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需制定全球战策应对中国威胁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日    来源:szf
美国需制定全球战策应对中国威胁

快速阅读: 中国若2027年对台开战,美国区域回应将失败。美国需全球战略,限制中国资源,切断海上交通线,支援台湾非对称防御,对抗中国欧亚大陆基础设施。

如果中国在2027年发动针对台湾的战争,而美国决定作出区域回应,美国将失败。这并非因为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技术进步、无人机数量优势或美国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的丧失,尽管这些因素将在未来冲突中起到重要作用。美国将失败是因为它预计台湾局势将保持区域性,主要在中国精心选择的海上“战场”上演。

许多海军战略家认为,中美冲突将主要发生在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域,其他西太平洋地区如南海将作为辅助战场。最近的战争模拟显示,假设的战斗常常像二战前的橙色战争计划那样,美国舰队向西穿越西太平洋,寻求与日本帝国海军的决定性海战。这类场景虽然战术上富有创意和智慧,但在战略上却是误导性的。中美之间的战争不可能仅限于区域范围。朱利安·科贝特正确地警告说,在全球战争中需要一张全球地图——“在这张地图上,政治特征至少要像物理特征一样突出。”美国海军需要一个全球战略来应对中国,就像二战前夕制定的彩虹计划一样。

十年内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要求有一个现代的全球战争计划,既要借鉴过去,也要展望未来,准确规划即将到来的冲突。2025年8月,一艘油轮在中国青岛港口卸载进口原油。中国近四分之三的石油需求依赖进口,尽管这仅占国家能源使用的20%,但在持续的战争努力中至关重要。为了在与中国的台湾战争中取胜,美国必须采取三级战略——坚守、遏制和推进。首先,必须加强台湾的防御和补给,以抵御中国攻击,不应有像乌克兰危机中那样的吝啬犹豫。防御比驱逐更容易,初期未能支付的台湾弹药费用,最终将以美国士兵的生命来弥补。

其次,海军必须限制中国进行战争的能力,通过在整个印太地区实施公开封锁,切断脆弱的海上交通线,同时认识到中国代理国对拦截行动构成的威胁。最后,美国必须意识到,单靠封锁和制裁不足以取胜,尤其是在北京已经考虑到这些行动的情况下。中国数十年来建立了一个跨越欧亚大陆的战略腹地。为避免僵局并取得决定性胜利,美国的进攻行动范围必须扩大到新的战场,赋予盟友和地区代理国权力,以远离海洋战役中心的目标打击中国。

成功的中国对台湾入侵将是“现代历史上规模最大、距离最远的两栖入侵”,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巨大挑战,更不用说一个缺乏近期两栖作战历史的国家了。地理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台湾东部海岸的深水港被陡峭的山脉和狭窄低容量的道路隔绝,西部港口则受到移动、沿海和加固的导弹电池(部分嵌入山中)的严密防守。据估计,这样的登陆需要超过30万名士兵。人民解放军海军(PLAN)每次只能运送2万名士兵,前提是其两栖部队能够在战役早期成功建立重要滩头堡并完好无损地占领几个港口。大多数专家认为,直接的PLAN入侵将是一个“极其高风险的行动”,封锁将是更可能的方式,伴随岛上的颠覆和破坏活动。自2008年以来,台湾一直在利用短程反舰和防空防御来保护岛屿,以对抗入侵或封锁力量。台湾还大量投资远程打击能力,现在可以打击大部分中国沿海省份甚至北京。然而,美国继续向台湾提供昂贵、高调的传统武器系统,这些系统对其自身的军事行动至关重要,而国内则投资于小型、廉价的无人系统,非常适合将台湾沿海变成“地狱景观”。

如果美国希望遏制中国,就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导弹,并慷慨提供无人机。美国应推动台湾采取由“复制者”计划强化的非对称防御战略,同时保持并深化远程武器的国内储备。台湾应利用美国提供的无人机将海峡变成沸腾的护城河,仅在保护东部方向时使用现有的远程武器库存。

9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和蒙古国总统乌赫那·呼日勒苏赫在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三方会晤。中国的意图在于利用欧亚大陆丰富的资源,在其与俄罗斯的关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新华社/丁海涛通过法新社

美国的第二个目标必须是使中国在经济上难以维持战争。有观点认为,可以通过“滚珠轴承”方法——针对小众、关键的战略商品——来实现这一目标,但最近的研究对此提出了质疑。不存在所谓的战略商品,只有满足武装和养活人口等战略需求的各种替代品。美国在冲突爆发时几乎无法关闭任何中国工业。尽管封锁和制裁不能加速战争结束,但限制中国的海上贸易可以防止战争不必要的延长。

