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推出新型锂电动力潜艇,性能大幅提升
快速阅读: 韩国下水新型3600吨级柴电潜艇“姜英实”号,采用先进锂离子电池和升级战斗系统,增强隐蔽性和打击能力,预计2027年底服役,为KSS-III项目第二批潜艇之一。
这艘3600吨级柴电潜艇标志着与前一批次的岛山安昌浩级潜艇相比,在结构和技术上的显著进步。下水仪式在海军监督下举行,新艇以15世纪朝鲜科学家姜英实命名。与早期型号相比,这款新潜艇具备更强的探测和打击能力、更佳的隐身性能以及升级的战斗和声纳系统。通过安装周期性锂离子电池,该艇的续航能力得到加强,可实现长时间水下作业。完成电气化、系统测试及海试后,姜英实号预计于2027年底服役,成为海军首批三艘第二批KSS-III潜艇之一,计划至2031年全部建成。
韩国攻击潜艇(KSS)项目包括27艘潜艇,分为三个阶段:KSS-I(张保皋级)、KSS-II(孙元一级)和KSS-III(岛山安昌浩级和姜英实级)。KSS-III系列是韩国首次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超过3000吨级潜艇,使韩国成为全球第八个能独立开发此类潜艇的国家。第二批建设始于2019年国防采购计划管理局与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现韩华海洋)签订的合同,总投资约3.41万亿韩元。第二艘艇于2024年7月铺设龙骨,第三艘预计同年晚些时候开始建造。每艘潜艇均将在韩华海洋的巨济工厂依次建造,分别于2027年、2028年和2031年交付。第二批国产化率预计将超过80%,高于第一批的76%。
姜英实级潜艇长89.3至89.4米,宽9.6至9.7米,水上排水量3600吨,水下排水量4000吨。采用柴电推进系统,配备空气独立推进(AIP)系统,集成四个由奉汉工业开发的150千瓦PH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三星SDI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取代了之前的铅酸电池,提供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更长的循环寿命和更好的安全性。该潜艇水面航速可达12节,水下航速20节,能够连续水下作业超过20天。艇员编制约为50人。艇体采用HY-100高强度钢制造,可承受深海压力,同时采用先进的非声学隐身措施,如吸声涂层、弹性支架和减振装置,降低辐射噪声。螺旋桨经过改进,采用成型帽钉设计,进一步减少振动和空泡现象。
该潜艇装备十个韩国垂直发射系统(K-VLS)单元,比岛山安昌浩级的六个有所增加。这些单元可部署玄武4-4型潜射弹道导弹(SLBM)和未来的天龙型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前部武器系统包括六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用于发射LIG Next1公司生产的虎鲨重型鱼雷、UGM-84鱼叉反舰导弹和海星III型对地攻击巡航导弹。潜艇还能够携带水雷和反潜鱼雷。武器系统通过Babcock International公司的武器处理和发射系统集成,该系统为鱼雷和导弹提供液压水冲发射。第二批新的VLS结构允许装载更重的有效载荷和更大的导弹舱室,同时保持浮力控制。凭借这一配置,韩国继续扩大常规潜艇舰队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无需使用核动力。
姜英实级潜艇集成了多种升级的船上系统,以增强水下探测、监视和战斗管理能力。其战斗套件基于韩华的海军盾综合战斗管理系统(ICMS),并与LIG Next1开发的增强型声纳阵列相连。声纳网络包括舷侧阵列声纳、拖曳阵列声纳、拦截-被动声纳、连续-主动声纳和泰勒斯开发的避雷声纳。电子战支持由因德拉的佩加索雷达电子支援措施(RESM)提供。潜望镜桅杆被赛峰的Series 30光电监视系统取代,该系统集成了光学和红外传感器,用于目标识别。ECA集团的方向盘控制台和本地开发的噪声分析处理器提供了改进的控制、机动性和态势感知。
这些要素共同推进了水下态势管理,提高了探测范围,减轻了操作员的工作负担,并在潜航作业期间加快了数据融合速度。
在程序上,第二批开发遵循了探索性和系统开发阶段的既定流程。2016年,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签订了一项价值7050亿韩元的探索合同,2019年又签订了价值1.11万亿韩元的后续合同,开始全面系统开发,用于首艘潜艇。同年晚些时候,又签订了价值9857亿韩元的第二份合同,用于建造第二艘潜艇,2023年12月,韩华海洋收到了价值1.1万亿韩元的第三份合同。首批第二批潜艇的建造始于2021年8月,第二艘则于2021年12月开始建造。该计划还纳入了北约标准通信接口,如Link 22数据系统,并正在准备集成概念,以支持到2030年的有人-无人联合操作。每艘潜艇预计服役20年,锂离子系统的维护间隔也进行了调整。
张英实级潜艇继三艘第一批次潜艇之后,分别是“独岛安昌浩”号(SS-083)、“安武”号(SS-085)和“申采浩”号(SS-086),它们于2021年至2024年间服役。这些舰艇长83.5米,水下排水量达3750吨,配备了六个垂直发射单元、六个鱼雷发射管以及混合柴油-电动和AIP系统。它们的最大航程可达10000海里,水下持续时间可达20天。“独岛安昌浩”号于2021年成功试射了“玄武4-4”潜射弹道导弹,确认韩国成为第八个具备部署潜射弹道导弹能力的国家。第一批次实现了76%的国产化率,并引入了多项本土技术,包括海军盾牌CMS和国产声纳阵列。张英实级潜艇扩展了这些能力,增加了导弹容量,采用了新的锂离子推进技术和升级的声学管理系统。
KSS-III项目展示了韩国在本土潜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方面的整合。建造和集成工作由韩华海洋和现代重工集团分工合作,全国电子、推进和能源系统制造商也参与其中。每艘潜艇的成本估计约为9亿美元,与前一代的采购规模相当。截至2025年底,已有三艘第一批次潜艇服役,三艘第二批次潜艇正在建造中,预计2030年代初还将有三艘第三批次潜艇。随着张英实级潜艇的引入,韩国海军旨在扩大其潜艇威慑能力,提高反水面和反潜战性能,并通过改进的耐久性和自动化实现持续的海上巡逻。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