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500CJ无人机直升机完成海上试验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6日    来源:szf
AR-500CJ无人机直升机完成海上试验

快速阅读: 视频展示“旋戈-500CJ”无人直升机在4至5级海况下自主起降,执行通信中继和侦察任务,验证其在恶劣海洋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多功能性,标志从实验转向海上操作评估。

视频展示了无人直升机在模拟相当于4级和5级海况下自主起飞和降落的过程,这些条件通常出现在沿海海军行动中。测试期间,无人机执行了通信中继和侦察任务,证实了其在恶劣海洋环境中保持稳定的同时,能够完成多种模块化任务的能力。这段视频还展示了“旋戈-500CJ”融入舰载无人试验的一部分,这是测试垂直起降(VTOL)系统用于海军用途的更广泛计划之一。这一事件紧随陆基自主着陆模拟和自2022年首飞以来的早期验证阶段之后,标志着从实验评估转向在中国海上平台上的操作评估的当前过渡阶段。

“AR-500CJ”由航空工业直升机研究所开发,是“AR-500”系列无人直升机的海军衍生型号。该系列源自“AR-500BJ”舰载轻型无人机和高海拔版“AR-500C”,将两者的技术元素整合到新的舰载设计中。“AR-500CJ”的最大起飞重量为600公斤,典型有效载荷能力为150公斤,最大水平速度介于160至170公里/小时之间。该机的操作耐久性估计为6至7小时,服务升限约为5000米。动力由哈飞航空动力“海鸥”重油发动机提供,这是一款150马力级别的涡轮增压四冲程发动机,重98公斤,配备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FADEC)和高压共轨系统。该发动机设计为使用煤油而非航空汽油,从而提高了舰上的安全性,减少了挥发风险,并简化了后勤燃料供应。无人机还包括防潮、防盐和防腐蚀涂层等环境保护措施,以支持在海洋条件下的持续运行。

“旋戈-500CJ”于2022年7月28日在江西省鄱阳湖完成了首次飞行,完成了手动控制起飞、悬停、前进和侧向飞行及着陆等阶段,确认了各系统的功能稳定性。此次飞行标志着从设计和原型制作到系统飞行测试的转变。“AR-500CJ”在2023年在中国多个地点进行了扩展测试,重点测试飞行稳定性、自主控制和实时通信系统。到2025年,该机型被纳入海上应急演习,包括油污观察、人员搜救和海岸监视任务。该机在天津国际直升机展览会上展出,其模型在超过70架航空工业开发的直升机中展出,强调了其模块化设计和重油推进系统。该系统还记录了执行实时通信中继和长航时监视任务的情况。这些逐步测试阶段证实了该机在4至5级海况条件下自主起降的能力,扩展了操作性能,超越了早期的“AR-500B”和“AR-500C”配置,支持其在民用和国防海上任务中的应用。

“AR-500CJ”集成了惯性、差分和视觉导航系统,用于精确着陆,辅以电动鱼叉-格栅甲板锁定系统,可在着陆瞬间立即固定飞机。这种机制允许在有限的甲板区域操作,并减少船舶运动时的湍流暴露。直升机机身两侧装有两片短翼,可外挂电光或雷达吊舱、任务设备和辅助油箱,从而延长航程和任务灵活性。无人机可携带多光谱传感器、激光指示器、通信中继天线和海上监视雷达,具体取决于配置。结构调整包括加强尾梁、改进的旋翼组件和基于软件的控制法则,以稳定垂直下降并在自动回收阶段校正偏航。电磁兼容屏蔽确保无人机能够在舰载传感器和雷达附近操作而不产生干扰,而优化的航空电子设备布局和减振措施则减少了长时间海任务中的机械应力。该平台的模块化有效载荷接口支持快速重新配置,适应侦察、中继和轻型打击等多种任务剖面。

中国“中川探索01号”(CSSC Exploration 01)作为主要的船载无人机实验平台,旨在测试在操作条件下无人机的自主着陆和回收。该船配备了一个与AR-500CJ的鱼叉捕捉机制兼容的网格结构甲板,使工程师能够监测着陆精度、触地动态及着陆后的负载情况。2025年10月的试验序列中,该船在不同速度和航向上进行了测试,以模拟护卫舰和轻型护卫舰的甲板运动,提供系统在变化的气动和水动力条件下的可靠性数据。安装在甲板上的仪器记录了下降速率、稳定精度和飞机的回收精确度。船上系统还评估了无人机的数据传输质量、视线稳定性以及雷达和通信天线电磁暴露下的控制链路冗余性。环境监测验证了无人机及其甲板支持系统上防盐和防潮涂层的性能。这些测试标志着从岸基模拟到整合到人民解放军海军战舰之间的中间阶段。

