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研发新型反无人机系统应对西方制裁
快速阅读: 俄罗斯TSK-Vektor公司寻求与中方合作,开发电子战系统对抗乌克兰无人机及西方卫星通信。项目包括反无人机和海军系统,已通过初步测试并部署。
俄罗斯公司TSK-Vektor致函Rostec首席执行官谢尔盖·切梅佐夫的一封机密信件显示,莫斯科正努力与中方企业合作,开发并大规模生产新的电子战系统,以对抗乌克兰无人机和西方卫星通信。黑客团体Black Mirror近期公布了来自俄罗斯国家国防工业集团Rostec的内部通讯数据,其中包括一封来自vektor_tsk@mail.ru的邮件,该邮箱地址似乎属于俄罗斯国防工业企业的员工。这封签署于2023年8月30日的文件由TSK-Vektor总经理A. M. 扬什奇科夫签署,提出“与中国公司联合研发、生产和供应电子战综合体”的建议。此信件作为Black Mirror黑客泄露的一部分,揭示了尽管受到西方制裁,俄中实体仍计划深化防务合作。
据文中所述,中国方面包括“一家研发现代电子战系统的研究所、一家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的全流程生产企业、一家拥有所有必要运输渠道的物流公司,以及一家中国保险公司。”TSK-Vektor告知Rostec,与中国的合作已在俄罗斯国防部的合同下开始,用于测试和实战使用中国生产的系统“在特别军事行动条件下”。信中还提到,俄中工程师正在合作开发“用于检测和摧毁通过4G蜂窝网络控制的无人机设备,以及对抗美国Starlink卫星网络的系统。”
该公司表示,正在开发“探测手段和小型反无人机导弹,以及用于城市环境中对抗小型和中型无人机的联网系统。”该项目还包括“联合研发海军和水下使用的系统。”在2023年8月14日至20日举行的“陆军-2023”防务论坛上,TSK-Vektor展示了一种根据俄罗斯国防部要求设计的电子战综合体原型。该系统包括:
– 一个工作在300-6000 MHz频段的无人机检测扫描器,
– 一种能够发现低于10米飞行高度的慢速和低空无人机的雷达,
– 一个每通道功率为50瓦,可同时阻断多个通信频道的干扰器,
– 白天探测距离为3公里、红外线下为1公里的光学追踪装置,具有自动导向功能,
– 用于GPS信号干扰的欺骗装置。
TSK-Vektor指出,俄罗斯专家(来自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中央无线电工程研究所和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对该系统的紧凑性、宽频带覆盖范围和模块化布局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配置“可以灵活适应特定任务的保护系统。”信中特别强调,该电子战综合体“保持移动性,可在30分钟内重新部署”,这是俄罗斯专家认为对前线生存至关重要的特点。
此外,TSK-Vektor还展示了便携式反无人机系统,包括“最大抑制距离达1.2公里、功率输出15瓦的8通道枪支”,“探测距离超过2公里的手持扫描仪”,以及“功率为30瓦的手持干扰器”。信中声称,这些设备“已被国防部机构使用。”根据公司的说法,这些装备在阿拉比诺训练场通过了实地测试,并随后部署到舍伊科夫卡空军基地,在那里于2023年8月21日,“由国防部航空航天部队的电子战单位在2公里外成功检测并压制了一架无人机。”
TSK-Vektor表达了与参与电子战的俄罗斯科研和生产企业——中央无线电工程研究所、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康采恩无线电电子技术和全俄航空大学——建立合作的愿望。公司承诺“将根据客户的技术规格快速生产和交付电子战系统。”公司强调,其系统可以迅速调整“以满足中国设备不断变化的要求”,并提出了“逆向工程外国产品和本地化国内类似物”的方案。
信件最后请求Rostec的支持:“我们请求协助,”扬什奇科夫写道,呼吁Rostec协调推进在国防部监督下的中俄联合电子战生产和部署。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