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夜战演习强化岛屿防御能力
快速阅读: 台湾部队使用无人机侦察,引导CM-21和CM-23运兵车在夜间占领射击位置,通过照明弹和机炮火力打击假想敌,展现快速反应和精确打击能力,强化南竿岛防御。
部队首先使用小型无人航空系统进行侦察,以确定接近路线并引导机动。CM-21和CM-23履带式运兵车上的机械化步兵在黑暗条件下迅速占领射击位置并准备弹药。随后,105毫米榴弹炮和81毫米迫击炮发射照明弹,将海岸线短暂照亮如同白昼,剥夺了假想渗透者的掩护。最后,20毫米机炮和.50口径机枪集中火力打击海上和空中威胁,验证了以快速探测、果断定位和纪律严明的短时高效杀伤力为核心的战斗演练,而非长时间火力展示。
从能力上看,此次演习将熟悉的“岛屿战斗工具”紧密结合在一起。CM-21系列是台湾对M113系列的改进版,具有简单、两栖和易维护的特点,而CM-23迫击炮运载变体则为小单位提供了有机的间接火力支持,这种组合在像南竿这样道路稀少的狭窄地形中依然强大。这一系列平台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持久存在,是因为它们通过牺牲重型防护来换取机动性、低特征和快速下车能力;与105毫米榴弹炮和81毫米迫击炮的照明相结合,这些平台在攻击者登陆的关键时刻剥夺其隐蔽性。
演习的情景并非空洞的假设。近年来,南竿经历了无人机入侵事件,干扰了民用航空,提醒规划者,胁迫可能在未达到公开冲突的门槛下就开始。云台演习的重点在于夜间侦察、快速占领射击点和集中短时间火力,这是对此类模式的军事回应:首先看到,用光和火力致盲入侵者,并在对方立足之前制造困境。继为期一周的陆胜对抗演习之后,各旅练习了分散指挥、小单位主动性及实时数据共享,南竿的训练表明,大规模演习中学到的经验正在被应用于具体的小海湾、机场和接近路线,这些地方将是首先发挥作用的地方。
战略上,此类演习使得任何认为外围岛屿是“容易得手的目标”的计算复杂化。地缘政治上,这传达了保卫距离大陆不远的有人居住领土的决心,而不通过最大规模的武力展示引发升级。地缘战略上,它通过压缩传感器到射手的时间循环并将决策下放到能够在几分钟内行动的排级单位,加固了海峡边缘的警戒线。军事上,它将传统的、经过验证的运兵车与无人侦察和模块化的间接火力相结合,形成一种成本效益高、能提高灰色地带探查或突然袭击成本和风险的组合。
南竿发出的信息非常明确:外围防御旨在首先发现目标,更快做出决定,并在闪光弹的掩护下迅速反击,防止入侵者有喘息之机。通过将无人机与经验丰富的履带式运兵车和以照明为主的火力相结合,马祖防卫指挥部展示了一套针对海岸线量身定制的战术,这套战术将岛上的局限转化为时间优势,迫使任何对手不得不计划一场他们无法控制的战斗。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