加速交付Altius巡飞弹,扩大在台业务”,SAE集团,2025年8月,https://www.smgconferences.com/editors-corner/6096-news–anduril-industries-expands-presence-in-taiwan-with-accelerated-delivery-of-altius-loitering-munitions。

扎卡里·安德森,“‘萨凡纳号’成功完成实弹演示”,美国海军,2023年10月24日,https://www.surfpac.navy.mil/Media/News/Article/3567796/uss-savannah-successfully-completes-live-fire-demonstration/。

鲁迪·鲁伊滕贝格,“荷兰海军将为防空护卫舰购买武装辅助船”,《防务新闻》,2024年9月25日,https://www.defensenews.com/global/europe/2024/09/25/dutch-navy-to-buy-armed-sidekick-ships-for-its-air-defense-frigates/。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

你可能还想读

雷神开发先进导弹预警与跟踪载荷

雷神开发先进导弹预警与跟踪载荷

快速阅读: 雷神公司正开发先进的导弹预警和跟踪(MWT)载荷,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导弹威胁。新载荷将用于低、中地球轨道及地球同步轨道,增强全球覆盖和抗扰性,支持快速反应和持续跟踪。 导弹威胁似乎每隔几个月就会演变成新的危险方向——从空射高超音速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英皇家海军测试无人舰艇群,远程操控成功

英皇家海军测试无人舰艇群,远程操控成功

快速阅读: 皇家海军在苏格兰海岸外进行72小时无人水面舰艇(USV)演习,测试自主操作和编队作业能力,目标是转型为混合型海军。演习成功展示了USV的跟踪和数据传输功能,未来将减少对直接人工控制的依赖。 英国皇家海军的“泰恩”号(HMS Ty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泰勒斯在格拉斯哥教机器思考,打造数字战场crew系统

泰勒斯在格拉斯哥教机器思考,打造数字战场crew系统

快速阅读: Thales开发的“数字乘员”系统结合AI与传感器技术,为军事平台提供实时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旨在辅助而非替代人类操作员,提升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数十年来,Thales继承了Barr & Stroud的传统,为英国的潜艇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日本防衛省提交2026财年预算请求,强化国防能力

日本防衛省提交2026财年预算请求,强化国防能力

快速阅读: 日本防卫省2026财年预算请求旨在加强国防能力,重点推进无人沿海防御、远程防御、防空导弹及跨域作战能力,同时强化人力资源基础和国防生产技术。 以下是日本防卫省发布的《2026财政年度国防预算请求概要》。 在2026财政年度的预算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加拿大防务工业战略将强化主权空间能力

加拿大防务工业战略将强化主权空间能力

快速阅读: 加拿大正讨论新国防工业战略,旨在整合国防采购、工业增长和技术革新,应对主权防御不足及美国不可预测性。策略涉及购买、建设、合作与两用技术,或带来经济和国防双重机遇。 加拿大工业和技术常务委员会(INDU)目前正在召开会议,讨论即将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美军上将:金顶导弹盾牌确保核二次打击能力关键

美军上将:金顶导弹盾牌确保核二次打击能力关键

快速阅读: 自2002年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后,其导弹防御政策主要针对流氓国家威胁。特朗普新行政命令指出,因对手发展先进武器系统,当前威胁更趋复杂。 自2002年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并启动有限本土导弹防御系统开发以来,美国官方本土导弹防御政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谷歌秘密建AI军事基地,选址蟹岛战略要地

谷歌秘密建AI军事基地,选址蟹岛战略要地

快速阅读: 谷歌计划在圣诞岛建设大型AI数据中心,此地因临近印尼的战略位置及红蟹迁徙闻名。项目包括与澳军合作、海底电缆建设和AI军事应用,具体细节保密。 周三,路透社报道,谷歌计划在圣诞岛建设一座大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该岛是澳大利亚位于印度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五角大楼采购改革草案引发专家热议

五角大楼采购改革草案引发专家热议

快速阅读: 五角大楼采购改革备忘录引发讨论,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将发表演讲。专家对改革持不同看法,部分人担心“时间指数激励”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参会者包括大型国防企业及科技公司。 专家们对五角大楼采购改革草案既看到希望也表达了担忧。一份六页的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