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拟建联合火箭军应对中国导弹威胁
快速阅读: 印度计划组建联合火箭部队以应对中国导弹威胁,但项目进展缓慢,可能在导弹数量上落后。IRF旨在加强常规军事能力,减少核升级风险,但面临内部协调难题。
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弹道导弹库,印度计划组建一支联合火箭部队,以控制并扩大其非核导弹力量,作为回应。然而,拟议中的综合火箭部队(IRF)遭遇了延误,可能在导弹数量上落后于中国。
这种不对称可能导致印度面临两难选择:要么忍受深入印度境内的中国导弹袭击而无法反击,要么升级至核武器的使用。“IRF旨在解决印度在常规战争能力上对中国存在的不对称问题。”丹佛大学和平与安全教授德巴克·达斯在接受《国防新闻》采访时说,“建立专门用于常规军事行动的火箭部队,将使印度能够在不引发核升级的情况下,沿实际控制线(LAC)与中国人民解放军(PLA)进行军事对抗。”
相关报道:
习近平、普京、金正恩齐聚中国军演
2021年首次提出的IRF至今仍未实现。“主要设想为战术打击任务的常规导弹部队,目前仍处于理论阶段。”印度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卡蒂克·博马坎蒂写道。IRF将是一个陆海空军联合组织,在某些方面类似于中国的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不过,与PLARF不同,IRF将负责常规火箭,而印度的洲际弹道导弹和中程弹道导弹仍将由战略部队司令部管理。
IRF将装备多种导弹,包括“布拉莫斯”巡航导弹、“远程对地攻击巡航导弹”、“皮纳卡”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和“普拉莱”战术弹道导弹。但这些武器的射程不超过500公里,仅能覆盖西藏高原及边境附近地区。相比之下,中国的东风-26和东风-100等弹道导弹射程可达2000公里。
“即使从中国内地深处发射,中国的导弹也能打击印度大陆的纵深地区。”博马坎蒂写道。相反,“中国的经济和工业中心大多位于中部和东部,需要通过延长射程的印度导弹来使其变得脆弱。”
事实上,中国拥有约3500枚导弹,过去四年增加了50%,成为亚洲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台湾担心中国入侵时会遭受大量火箭的袭击,美国则担忧关岛等关键基地会被导弹摧毁。
对于印度而言,如果中印2100英里长的边界再次爆发冲突,中国导弹的影响是关键问题。1962年,因领土争议,中印曾发生短暂战争,中国获胜。最近几年,两国又分别在2020年和2022年发生了边界冲突。
在海拔高达28000英尺的喜马拉雅山脉,大规模地面作战将是一场噩梦。但正如乌克兰战争所显示的那样,远程弹药可以打击补给仓库、指挥部、桥梁和电网等关键基础设施。
博马坎蒂建议,印度可以将目前分配给核部队的5000公里射程的“阿格尼-5”中程弹道导弹用于常规任务,同时开发远程印度高超音速武器。但他认为,需要有一个组织来协调印度的非战略导弹。“没有IRF,就无法确立明确的优先级,所有与弹道、巡航和高超音速相关的远程导弹能力将无法在对华军事冲突中有效整合、部署或发射。”
尽管如此,IRF可能会遇到诸如各军种不愿放弃对其导弹控制权等问题。“IRF的初始资产将主要来自陆军和空军,印度防务分析师对此表示担忧,不确定IRF是否会只控制导弹和火箭,还是也会控制与其配套的发射、通信和情报系统。”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一篇文章指出。
无论如何,两个核大国即便是在不使用核弹头的情况下发射导弹,前景也几乎是末日般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针对中国战略基础设施的常规深度打击能力的公开讨论。”达斯说,“采取这样的学说的问题在于,中国也可以对印度采取同样的措施。”
印度的另一个战略担忧是拥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尽管IRF旨在针对中国,但也让巴基斯坦感到不安,后者最近宣布成立陆军火箭军。“这是对印度IRF声明的回应,”达斯说,“伊斯兰堡可能会试图在常规火箭力量成熟时,尽量减少与印度之间的不对称。”
最终,中印之间的导弹竞争可能归结为一个生存问题:两个核大国能否在不升级为热核战争的情况下,向对方本土发射常规导弹?
“虽然新德里可能希望IRF能减少北京在实际控制线上的低级别冲突,但这最终是否会实现还不清楚,”达斯表示,“印度在这些常规实力方面仍远未与中国持平。因此,在像IRF这样的概念成熟之前,很难断言它们是否能在维持和平方面发挥作用。”
分享:
亚太地区更多内容
回顾:美国陆军2025年华盛顿会议亮点
陆军持续转型,重点放在下一代武器、远程火炮、无人系统等方面。
五角大楼举办首届“顶级无人机”学校,提高操作员技能
工业界和军事无人机操作员驾驶有线和无线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通过测试耐力和机动性的课程。
太空发展局发射首批业务卫星
据SDA称,这21颗航天器可能在四到六个月内开始为作战司令部和其他用户提供操作能力。
太空发展局局长离职转投学术界
该机构副主管古尔帕特普·桑杜将代理领导SDA。
美军士兵试驾新一代多功能无人机
士兵们尝试了Launched Effects,这是陆军最新的无人机术语,用于描述从侦察到打击任务的多种用途。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