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人工智能要回归“人本智能”:上海交大杨小康谈人机共生时代的科技发展观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来源:szf

伴随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机共生新时代的帷幕徐徐开启。这一轮AI浪潮正以颠覆过往的通用性和多模态支持,重塑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从自动驾驶到科研创新,AI应用正变得日益广泛且深入。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小康教授认为,人本智能技术将有助于提升类人认知和服务的水平,对推动全球科研向”第五范式”迈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您如何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简称”生成式AI”)的发展现状?这一轮AI浪潮与此前有何不同?
杨小康:当前,生成式AI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OpenAI此前发布了文本模态的大模型应用ChatGPT,我非常惊讶于这一领域的进展。在我看来,生成式AI的通用性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能够无需切换,整合应用于多个方面,从而跳出了专用AI的传统框架。
1950年,图灵(AlanTuring)提出”图灵测试”,用以测试机器能否表现出与人等价或者无法区分的智能。当时,人们认为实现它极具难度,但现在大模型已经能够很容易地通过图灵测试。目前,生成式大模型不仅支持文字这一模态,还实现了对语音、图像、视频等多模态的支持。
通常而言,业内将AI分为判别式AI和生成式AI两种类型。前者在视频监控、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不足之处在于难以确保其通用性;后者则综合运用大数据、大模型和大算力,展现出独特的创造能力、通用能力及涌现能力。
人们正在迎来人机共生的时代,即人与AI的共生时代。此前,计算机尚未能做到与人互补;如今,有了大模型的加持,AI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人类思维,增强人的特定技能。需要强调的是,人类一定要站在AI之上,要求AI与人类的创意及伦理规范对齐。
您较早在学术界提出了”人本智能”,对于这一概念应当作何理解?
杨小康:以人为本、服务于人,是人本智能的发展愿景。人本智能力求通过计算机、控制论、机器人、认知哲学、法律伦理等多学科交叉,建立具有类人认知和服务水平的复合智能理论与技术。其主要任务有二:一是构建类人智能体,二是构建适应智能体运行的”人、机、物”环境。
理解”人本智能”可以借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HierarchyofNeeds),人本智能可自下而上分成五个层级。第一层为机器智能,满足人类吃穿住行等基本需求;第二层为可信智能,为人类提供安全感和信任感;第三层为社交智能,满足人类在现实与虚拟网络中的社交需求;第四层为共情智能,展现出一定的情商,以提升人类自尊感;第五层为人机和谐智能,帮助人类更好地实现自己价值、创造和谐环境。这五个层次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一一对应。
人本智能,本质上是在智能时代满足人类不同层次的需求,提升人类价值,同时也实现人工智能自身的价值。在AI时代,应当踏踏实实做技术,让人工智能回归”人本智能”。
在行业应用方面,在大量驾驶数据的支撑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改进。您如何看待人本智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应用?
杨小康: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中国在这一领域全球领先。AI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与上文提到的人本智能五个层次一一对应。
第一层是机器智能。车的本体就属于这一层,例如多模态感知、全场景认知。企业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提升单一车辆的感知能力、决策能力,以及多车之间的协同能力。
第二层是可信智能。科技企业必须确保车辆的安全,不偏离车道,不遗忘乘客等。企业还需要做很多额外工作,以提升车主的安全感。例如,自动驾驶的确可能比自己开车更安全,但车主如果不信任,是不敢松开方向盘的,这与车主的预期密切相关。
第三层是交互智能。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大模型在车辆座舱内的应用,例如可进行多个来回的语音交互以控制车辆,可以随时被打断,并且兼容嘈杂的环境。
第四层是共情智能。企业需要考虑如何让车主在车内更加愉悦。当路上交通拥堵时,是否有解决方案?在这方面企业能做的还有很多,与用户的期待仍存在一定距离。
最后一层是自我实现,追求人机和谐智能,将环保、低碳等理念应用于车辆的开发研制中,帮助车主实现自我价值:使用过程中,既能省钱,又能实现绿色环保,成为其社会贡献的一部分。
注意到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都授予了AI领域的科学家,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杨小康:过去数年,科学研究的范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科研范式包括实验观察、理论推导、模拟仿真及数据驱动。这些范式的局限在于,当数据采集和模拟空间受限时,即便在数据密集型的科学范式下,研究假设依旧由科学家的经验主导。同时,由于数据不够开放,实验又存在局限,传统范式受制颇多。
伴随以AI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传统的科研范式正在被突破。借助生成式AI,科学家可以利用深度学习建模挖掘高维科研数据,捕捉多模态数据背后的科学规律。并且借助数据生成,突破实践观测数据的有限性和数值模拟的理论限制,拓展科学假设的空间。还可以利用大模型总结既有文献,生成实验方案,结合无人实验系统与科学数据开放平台,推动科研迈向AIforScience的”第五范式”。
试想一下,若科研机构能全新构建科学设施平台,帮助科研人员引入新的跨学科思考维度,生成新的科研假设,自动开展现象模拟和无人实验,最后自驱完成科研协作,那么科研周期将大幅缩短,成本将显著降低,效率将极大提升。
我们团队在《中国科学院院刊》发表的论文提出了一种智能化科学设施的建设构想,兼顾”高度智能化的科学新设施”和”AI赋能已有科学大设施”两个层面的需求,以解决科研中的沟通、操作和数据共享难题。
鉴于新一轮人工智能的亮眼表现,不少乐观人士表示我们正步入一个智能科技的新纪元,未来人机关系将会深度重塑。然而,人工智能也向世人展示了”双刃剑”的特性,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对此,我们应如何应对,有哪些策略?
杨小康:我认为在策略方面要考虑”三条线”,即守住监管底线、提升普及基线、打开创新天际线。
一是守住监管底线。从理论层面来看,人工智能的训练方式决定了其必然会犯错。基于贝叶斯概率统计模型的强化学习机制存在长尾效应,完全杜绝长尾现象并不现实,会有试错的过程。因此,生成式AI在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需要”宽严相济”的环境。
“宽”指的是在模型训练和研发阶段,需要一个相对宽松、能够容错的技术环境。”严”指的是在具体应用方面要有严格的监管手段。目前,我国在生成式AI方面制定了一些规则,总体而言体现了宽严相济的理念。
二是提升普及基线。应当推动社会广泛使用生成式AI这一新工具,以提升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方面,降低使用门槛,帮助普通民众尽快接受人工智能并加以运用;另一方面,当生成式AI冲击既有工作岗位时,帮助民众快速转型,适应人本智能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新型岗位。
三是打开创新天际线。一方面,面对技术革新,中国企业应有自信自强的志气,突破追随者的角色,力争成为全球AI技术的引领者,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道路。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家和科研工作者应尽可能将AI技术运用到生产和科研实践中,建立跨学科、跨模态的科学大模型,拓展人类思维,弥补认知盲区。

