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Alexa+升级,AI对话式助手三倍提升听歌时长
快速阅读: 亚马逊推出Alexa+,集成于Amazon Music应用,支持自然语言理解和个性化歌单生成,大幅提升音乐探索体验和推荐精度,覆盖超百万用户,被视为对Spotify的回应,标志着AI在音乐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
亚马逊正将AI革命带入用户的耳朵。本周二,公司宣布其全新升级的AI助手Alexa+正式登陆Amazon Music的iOS和Android应用,率先向“Alexa+ Early Access”用户开放。这一功能不仅使音乐发现从“点播”转向“对话”,还以三倍于旧版助手的歌曲探索率和接近70%的推荐收听增长,展示了生成式AI重塑音乐消费的巨大潜力。
与过去只能执行“播放周杰伦”这类基础指令的Alexa不同,Alexa+具备真正的自然语言理解和上下文对话能力。用户可以提出高度具体甚至冷门的问题,例如:“这首歌的歌词‘fire in the rain’出自哪部电影?”、“Lana Del Rey受到了哪些60年代歌手的影响?”或“帮我找一首适合假装很懂音乐、又不会让我女儿觉得我老土的新歌”。AI不仅能准确回答,还能主动延伸推荐,提供沉浸式的音乐探索体验。
更强大之处在于其个性化歌单生成能力。用户只需说一句如“创建一个2010年代让我越跑越快的歌单,开头放一首Nicki Minaj的歌”,Alexa+就能理解节奏、年代、情绪与艺人偏好,自动生成流畅过渡的播放列表。这种“意图驱动”的创作方式,远超传统基于标签或热度的算法推荐。
Alexa+最初于2025年2月在亚马逊硬件发布会上亮相,被定位为首批面向消费者的AI智能体(Agent)工具之一。除了音乐场景,它还能代用户完成订餐、买菜等现实生活中的任务。尽管目前仍处于早期访问阶段,但已覆盖超过百万用户,反馈数据超出预期。
此举也被视为亚马逊对Spotify的精准反击。就在不久前,Spotify宣布与ChatGPT深度整合,允许用户通过AI创建播放列表。而Amazon Music则更进一步,将AI原生嵌入整个听歌流程——除了Alexa+外,平台已上线每周AI生成歌单、AI辅助搜索及“Explore”艺术家深度解析等功能,构建了全链路AI音乐生态系统。
在流媒体音乐增长放缓的背景下,AI正成为巨头争夺用户时间和情感连接的新战场。亚马逊通过Alexa+证明:未来的音乐服务不仅仅是曲库的竞争,更是谁能更好地“懂你”、陪你聊天、激发好奇心的智能体验竞争。而这场对话,才刚刚开始。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