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主播首秀,纪录片探讨职业未来挑战
快速阅读: 英国第四频道《派遣》纪录片使用AI主持人引发讨论,AI在与医生、律师、摄影师和作曲家的较量中展现局限,纪录片未能深入探讨AI对就业的影响。
当我坐下来观看第四频道最新一期《派遣》纪录片时,剧情的转折已经提前被剧透了。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节目中的女主持人并非真人,而是身着正装、声音完美地模仿出英国电视播音腔——严肃、柔和且带有南方口音的AI。
英国广播公司第四频道声称,这是电视史上首次使用AI主持人。(俄罗斯国家媒体可能有先例。)我不确定这是否是一个值得重复的实验。纪录片中使用的深度伪造技术生成了一位极其逼真的电视主持人,如果不是因为这次噱头的新颖性,她几乎可以被完全遗忘。
这不仅仅是我的个人看法;主持人自己也在镜头前承认了她的局限性。她指出,自己无法亲临现场与纪录片中的任何对象互动,也无法进行深入的访谈或像路易斯·瑟罗那样的深度分析。大多数时候,她不过是一个旁白。
她的局限性也反映了本期《派遣》节目中更大范围实验的局限,该期节目名为《AI会抢走我的工作吗?》。节目中,四位专业人士——医生、律师、摄影师和作曲家——分别与各自领域的AI对手进行了较量。
鉴于目前AI的发展阶段,这些挑战给工作者及其AI对手布置的任务相对单一,只代表了他们工作中的一部分,而非其工作的多面性。
只有摄影师在时尚摄影任务中“输”给了AI——尽管需要指出的是,这位AI“对手”实际上是由两个人操作的软件,他们在不断做出创意决策。
即使在AI表现良好的情况下,例如ChatGPT能够得出与医生相似的一些诊断,其能力仍显有限。例如,它无法检查患有足底筋膜炎的女性的脚部,以评估她的疼痛程度及所需干预的程度。
同样,AI主持人可能适合制作单主题的教育或指导视频,但无法承担纪录片记者的所有职责,包括寻找人类案例、说服他们参与拍摄、让他们感到足够舒适以便在镜头前敞开心扉,以及将所发现的信息编织成引人入胜且连贯的故事。(第四频道表示,不打算常规使用AI主持人。)
尽管如此,《派遣》纪录片确实捕捉到了当前AI发展的现状。参与的专业人士体验到了一种不安和自我反思,这种感觉可能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挑战自己谋生技能或手艺的深度伪造版本时都会有的。
关于AI和就业未来的讨论
或许纪录片最大的失败在于,虽然提出了有关AI的重要问题,却未尝试给出答案。
在节目的最后五分钟,工会大会技术项目政策负责人亚当·坎特韦尔-科尔恩和经济学家丹尼尔·萨斯金德指出,为了应对AI导致的失业,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是必要的——然而目前没有任何政府为此做好准备。
英国政府的回应是:“我们决心让人民拥有利用AI所需的工具,因此正在与领先的技术公司合作,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培训五分之一的劳动力掌握AI技能。”
纪录片随后立即转向揭示AI主持人的存在,并突然结束。它没有对政府的声明提出质疑——这是一个错失的机会。
将解决潜在大规模失业问题的希望寄托于技术公司将我们所有人培训成AI专家,这种想法就像是在末日中寄希望于僵尸来保护我们一样。最乐观地说,这是天真的;最悲观地说,这是自杀性的。
科技公司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总是将利润置于人之上。他们甚至不在乎自己的员工,昨天还称他们为家人,转眼就在毫无同情心和尊重的情况下解雇他们。政府如果认为科技公司会在乎公民的就业状况,那简直是自欺欺人。
科技公司最大化利润的一个可靠途径就是减少员工数量,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客户来说都是如此。如果我们更加愤世嫉俗一些,可能会认为大规模失业不仅是大型科技公司追求AI超级智能的不幸后果,而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或许对于政府来说,将这个烫手山芋扔回给科技公司比自己处理要容易一些。因为面对连续几届政治管理机构逐步拆除我们的社会安全网这一现实,重建它可能显得既没有吸引力,又令人畏惧,甚至完全无法克服。
也许人工智能记者不会想到这一点。但对于这位有血有肉的记者而言,为什么我们的政府没有准备帮助我们应对可能到来的失业危机,这似乎是一个价值百万的问题,每个工人都有权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