你可能还想读

Default Image

AI眼镜厂商Solos发布两款新智能眼镜,售价249美元起

36氪获悉,AI眼镜厂商Solos在香港举办的2025智能眼镜研讨会上官宣了新一代智能眼镜产品。此次新品拓展了其AirGo产品线,带来了两款新产品:聚焦音频交互的AirGo™ A5和具备视频功能的AI眼镜AirGo™ V2。Solos Ai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大模型为深度伪造带来土壤,业界呼吁跨学科联合攻坚鉴伪技术

·鉴伪技术开发需要跨学科合作,当前的鉴伪技术以软件算法为主,未来将走向软硬一体。大模型兴起为深度伪造带来土壤,业界呼吁跨学科联合攻坚鉴伪技术。在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合成语音与真实语音之间的界限变得越发模糊,提升与之匹配的识别技术迫在眉睫。7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小米AI眼镜发布,支持“看一下支付”,1999元起

6月26日,小米重磅发布“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小米AI眼镜。全新小米AI眼镜具备可支付功能,内置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方便用户在双手忙碌或不便使用手机时,通过眼镜扫码支付,安全又便捷。据悉,小米AI眼镜现已开售,1999元起。小米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小米AI眼镜发布,支持“看一下支付”,1999元起

6月26日,小米重磅发布“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小米AI眼镜。全新小米AI眼镜具备可支付功能,内置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方便用户在双手忙碌或不便使用手机时,通过眼镜扫码支付,安全又便捷。据悉,小米AI眼镜现已开售,1999元起。小米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小米首款AI眼镜在京东开售 1999元起晒单享3期免息

6月26日,小米正式推出其首款AI眼镜,定位为“面向下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目前已在京东同步上架开售,售价1999元起,叠加国补优惠后到手价低至1699元。京东还为该款AI眼镜推出限时福利,京东购机用户可参与抽奖,有4台免单机会,晒单用户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6月国产手机各价位段销量冠军出炉:华为中高端齐开花

【CNMO科技消息】近日,有数码博主曝光了2025年6月国产手机各价位段销量冠军机型。CNMO注意到,华为在中高端市场全面领先,实现“齐开花”的强势表现;OPPO Reno14则包揽全价位段和部分中端市场冠军;vivo则在特定区间占据优势。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华为发布Pura80系列手机 售价6499元起

观点网讯:6月11日,华为召开Pura80系列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发布了Pura80系列手机、华为WATCH5等产品。据悉,华为Pura80系列包括Pura80,Pura80 Pro及Pro+,Pura80 Ultra四款产品。发布会上,华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Default Image

2699元起 华为nova10系列今日发布_TechWeb

【TechWeb】2022年7月4日,华为正式发布华为nova10系列新品手机。华为nova10系列将于2022年7月8日10:08正式开售,共有“10号色”“曜金黑” “普罗旺斯““绮境森林”四种颜色提供选择。其中华为nova10 128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