一些资源比其他资源更容易受到限制。中国近四分之三的石油依赖进口,虽然这仅占该国能源使用的20%,但对于任何持续的战争努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坦克和舰船依靠石油而非太阳能运行,据预测,以目前的消耗速度,中国的军事储备只能维持三个月。为弥补这一不足,中国已付出巨大努力。疫情期间油价暴跌时,中国购买了超过10亿桶石油用于战略储备。目前中国的库存约为13亿桶(而美国为8亿桶),足以覆盖115天的进口量,预计到2026年底可达到近六个月的供应量。然而,长期战争将迅速耗尽这些储备,尤其是当补给通道被切断时。

石油是中国资源依赖中独一无二的一部分。数十年来的政策行动使中国积累了世界上最大的金属和能源资源储备之一,能够“抵御可能摧毁中国经济的供应中断。”仅在过去一年,中国的商品进口量就增加了16%,尽管经济疲软且消费停滞。一位分析师表示:“中国似乎正在快速囤积材料,而且是在商品价格高昂的时候。”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地下天然气储存能力增加了六倍,2020年达到150亿立方米,今年的目标是550亿立方米。新的研究表明,比较中国获得的金属数量与其消耗的数量,中国的当前库存可以覆盖35%至133%的年度和平时期需求,这是一个惊人的庞大储备。然而,尽管北京现有的库存相当可观,但它们仍然是有限的。没有持续补充,这些储备最终会耗尽。东南亚约有5000万中国人居住,他们在该地区所有有效的咽喉要道附近建立了社区。中国政府不太可能让这一资产闲置,允许美军在马六甲海峡等水域实施近距离封锁。任何对中国海上交通线的切断都必须采取远离反进入/区域拒止防御和代理民兵的公开封锁形式,并大量依赖盟友的能力。这将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斗争。

即使台湾被控制且关键资源的海上交通线受到限制,中国的战争努力也不会简单地枯萎死亡。这是封锁的幻觉。中国试图武力夺取台湾的企图绝不会建立在三个月的石油供应基础上。在其西部,中国看到了“丰富的资源和大陆真空”——对于一个拥有过剩产能和美元储备、希望减少对海洋依赖的国家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收获。中国的战争战略依赖于这些“周边的公路、铁路、通信和能源通道”。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将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与最西端的新疆直接相连,绕过了南中国海和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咽喉点。格鲁吉亚最近批准了由中国建造的黑海深水港口。

经济路线纵横交错于欧亚大陆,提供了在名义上以商业投资形式带来的战略利益。中国对欧亚大陆丰富资源的利用尤为明显,特别是在与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中。据兰德公司称,在中美冲突中,俄罗斯将“保证向中国的战争努力提供不间断的能源供应”。远东地区的输油管道具有足够的容量,使俄罗斯能够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供应商”。由于受到国际制裁,俄罗斯以低于市场价格28%的价格向中国出售天然气。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的三年里,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增长了超过60%,达到约2401亿美元。因此,“如果战争爆发,不仅仅关乎台湾。”中国的大部分关键军事目标位于其本土。理论家警告说,这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打击美国海外目标并提高干预台海战争的成本,而不会引发对美国本土的攻击所带来的升级风险。尽管中国在53个国家拥有93个港口的控股权,但它只有一个确认的海外基地,位于吉布提,还有一个未经证实的设施在柬埔寨。在涉及台湾的战争中,美国必须准备针对中国在欧亚大陆的基础设施。除非这些联系被切断,否则任何封锁都不会产生效果,台湾也不会得到喘息的机会,直到中国的库存耗尽。这可能需要与对中国敌对的代理力量打交道,资助中国边疆地区的分离主义运动,并在西伯利亚和中亚煽动反华情绪。这不会是容易、干净或快速的过程。很多时候,战斗将不是海上性质的。然而,最终,正是欧亚大陆的管道和终端网络为中国提供了冗余能力,以克服美国的拦截努力,并支持中国经济度过战争的结束。美国必须针对这一网络采取行动。

美国海军学会《程序》第150卷第3期(2024年3月);以及Sam Lagrone和Aaron-Matthew Lariosa,“五角大楼呼吁研发能阻止台湾入侵的集群攻击无人机”,《美国海军学会新闻》,2024年1月30日。

台湾试图从加沙和乌克兰的战争中学习,《经济学人》,2024年9月5日。

为何经济战几乎总是达不到目的,《经济学人》,2024年10月3日。

经济指标能否提前预警台湾战争?《经济学人》,2023年7月27日。

Mark Cozad等人,《中俄军事情景合作:可能性、局限性和后果》(加州圣莫尼卡:兰德公司,2024年),第56页。

习近平为何建立秘密商品储备?《经济学人》,2024年7月23日。

中国五年计划提高原油、金属和农产品储备,《彭博社》,2020年9月10日。

同上。

同上。

Humphrey Hawksley,《亚洲水域:南中国海争夺与中国扩张战略》(纽约:Abrams Press,2018年),第60页。

Rush Doshi,《长期游戏:中国取代美国秩序的战略》(英国牛津:OUP,2021年),第235页。

Doshi,《长期游戏》,第239页。

Brendon J. Cannon,“喜马拉雅地缘政治:中国的战略及印度等‘边缘地带’国家的应对”,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所,2024年8月16日;以及Reid Standish,“中国牵头财团将在格鲁吉亚黑海沿岸建设大型港口项目”,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2024年5月29日。

