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模型全球崛起,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
快速阅读: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AI产业发展迅猛,企业数量超5100家,AI模型数量居全球首位,Kling AI等产品显著提升行业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实施以来,中国大型人工智能模型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为中国高质量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这一时期保持强劲增长,企业数量和行业规模均稳步扩大。
10月16日,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参观者观摩了孔子数字智能模型的演示(新华社记者 李子恒摄)。国内大型语言模型如DeepSeek和通义千问正在引领全球开源生态系统,而AI赋能的智能手机、智能眼镜等智能终端也迅速普及。各领域的行业专用AI模型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目前,中国拥有超过5100家AI企业,发布的大型AI模型数量居世界首位。在国际知名开源AI社区Hugging Face的排名中,中国AI模型占据前十名中的九席,这一成就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实现。国家数据管理局局长刘烈宏表示,2024年初,中国的每日token消耗量为100亿次,到2025年6月底,这一数字已超过30万亿次,18个月内增长超过300倍。
国内企业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推动了中国大型语言模型性能的不断进步。快手推出的生成视频模型Kling AI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自一年前推出以来,Kling吸引了超过2200万用户,占据了全球市场约30%的份额,位居世界第一。快手高级副总裁兼Kling AI及平台社区科学部负责人盖坤介绍,Kling显著缩短了视频制作时间,一部短剧现在只需传统方法所需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
通过高效的模型架构和流匹配算法,Kling在模拟物理规律和应对复杂用户输入方面的能力大幅提升,使得角色动作更加逼真,视觉效果更为流畅连贯。开放源代码是中国众多大型AI模型的特点和优势之一。截至目前,阿里巴巴的通义已开源超过300个模型,涵盖多种模式和规模,下载次数超过6亿次,衍生出超过17万个新模型。阿里云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云计算网络现已覆盖全球29个地区的91个可用区。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AI模型快速扩展到各种应用场景,深刻改变了生产和日常生活。电力巡检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过去,传统的手动巡检需要大量人力。如今,通过AI与云边端协同作业,电力公司大幅提高了运营效率。百度AI云能源业务部总经理李超表示,借助文心大模型,百度帮助国家电网公司推出了光明电力大模型,建立了连接总部与27个省级分公司的统一开放AI创新平台,每年支持500万座输电塔的无人机巡检,减少了40%的手动攀爬工作。
9月28日,腾讯发布了并开源了其混元AI平台的原生多模态图像生成模型Hunyuan Image 3.0。一周内,该模型在LMArena最新的文本转图像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被评为最佳整体和最佳开源文本转图像模型。此外,腾讯的混元3D模型因其超高精度、与传统计算机图形工作流程的高度兼容性和能够大幅缩短从概念到原型的周期,在领先的3D打印制造商如Bambu Lab和Creality中受到欢迎。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指出,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与前沿技术应用相结合,为国内大型模型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展望未来,相关部门将继续关注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