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最可怕的不是取代人类,是已经让我们不相信看到的是真照片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来源:szf

防走失,电梯直达安全岛报人刘亚东A
来源:APPSO
作者:发现明日产品的
观察下面这张图片,你认为这是真实拍摄的,还是AI生成?
看着是有点可疑,比如有一些汽车的车门、堆起来的样子,好像是拼接起来的。
那下面这两张呢?
如果不仔细查证,你可能有点不信:它们全都是拍摄出来的“真照片”。

十月底开始,西班牙瓦伦西亚地区经历特大暴雨,一天的降雨量相当于一年,还下得连绵不断。
而瓦伦西亚地区,街道有很多斜坡,这么大的水量完全可以让汽车浮起来,并且沿着斜坡一路往下。最后当洪水退去,就出现了最开始的照片中的景象。
可是在面对这些照片的时候,很多人的反应是:AI做的吧,假新闻。
也不能说这些人不讲理,确实也是被骗到过。之前美国佛罗里达州被飓风袭击,一张穿救生衣的小女孩。在救生艇上抱着小狗流眼泪的图片,就横扫了社交网络。
仔细看的话,这张图比上面的暴雨图“AI味”更重,从手指细节,到身体姿势,都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果不其然,原帖的帖主也并不知道这张图是从哪儿来的,发出来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对受灾人民的同情。
现在,平台已经补充了背景信息,强调这是一张生成出来的图片,而非真正拍摄出来的“照片”。
在救生衣女孩这张图上,网友们的怀疑精神让平台迅速反应,补充了警告。但是同样的怀疑精神,在另一场灾难中,就不再奏效。
毕竟,AI生图确实越来越真假难辨。又因为一次一次,总有人拿着AI图来博眼球,最后变成了大型“狼来了”现场。
越逼真,越危险
在评价由AI生成的图片或视频时,是否足够写实,一直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图像是不是足够写实、逼真,对背后的模型提出了很多挑战:是不是掌握自然语言的规则?是否理解了常识和现实世界的规律?能不能理解上下文当中的信息,并且呈现出来?
这是对模型能力的考验,也是反映各家技术力的有效指标。
一开始,大家也为AI能够生成出无比逼真的图像而感到兴奋。可是后来,越来越多的“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编”的新闻出现了,而且越来越难以分辨。
六月时,社交媒体上出现西安发生特大爆炸的消息,时间地点俱全。但是西安警方核对之后,发现并没有这回事。这条消息是用一家MCN机构所持有的账号发出来的。
被警方抓获后,主犯交代自己是利用了AI工具,给定prompt,工具就会自动在网络上抓取相关的文章,然后生成几百到上千字的文本。
最高峰一天能生成4000至7000条信息,全程几乎不需要人工参与,而且专门挑民生相关、热度高的话题和事件——有研究表明,消极、负面、激发情绪的信息,往往更容易抓住人的注意力,这是由我们的顶叶和额叶区域结构决定的。
一番操作下来,仅仅只靠发假消息,薅平台流量,骗子的日均收入高达1万元。这对于阅读、转发和评论了这种假消息的用户来说,气愤是在所难免的。
假照片还是实实在在地,骗过所有人的眼睛,造成了市场恐慌。去年五月时,一张五角大楼发生爆炸的照片,迅速流传。
还没等专业的新闻机构核实,这张照片就迅速流传。因为刚好发布在美国股市当天的开盘时间,很多投资相关的网站和社媒账户都转发了,导致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0.3%。黄金和美国国债的价格小涨了一波,有部分投资者把资金转移到了更稳健的产品上。
最后是辖区的消防部门出面辟谣,才让事态平息。
太依赖“眼见为实”,不仅会伤害感情,还会伤害钱包啊。于是就出现了反向操作:一律打成AI。
反向操作,只要不认识,就是AI图
这样做的背后,起码有一个原因是成立的:躲开平台的推送。
Meta是明确表示要高举AI大旗,扎克伯格认为,有必要专门加一个版块给AI生成或者辅助生成的内容,他说,“我非常有信心,在未来几年里,这将成为重要的趋势之一和重要的应用之一”。
Meta旗下有Facebook和Instagram两个重要的内容平台,而在前者上,AI生成内容越来越多见,因为它的激励政策很诱人:每个超过1000赞的帖子,最高可以获得10美元的曝光奖励。
有一说一,如果能坚定执行“一律打成AI”的路线,有效打击假消息的传播,倒逼平台不再给这些内容推流量、给补贴,说不定是个走得通的路子。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然而,这种真假难辨的情况,可能会让真正的伤害,消失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中。
互联网观察基金会IWF报告,在过去六个月里,由人工智能制作的非法内容数量已经超过了前一年的总量。而且都是在社交平台、公共图库等公开平台上发现的。
这些非法内容包括AI生成的儿童色情图片、视频;融合了明星名人的照片的Deepfake视频;生成的儿童性虐待裸照等等。
更严重的问题是,很多AI生成的内容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由于过于逼真,工作人员不能轻易确定假图里面是不是有真人,是不是真的有儿童遭到虐待、需要介入。
作为非营利组织,IMF这样的机构只能是收集证据、与平台交涉要求删除。而真正有能力进行更深一步调查的,只有警方和其他执法人员。
当海量的生成照片需要他们来处理,而这些照片都逼真的无人能辨别时,“一律打成AI”会导致真照片混杂其中,没法被辨识出来,从而错过干预的机会。
IWF的分析师表示,“我们所处理的几乎所有包含AI生成的儿童性虐待材料的报告或链接,都是在明网上发现的。像我们这样的组织或者警察,可能会被成百上千张新图片压垮,我们并不总能知道是否真的有一个孩子需要帮助”。
类似的,当“狼来了”的游戏不断扩大,真正反映、通报险情的消息,被安上“AI做的吧”,从而错过最佳施救时间,也是一种恶果。
从“眼前为实”到“眼见不再为实”的过程中,消失的是在网上冲浪时的信任。出于自我保护、减少谣言散布,一律打成AI的确是一种有效策略。但一切都不值得相信的世界,会更好吗?

