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球6G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来源:szf

本报讯 11月13日,由中国IMT-2030(6G)推进组、中国通信学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4全球6G发展大会在上海松江区开幕。本届大会以“奋进新征程——眺望6G标准前沿”为主题,邀请院士、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权威专家、知名企业家等,共同探讨面向2030年及未来的6G应用需求、关键技术、试验验证、国际标准化等,推动6G关键技术及架构成果形成全球共识,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促进6G创新发展,维护全球6G统一生态。在开幕式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上海市副市长刘多致欢迎词,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3GPP业务和系统工作组(SA)主席Puneet Jain发表主旨演讲。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主持开幕式,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宋彤主持“主旨报告”环节,IMT-2030(6G)推进组组长王志勤主持“全球6G进展”环节。张云明表示,6G作为未来十年全球最重要的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之一,将引领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工业和信息化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系统推进6G技术研发、标准研制、技术试验、国际合作等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当前,6G研发进入新阶段,全球产学研用各方应凝聚共识、集思广益、紧密合作,切实推进6G创新发展。一是共促技术创新,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二是共聚生态合力,把握数字化转型新机遇。三是共倡互利共赢,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四是共享发展成果,打造对外开放新典范。刘多表示,近年来上海按照国家部署要求,启动实施了6G战略前沿任务专项,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与创新,并积极参与测试验证和国际标准化研究等工作。上海将始终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将6G作为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布局的重点领域。一是强化系统布局,高质量研究编制6G领域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强化政策支撑,深化任务布局。二是强化创新驱动,持续加大科技攻关投入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并结合上海创新链、产业链发展实际,加快重点方向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三是强化全链条贯通,着力构建“研发—验证—应用”协同创新平台,支持6G领域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和高成长企业,推进全球6G共识与合作。上海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持续深化与有关各方沟通协作,奋力打造6G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高地。邬贺铨在题为《6G多场景目标要求适配之策》的主旨演讲中指出,6G包括包容性、泛在连接、可持续性等多维度目标,大众刚需与小众需求难以在同一网络架构和频段上兼容。他认为,空口创新的着力点将转到基于AI对信道的精确匹配和对业务的理解,优化波束权重、方向和层数,提升效率与性能,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的体系架构创新是值得重视的方向。邬贺铨提出,6G终端应该多样性,6G网络服务刚需为本,当前需要针对刚需应用提出合理的标准。闻库在题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6G》的主旨演讲中指出,AI将是6G发展底色,成为创新的关键“增量”,6G终端将以人为中心,提供智能化信息服务,6G既要追求技术性能跃升,更要关注技术性价比,需要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6G。闻库提出,要扎实做好5G-A演进,奠定6G发展基础,呼吁各国政府、6G推进组织、产业界、学术界等,充分沟通、凝聚共识,携手打造性能优异、开放合作、标准统一的6G。Puneet Jain在题为《3GPP 6G规划和进展更新》的主旨演讲中介绍了3GPP R-18、R-19和R-205G-A工作时间线,更新了5G-A工作状态和未来工作计划,系统梳理了6G潜在驱动力,包括安全、人工智能、沉浸式通信、可持续性、泛在连接、感知等,展望了R-21版本6G工作计划。在“全球6G进展”环节,来自欧洲、韩国、日本、中国的6G推进组织的专家介绍了各自国家和地区的6G发展情况。王志勤代表IMT-2030(6G)推进组,做了题为《我国6G研究进展——构建万物智联的技术体系》的主题演讲,分享了我国6G研究进展,发布了6G公共研发新型试验设施“智启6G平台”。她认为,要坚持开放合作原则,强化国际交流合作,携手打造全球6G合作新典范。大会期间,组织了6G技术研发成果巡展活动,涵盖6G无线空口传输、网络架构、芯片和终端等多个关键领域,展示了6G技术在未来通感融合、人工智能融合、天地一体化通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期,发布了《6G通感一体化协同感知关键技术》《天地融合网络安全技术》《6G无线系统架构和功能》等十余份6G技术研究报告。

你可能还想读

Default Image

进博会开幕式上跨国巨头们对于中国市场的最新“声音”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4年是中国经济不平凡的一年。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国家政府沉着应对,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国内需求、优化经济结构,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培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吹哨”!人工智能2030年将造500万吨电子垃圾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赵广立见习记者赵宇彤 即便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汪鹏仍感到形势严峻——如果不采取循环经济策略,生成式人工智能(AI)到2030年预计累计产生500万吨电子废弃物,”或将给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 随着AI的飞速发展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人工智能时代,公众更没有安全感?

数据和人工智能(AI)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有人作了个形象比喻:就像煤炭之于蒸汽机,电能之于灯泡,汽油之于汽车。 的确,几乎所有形式的AI都需要大量训练数据。要想让AI更加”懂你”,就必须收集和分析你的个人信息,这是AI深度学习的原材料,也是其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我的AI恋人,因为降本增效“死”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李怡云,编辑:陈梅希,题图来自:AI生成 今年秋天,OpenAI正式发布了ChatGPT的高级语音功能。其本意是让人机交互更自然,却被网友们”玩坏了”。 在国内外的视频网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抑郁症的电子丧钟,响了

出品|虎嗅科技医疗组 作者|陈广晶 编辑|苗正卿 头图|视觉中国 “原来抑郁症会死人。” 2017年,刚过30岁的蓝振忠听到同学自杀的消息,第一次意识到了心理问题的严重性,直到这时他也才发现,周围很多朋友在吃抗抑郁的药。 那时,蓝振忠还在卡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手机秒拍动画大片,高级运镜效果惊人!Runway两弹更新,火得一塌糊涂

编辑:静音 【新智元导读】在AI视频这一赛道,Runway显然已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专注于艺术、媒体和娱乐。他们新近连发了两个新功能:可将真人面部表情精确复刻给AI角色的Act-One,以能够实现3D化的AI摄像头控件。 前几天,Runw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新兴技术向前,GenAI向“后”?

作为判断新兴技术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的重要参考,Gartner的成熟度曲线在业内颇具影响力。近日,Gartner发布2024年中国信息与通信技术成熟度曲线,生成式AI、云原生、5G、低代码等热点技术出现在该成熟度曲线上。其所处位置的不同,代表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AI技术:制造业的未来还是泡沫幻影?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选择”设为星标” 关键讯息,D1时间送达! 在探讨制造业的未来时,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是高科技制造业对人工的依赖正在逐渐减少。传统观念中,人工操作往往被视为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源,如呼吸、皮肤屑、头发等都会对精密制造构成威胁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