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分析中国PL-15E导弹,助力Astra Mk-2升级
快速阅读: 中国PL-15E导弹射程145公里,速度超5马赫,印度回收分析后,加速Astra Mark-2导弹研发,提升射程至200公里,增强电子对抗能力,以适应复杂战场需求。
PL-15系列导弹是中国现代空对空武器库的核心,配备微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和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能够在末段保持高能。公开报道显示,出口型PL-15E的射程约为145公里,速度超过5马赫,而国内型号的射程更远。对于印度工程师而言,回收的导弹缺少自毁装置,这使得他们能够详细检查其导引头封装、电源管理和抗干扰架构。这种小口径有源相控阵硬件与强大的中途能量管理技术的结合,正是印度希望复制的技术。
Astra Mark-2是这一技术进步的合理受益者: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长期表示,将从Astra Mk-1升级到具有国产双脉冲发动机、改进的射频导引头以及在最佳发射条件下超过140至160公里的不可逃逸区的新版本。本月的媒体报道表明,设计范围正在向200公里级别推进,重点放在末段能量保持和电子对抗措施上。如果对PL-15E的拆解验证了紧凑的有源相控阵模块和能够保持更长时间能量的推进剂配方,Astra Mk-2的中途动力学和末段持久力可能在不大幅改动机体的情况下实现显著提升。
较小且高效的有源相控阵头部减少了阻力,为空电池和数据链路升级腾出了空间,同时提高了在杂波中向下射击时的束控精度和对欺骗干扰的抵抗力。与双脉冲发动机结合使用时,Astra Mk-2可以在助推器燃烧结束后高效巡航,然后重新点燃进行终端冲刺,接近目标时仍保持高G值机动能力。这种配置增加了敌方解除锁定的难度,并延长了导弹对战斗机和预警机等支援平台的有效不可逃逸区,使其更深入对方的防空区域。
在战术层面,5月的冲突为印度空军提供了一个现代超视距作战的实弹实验室。新德里的规划者已经明确表示将转向远程空中力量,使发射平台保持在巴基斯坦HQ-9等对手地对空防御系统之外,同时使用远程空对空和超音速打击武器。《印度时报》还报道了增加Rafale战斗机的Meteor导弹库存以防止未来危机中弹药短缺的努力,这表明印度既希望拥有自主研发的深度,也希望通过采购确保进口能力,直到Astra Mk-2全面投产。简而言之,印度空军正在调整武器、战术和库存,以适应电磁环境复杂的战场和远程拦截需求。
巴基斯坦在战斗中使用中国产PL-15E导弹,将核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战概念引入南亚,加强了北京与伊斯兰堡之间的技术联系。印度利用完整的导弹进行分析,缩小了技术差距,加速了“Aatmanirbhar Bharat”(自力更生的印度)计划在这一领域的进展。新德里在交火几天后展示了PL-15残骸,不仅强调了情报收获,也传递了威慑信号。随着该地区空军逐渐采用射程更远、具备高电子对抗能力的空对空导弹,Astra Mk-2的成熟不再仅仅是采购清单上的项目;它成为了关于谁控制南亚次大陆超视距作战几何关系的声明。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