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滑翔无人机无燃料绕地球138圈,重新定义海军耐久力
快速阅读: 波浪滑翔器SV5发布,支持高能耗载荷和恶劣环境,长度超5米,太阳能输入525瓦,电池15.7千瓦时,适用于海洋监测和国防安全任务。
波浪滑翔器的技术优势始于推进和动力系统。一个表面浮标连接到一个潜入水下的“潜艇”,其铰接翼将垂直波浪运动转化为向前推力,从而消除了燃料需求并延长了耐久时间。太阳能电池板为传感器、通信设备和低功耗辅助推进器供电,后者用于精确操控和定点驻留。SV3 Block II规格表明,在海况较高时,该设备的速度可达2节,定点驻留范围在50米内,耐久时间长达一年,具备卫星通信、蜂窝网络、Wi-Fi和视距链路的任务分配和数据传输能力。一个专门设计的150米绞盘可实现剖面投放和声学源的下潜,扩展了垂直探测范围,适用于反潜战和海洋学研究。
新推出的SV5变种于2025年5月面世,扩大了该架构以支持高能耗载荷和恶劣环境。SV5超过五米长,内部船体载荷比SV3增加了三倍以上,太阳能收集和储存能力翻倍,特别适合高纬度、低日照操作。公开规格显示,其标称太阳能输入功率为525瓦,电池容量为15.7千瓦时,水下速度与SV3相当,定点驻留半径为100米。液体机器人公司还强调SV5支持自主编队和更高带宽的数据传输,预示着向海上人工智能哨位线和协作行为的发展路径。
盟军可以利用波浪滑翔器作为持久哨兵,拓宽关键点和专属经济区边界的安全意识,同时释放有人驾驶舰船和巡逻机执行更高级别的任务。美国海军已经在海上进行了实验,2023年UNITAS演习期间,从USNS伯灵顿号发射了一台波浪滑翔器,作为第四舰队无人集成活动的一部分,用于海域感知和反毒品行动。澳大利亚国防创新中心资助了一个原型项目,该项目将KraitArray细线拖曳声纳与船上处理相结合,用于自主反潜引导,这一概念符合堪培拉推动综合水下监视的努力。在软件方面,该平台的Regulus自主系统和WGMS指挥控制套件支持舰队操作、船只检测和避让以及通过开放接口实时重新分配任务,简化了与现有C4ISR网络的集成。
该记录还基于经过实践验证的环境适应性。液体机器人公司指出,其船队已经成功穿越飓风和台风,这一说法在其2016年达到一百万英里里程碑时得到证实,并在新发布的消息中再次提及。这种生存能力加上无燃料推进,支持了双重用途的安全任务。日本海岸警卫队建立了一个多区域波浪滑翔器网络,用于在恶劣海况下提供实时沿海观测,这些情况下有人船难以作业。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国家海洋保护区办公室与液体机器人公司合作,防止非法、未报告和未受管制的捕鱼行为,同时监测敏感生态系统。
液体机器人公司在2013年推出了混合波浪和太阳能驱动的SV3,随后在2017年宣布了一款性能改进的新一代平台,能够在高海况和高纬度地区更好地运行。波音公司于2016年12月收购了该公司,将波浪滑翔器整合到更广泛的海底至空间情报、监视和侦察产品组合中。今年SV5的推出标志着从科学工具到重载荷无人水面艇的转变,特别针对国防感应领域。2025年3月,该公司与印度萨加尔国防工程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发和生产加强区域水下域意识和支持的系统。
由波浪和太阳能驱动的联网无人水面艇,拖曳细线阵列并搭载射频和光电/红外有效载荷,能够连续数月驻留,通过卫星通信报告接触情况,充当触发器,引导飞机、P-8巡逻机和水面战斗舰。与有人巡逻相比,成本和风险较低,随着自主性和船上处理技术的成熟,SV5级别的车辆被定位为能够与水下和太空资产协同工作的自适应、人工智能驱动的哨兵,在分布式海上作战中发挥关键作用。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