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前沿法规:《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解读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AIAct)是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系统的法律框架,旨在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既安全又值得信赖。该法案于2024年8月1日正式生效,适用于所有在欧盟市场销售或部署的人工智能系统,无论其开发者是否位于欧盟境内。境外的AI供应商必须在欧盟内指定授权代表,以确保遵守法案规定。
图:适用《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几类主体。来源:德恒律师事务所
风险分类与监管要求:
《人工智能法案》采用”基于风险”的分级监管方法,将人工智能系统分为四类:不可接受风险、高风险、有限风险和最小风险。其中,不可接受风险的人工智能系统被明确禁止使用,如利用人性弱点或进行社会评分的系统。高风险AI系统则需要满足严格的合规要求,包括建立风险管理系统、数据管理制度、制定技术文件等。法案明确禁止某些可能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的AI实践,如操纵、欺骗、社会评分和实时生物鉴别等。这些禁止性规定旨在减少AI系统对人权和社会秩序的冲击。
图:”不可接受风险”的定义。来源: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
治理与执行机制
欧盟设立了人工智能办公室和成员国监督机构,以实现对人工智能系统的有效治理。这些机构负责监控市场使用情况,并确保所有涉及人工智能的活动都受到法律制约。违反法案的行为将面临高额的行政罚款,最高可达3500万欧元或全球年度总收入的7%。
图:欧盟人工智能法规的基本规定和相关处罚。来源:光明网
支持创新
尽管法案强调了严格的监管,但也提供了支持创新的措施,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例如,法案设立了监管沙盒,允许在真实条件下测试高风险系统的合规性,并提供指导和培训。此外,法案还鼓励标准化过程的参与,以促进技术创新。
特定行业有特定规则:
以汽车和医疗行业为例,该法案在这两个行业中与现有法规相互补充。在汽车行业,补充了《车辆通用安全法规》,针对人工智能制定了监控决策偏差等措施、确保驾驶决策可解释,强调系统透明性、可审计性。在各个行业,都把用户的知情权和AI应用的可追溯性提升到了相当的高度。
图:欧盟《车辆安全通用法规》(GSR)的主要内容。来源:腾讯网/阿宝说车
法案的影响与展望
《人工智能法案》不仅对欧盟内部产生深远影响,也将推动全球AI监管框架的建立。法案的实施将促进AI技术的负责任发展,保护用户权益,并为创新创造有利环境。此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可能会以《人工智能法案》为蓝本,制定类似的监管措施。其次,鉴于欧盟市场对技术合规要求的高度关注,中国企业应着重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适配,确保符合欧盟市场的监管要求。
小结:《欧盟人工智能法规》内容一览。来源:EU法案/网络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