“中川探索01号”的试验活动按步骤组织,从较低的海况开始,逐渐过渡到更高强度的波浪条件和侧风。每个阶段都验证了制导系统的冗余性、中断起飞的安全逻辑以及鱼叉-网格捕捉对准的准确性。测试包括白天和夜间操作,验证了不同能见度和喷雾条件下的光学制导系统。工程师记录了发动机温度变化、振动幅度和飞行控制面偏转,以校准海洋压力下的飞行参数。收集的数据改进了自动拉平时间、下降速率和用于精确甲板着陆的偏航修正。船上的测试团队练习了回收演习,建立了发射、接近、捕捉和着陆后安全的标准操作程序。同时测试了多个频率下的通信中继功能,确认了电磁干扰下的稳定连接。此次试验活动的数据为定义未来人民解放军海军小型和中型舰艇,包括护卫舰和近海巡逻舰的无人机甲板操作规程提供了基础信息。

在中国无人直升机发展路径中,AR-500CJ是AVIC AR-500B和AR-500C项目在2020年代初启动的直接延续。最初的AR-500B于2020年首飞,是一款具有四小时续航能力的轻型舰载无人机;而AR-500C展示了在5000米以上高度运行的能力,服务上限达到6700米。AR-500CJ将这些特性结合,形成一个能够在海上长时间自主运行的海军平台。随后,“旋戈”系列扩展到了2吨级的“旋戈-2000”,提供了更大的有效载荷能力和自主路线规划功能,以及电动垂直起降的“旋戈-E3000”和氢动力的“旋戈-E300A”,将该系列扩展至民用物流、监控和救援应用。在2025年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AVIC展出了超过70种旋翼系统,包括“旋戈-500CJ”及相关平台如Z-20T、Z-18F和Z-10ME。这些进展与人民解放军海军测试AI驱动的无人机航母“珠海云”和其他自主海军系统,如水下“机器鲨鱼”无人机相吻合。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

你可能还想读

普京宣布成功测试Poseidon无人潜航器,俄重振军事科技雄心

普京宣布成功测试Poseidon无人潜航器,俄重振军事科技雄心

快速阅读: 俄罗斯因开发先进军事系统著称,但在俄乌冲突中表现不佳。普京宣布成功测试“波塞冬”无人潜航器,意在重塑军事技术领导者的形象。 俄罗斯长期以来因其开发先进的军事系统而闻名,这些系统包括无人机、电子战设备和高超音速导弹。然而,在俄乌克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英购核战机被指只为讨好美国,实际军事价值有限

英购核战机被指只为讨好美国,实际军事价值有限

快速阅读: 英国皇家空军采购12架F-35A战斗机,可装备B61核弹,主要为政治目的而非军事需求,旨在取悦特朗普及转移北约内部矛盾。 英国高调购买可携带核弹的战斗机主要是出于政治考量,而非军事需求,一份新报告警告称。皇家空军决定采购12架F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意大利莱昂纳多将生产Kizilelma无人战斗机

意大利莱昂纳多将生产Kizilelma无人战斗机

快速阅读: 莱昂纳多-贝卡尔技术合资公司计划在意大利三地生产五种UAV,包括Kizilelma战斗机。项目需监管批准,预计明年投产。 LBA Systems——莱昂纳多-贝卡尔技术合资公司计划建设的项目——将在意大利三个地点生产五种不同的无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日本研发新型履带式步兵战车,配备360度反无人机系统

日本研发新型履带式步兵战车,配备360度反无人机系统

快速阅读: 新型IFV和APC采用30毫米机炮,配备Mk 310和M230LF弹药,实现空气爆炸功能,有效对抗小型无人机。车辆装备四面MESA雷达,提供全方位覆盖,支持电磁静默操作,提升战场生存能力和机动性。 IFV选项采用类似Type 2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普京宣布成功测试Poseidon无人潜航器

普京宣布成功测试Poseidon无人潜航器

快速阅读: 俄罗斯因先进军事系统闻名,但在俄乌战争中表现不佳。普京宣布成功测试“波塞冬”无人潜航器,意在重申俄军事技术领导地位,尽管测试未获独立验证。 俄罗斯长期以来因其研发先进的军事系统而闻名,这些系统包括无人机、电子战设备和高超音速导弹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德国官员建议柏林考虑采购土耳其无人机加强国防

德国官员建议柏林考虑采购土耳其无人机加强国防

快速阅读: 土耳其成为领先无人机生产国,拜卡公司“旗手”TB2无人机因战场表现卓越而广受认可,新一代无人机系统出口至多个国家,推动国防自给战略,吸引全球关注。 土耳其的无人机产业赢得全球关注 土耳其迅速崛起为世界领先的无人机生产国之一,研发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甘比特6无人机亮相,未来战争或减少飞行员参与

甘比特6无人机亮相,未来战争或减少飞行员参与

快速阅读: 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推出“Gambit 6”协同作战系统,具备对地攻击能力,旨在压制敌方防空、电子战及深入精确打击。国际交付计划2027年开始,欧洲版2029年推出,支持模块化任务系统和人机编队操作。 “Gambit 6”被推出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
乌克兰无人机遭导弹击中仍安全返航

乌克兰无人机遭导弹击中仍安全返航

快速阅读: 乌克兰“雷鸟”无人机在库尔斯克上空遭两枚SA-8导弹袭击,机身受损严重但未坠毁,依靠自主导航系统成功返航,凸显无人航空在战斗中的价值。 据无人机制造商Skyeton称,乌克兰制造的侦察无人机“雷鸟”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上空执行任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