Cozad等人,《中俄军事情景合作》,第110页。

同上,第56页。

Dan Murtaugh,“普京访华:俄罗斯管道梦暴露北京能源优势”,《彭博社》,2024年5月20日。

Alexander Gabuev,“中国为何破坏乌克兰”,《外交事务》,2024年6月14日。

美国海军中校Justin Cobb,“没有人认为战争会是短暂的”,美国海军学会《程序》播客,第416集,2024年9月19日。

Stacie Pettyjohn和Hannah Dennis,“避免临界点:保卫台湾战争中的升级管理”,新美国安全中心,2023年2月22日,第2页。

Pettyjohn和Dennis,“避免临界点”。

Benedict Hamlyn,“中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制裁免疫供应链与双重用途港口”,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2024年3月14日;以及Jonathan Head,“中国现在在柬埔寨拥有永久军事基地吗?”BBC,2024年10月7日。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

你可能还想读

无人机坠毁近51区,FBI介入调查引发猜测

无人机坠毁近51区,FBI介入调查引发猜测

快速阅读: 9月23日,432联队一架无人机在51区附近坠毁,未造成人员伤亡。FBI与空军特别调查办公室联合调查,发现现场有篡改痕迹,包括未爆炸的训练炸弹壳体和来源不明的飞机面板。51区实施封锁,引发外界猜测。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与空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日
中国军舰尾随美澳菲联合军演

中国军舰尾随美澳菲联合军演

快速阅读: 据“PLA军事更新”报道,中国海军815型东调级电子情报船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军队菲律宾海岸附近演习时跟随,照片中可见其模糊轮廓。 据“PLA军事更新”账号报道,一张图片背景中出现另一艘军舰的模糊轮廓,经确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8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日
印军在沙漠地区成功举行大规模无人机演习

印军在沙漠地区成功举行大规模无人机演习

快速阅读: 印度陆军在南部司令部领导下,于10月28日至29日在沙漠地区举行“VAYU SAMANVAY-II”大规模无人机及反无人机演习,验证未来战争准备,强化多域作战能力,促进技术创新与国产技术实战测试。 印度陆军在南部司令部的指挥下,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日
奥斯科什推出轻型多功能自主车辆,重塑地面自主与反无人机系统

奥斯科什推出轻型多功能自主车辆,重塑地面自主与反无人机系统

快速阅读: L-MAV基于ROGUE Fires项目,具备模块化设计和自主操作能力,可快速配置不同任务套件,如Switchblade 600巡飞弹和Titan反无人机系统,适用于巡逻、护送等多种军事任务。 L-MAV的设计灵感源自ROGUE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日
土耳其Aselsan Marlin无人艇提升北约海军电子战能力

土耳其Aselsan Marlin无人艇提升北约海军电子战能力

快速阅读: 马林在北约2022年“动态信使”演习中展示多任务执行和舰级电子战能力,引起盟友关注。该无人水面舰艇具备自主侦察、监视、通信和电子战功能,适应恶劣条件,支持复杂任务。 马林的独特之处在于两项在北约2022年“动态信使”演习中得到验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日
德国批准37.5亿欧元采购新型Eurofighter战斗机,取代Tornado机队

德国批准37.5亿欧元采购新型Eurofighter战斗机,取代Tornado机队

快速阅读: 德国批准采购20架配备AESA雷达的Eurofighter Tranche 5战机及4.12亿欧元模拟器升级,强化电子战能力,支持北约防空任务,计划2031年至2034年交付。 德国通常使用“Eurofighter”这一名称而非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日
波罗申科向乌军交付25套Ai-Petri电子战系统

波罗申科向乌军交付25套Ai-Petri电子战系统

快速阅读: 波罗申科向乌军交付25套Ai-Petri电子战系统,能干扰俄无人机和制导炸弹,保护前线安全,显示政府认可其战斗效能。 乌克兰欧洲团结党领袖、第五任总统彼得罗·波罗申科向乌克兰军队交付了创纪录的25套Ai-Petri电子战系统。欧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日
黑客曝光俄中电子战合作文件,涉及乌克兰战争测试

黑客曝光俄中电子战合作文件,涉及乌克兰战争测试

快速阅读: 黑客组织“黑镜”发布罗特克档案第二部分,含300余文件,提议与中国公司合作开发电子战系统,文件显示系统曾于乌克兰战争中测试,目标对抗星链系统。 10月8日,黑客组织“黑镜”发布了俄罗斯国有防务公司罗特克档案的第二部分。这批资料包 […]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