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启动双轨AI战略,大力发展文本与物理模型
快速阅读: 韩国推出“双轨”AI战略,获英伟达26万GPU支持,旨在开发文本和物理AI模型,提升全球竞争力,利用制造业优势构建独立AI生态系统。
韩国正式推出“双轨”人工智能(AI)战略,旨在通过开发基于文本的基础模型和物理AI模型来提升全球竞争力。这一转变是在韩国获得英伟达最新图形处理器(GPU)26万名额之后做出的。“在全球对GPU的竞争激烈之时,确保26万名额在供应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科学与信息通信技术部一位高级官员周日向《中央日报》表示,“国家的AI战略将从自主基础模型的开发扩展到物理AI模型。”该计划不仅旨在缩小与全球科技巨头在大型语言模型(LLM)上的差距,还利用韩国作为制造强国的优势,构建自己的物理AI模型。
相关文章
“HBM97及以后”:英伟达首席执行官称赞韩国芯片实力,寻求与三星、SK海力士深化合作
英伟达重押韩国AI未来,提供26万颗Blackwell处理器
韩股因英伟达芯片供应给韩国公司而创历史新高
韩国获26万英伟达Blackwell芯片以推动国家AI发展
“韩国现在拥有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第三大AI基础设施,按GPU数量计算,”总统府AI未来规划高级秘书河正宇周五在简报会上表示。英伟达补充说,凭借新的Blackwell基础设施,韩国的GPU总数将从6.5万个增加到超过30万个。新获得的GPU中,最多5万个将分配给政府,三星电子、现代汽车集团和SK集团各接收5万个单位,而NAVER云将接收6万个。
此次GPU采购的最大成果是,韩国现在可以建立独立的物理AI生态系统。凭借世界领先的制造业,韩国处于开发行业特定AI模型的有利位置。如果成功,这些模型将推动核心国家产业的AI转型,同时使韩国成为下一代AI的全球领导者。与需要巨额资本投入而在大型语言模型领域处于不利地位的情况不同,物理AI为韩国提供了领先的机会。
整个行业中普遍认为,物理AI将定义AI的下一个时代。Meta首席AI科学家、纽约大学教授杨立昆最近在一个研讨会上指出,大型语言模型已经达到了其基本极限。他认为,下一代AI必须超越预测下一个单词的能力,而是能够理解和推理物理环境,就像人类一样。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于10月31日在庆州举行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讲话。[AP/韩联社]
英伟达已经开始基于真实世界的数据构建物理AI生态系统。黄仁勋在今年1月的CES 2025上表示:“通用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并指出我们正进入物理AI时代,这种AI能够处理、推理、规划和行动。他的儿子斯宾塞·黄,英伟达机器人部门项目负责人,在接受《中央日报》近期采访时也表示,物理AI正在开启一个机器能够触摸、感知并自主学习世界的全新时代。
鉴于韩国在半导体、船舶建造和汽车制造方面的优势,该国成为英伟达目标的理想合作伙伴。然而,要领导全球物理AI生态系统,韩国必须提供具体的成功案例。“与大型语言模型不同,物理AI尚未有标准化的数据收集方法,”国内一家物理AI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表示,“由于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而非资金上,如果果断行动,韩国可以迅速取得进展。”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于10月31日在庆州举行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言。[EPA/韩联社]
积累的成功案例也有助于全球扩张。Naver Cloud的一位代表表示:“我们将通过实体AI平台和云基础设施支持国内制造商的人工智能转型。”他补充说:“如果我们能在本地取得成功,最终就能实现海外扩展。”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能够使制造商快速采用实体AI的生态系统。“现在我们已经大量采购了GPU,可以独立于大型科技公司开发和部署自己的实体AI。”韩国科学技术院智能机器人研究部门的首席研究员俞 bum-jae 说道,“接下来需要建设基础设施,以确保实体AI能够在制造车间迅速普及。”本文最初用韩文撰写,由双语记者借助生成式AI工具翻译,并由以英语为母语的编辑进行了编辑。所有AI辅助翻译均经过我们的新闻编辑室审查和精炼。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