你可能还想读

Default Image

AI眼镜厂商Solos发布两款新智能眼镜,售价249美元起

36氪获悉,AI眼镜厂商Solos在香港举办的2025智能眼镜研讨会上官宣了新一代智能眼镜产品。此次新品拓展了其AirGo产品线,带来了两款新产品:聚焦音频交互的AirGo™ A5和具备视频功能的AI眼镜AirGo™ V2。Solos Ai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大模型为深度伪造带来土壤,业界呼吁跨学科联合攻坚鉴伪技术

·鉴伪技术开发需要跨学科合作,当前的鉴伪技术以软件算法为主,未来将走向软硬一体。大模型兴起为深度伪造带来土壤,业界呼吁跨学科联合攻坚鉴伪技术。在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合成语音与真实语音之间的界限变得越发模糊,提升与之匹配的识别技术迫在眉睫。7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小米AI眼镜发布,支持“看一下支付”,1999元起

6月26日,小米重磅发布“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小米AI眼镜。全新小米AI眼镜具备可支付功能,内置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方便用户在双手忙碌或不便使用手机时,通过眼镜扫码支付,安全又便捷。据悉,小米AI眼镜现已开售,1999元起。小米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小米AI眼镜发布,支持“看一下支付”,1999元起

6月26日,小米重磅发布“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小米AI眼镜。全新小米AI眼镜具备可支付功能,内置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方便用户在双手忙碌或不便使用手机时,通过眼镜扫码支付,安全又便捷。据悉,小米AI眼镜现已开售,1999元起。小米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小米首款AI眼镜在京东开售 1999元起晒单享3期免息

6月26日,小米正式推出其首款AI眼镜,定位为“面向下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目前已在京东同步上架开售,售价1999元起,叠加国补优惠后到手价低至1699元。京东还为该款AI眼镜推出限时福利,京东购机用户可参与抽奖,有4台免单机会,晒单用户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6月国产手机各价位段销量冠军出炉:华为中高端齐开花

【CNMO科技消息】近日,有数码博主曝光了2025年6月国产手机各价位段销量冠军机型。CNMO注意到,华为在中高端市场全面领先,实现“齐开花”的强势表现;OPPO Reno14则包揽全价位段和部分中端市场冠军;vivo则在特定区间占据优势。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华为发布Pura80系列手机 售价6499元起

观点网讯:6月11日,华为召开Pura80系列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发布了Pura80系列手机、华为WATCH5等产品。据悉,华为Pura80系列包括Pura80,Pura80 Pro及Pro+,Pura80 Ultra四款产品。发布会上,华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2699元起 华为nova10系列今日发布_TechWeb

【TechWeb】2022年7月4日,华为正式发布华为nova10系列新品手机。华为nova10系列将于2022年7月8日10:08正式开售,共有“10号色”“曜金黑” “普罗旺斯““绮境森林”四种颜色提供选择。其中华为nova10 128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