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无人机群组助力应对中国“灰色地带”威胁
快速阅读: 台湾军方计划在五个战区建立无人机小组,以应对中国威胁,增强防御能力。陆军参谋长陈俊义表示,预计7月完成部署。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柯永森强调,无人机灵活性高、成本效益好,可用于侦察、情报共享等,同时需解决训练和操作挑战。
台北,11月2日(中央社)军事专家近日撰文表示,军方计划在国家五个战区各建立一个无人机系统(UAS)小组,有助于应对中国的“灰色地带胁迫”和伪装成演习的突然袭击。陆军参谋长陈俊义于10月23日向立法委员报告称,陆军将在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台湾及澎湖县设立无人机小组,预计到7月份完成部署。
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柯永森10月30日撰文指出,无人机快速部署的能力使其在军事演习转变为实际攻击时能够迅速响应。相比坦克、火炮或水面舰艇,无人机更为灵活,风险较低且成本效益更高。它们还可用于侦察、情报共享、阻碍或延缓敌方行动、打破封锁,增强威慑力和防御能力。
柯永森还提到,无人机作战单位的发展将促进产业合作,例如与国立中山科学研究院的合作,以升级和国产化光学传感器等组件,强化供应链和国防工业韧性。他建议在7月前设立临时“实验”无人机单位,以解决操作挑战,并强调需要培训任务规划、图像分析、通信链路监控、维修和后勤方面的专业人员。
柯永森指出,由于民航局的《无人机管理规定》,特别是在机场附近和人口密集地区,实际飞行训练受到限制。因此,精心规划驻地、训练场地、空域和课程至关重要,以避免可能导致战斗力下降的训练不足问题。
据国防部2024年3月提交给立法机构的报告显示,军方计划采购六种类型的无人机——战术短程、陆基、舰载、目标获取、监视/侦察和微型无人机。柯永森表示,由于这些平台将在陆军、海军和空军中部署,统一的数据链接和联合操作图对于简化指挥、侦察和打击行动至关重要。作为新成立的单位,无人机小组应借鉴国外经验,制定标准化的操作程序、指南和条令,建立指挥链并实现跨军种的互操作性。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