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战场:AI武器与战略家如何改变战争形态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    来源:szf
未来战场:AI武器与战略家如何改变战争形态

快速阅读: 人工智能正改变世界,尤其在军事领域。DARPA的ACE项目显示,AI战斗机已能在空中对抗中超越人类,未来可能实现完全自主作战,包括战术决策和战略规划,形成智能化战争形态。

人工智能即将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彻底改变世界。这是大型科技公司传达的信息,它们正投入大量资源构建支持这一新型人机关系的基础设施。以ChatGPT为代表的消费级AI工具呈指数级增长便是明证。

公众较少注意到的是,人工智能也正准备彻底改变战争规划和战斗方式。在新书《第四次智能革命:间谍活动的未来与拯救美国之战》(Holt出版社,2025年10月28日)的一章中,作者安东尼·温奇——前高级情报官员兼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首席技术官——揭示了当前AI武器和情报系统的实际能力,并生动描绘了未来的图景——当AI既能策划又能参与战斗时。

在炎热的九月天,加州沙漠上空万里无云,碧蓝一片。两架流线型战斗机在空中盘旋——一架是典型的灰色,另一架则是米白色和橙色。一架俯冲而下,另一架紧随其后。一架做环形飞行,另一架则迅速俯冲。我们目睹了一场看似经典的空战,两架强大的军用飞机试图彼此超越。

尽管大多数人可能未曾亲身经历,但通过好莱坞电影对这类空对空战斗有所了解。在美国,《壮志凌云2:独行侠》就有7800万人在电影院观看过。当我们看到这两架飞机激烈对抗时,几乎可以听到电影原声带中的主题曲在心中响起。

然而,这场空战与《壮志凌云》中的不同。在这次对抗中,只有一名飞行员是真正的飞行员。另一架名为X-62A的战斗机由人工智能控制,虽然驾驶舱内有人类飞行员,但只是为了备用。两架飞机展示“高角度面对面交锋”——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机动——并在每小时1200英里的速度下相互接近至2000英尺。

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空战进化(ACE)项目通过与人类飞行员合作进行空战,开发出可信赖的战斗自主性。从2022年12月到2023年9月,ACE团队进行了21次测试飞行。尽管该机构对这些对抗的结果守口如瓶,但表示不久的将来,自主的人工智能系统在空中作战将比人类表现得更好。此外,为了评估人机信任问题,DARPA还测量了被AI控制飞机上的飞行员生理反应,观察他在AI控制下的反应。就像许多人第一次尝试特斯拉自动驾驶时一样,他无疑起初会感到有些紧张。DARPA并非唯一进行此类研究的机构。2021年,中国声称在模拟空战中,AI战胜了人类飞行员。

随着AI不断证明自身实力,人类将逐步从决策过程中退出。最终,机器将与其他机器战斗,无需人类干预即可调整行为并做出决策。我们已经习惯了基本的自动化。乘坐的客机通常处于自动驾驶状态,许多人驾驶汽车时也会使用先进的巡航控制甚至基础的自动驾驶功能。很快,基于AI的武器系统将超越这种基本自动化水平,具备并利用推理来指导其行动。乌克兰的无人机战争提供了一个预览。

在描述的空战中,由AI驾驶的F-16战斗机根据传感器接收的信号作出反应。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战术智能。它像爬行动物一样,能够对外部信号作出反应并良好地执行功能,但没有类似意识的理解力来真正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这关乎赢得正在进行的战斗。空战是战术智能的终极体现——知道何时转向何处、使用何种武器以及如何使用。尽管这令人印象深刻,但这并不是最终目标。

达米安·多瓦尔加内斯

2024年5月,实验性的AI赋能F-16战斗机X-62A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起飞。

战略情报的目标不仅仅是即时战斗中的生死存亡,而是设定目标并利用战术手段实现这些目标。战略情报结合了传感器和策略,将目标转化为可执行计划。这是从基本操作思维向更高层次的演变——从“我需要占领那座桥”到“我应该先占领桥,以便之后占领指挥中心,从而最终赢得战争。”战略情报开始需要更多的推理,因为它涉及在多种行动方案中做出更复杂的选择。它会问,占领桥是否是为了占领指挥中心所必需,或者绕过山丘直接侧翼攻击指挥中心是否更好。最重要的是,它要求像敌人一样思考并模拟他们的思维方式。必须提出预见性的问题,比如“敌人会认为我下一步会占领山丘还是桥?如果敌人这样想,他们会怎么做?”

战略情报变得复杂甚至矛盾。战略家爱德华·卢特瓦克提到战略的悖论,在这种情况下,最糟糕的行动可能最终成为最佳选择。更加复杂的是,敌人可能知道我知道这一战略悖论,并在自己的计划中加以对抗。

以经济为例。美国担心中国利用强大的半导体开发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从而准备战争。鉴于此,特朗普和拜登政府都限制了对中国出口半导体芯片,甚至促使台湾等其他国家也限制出口。因此,中国不得不更多依赖本国的半导体制造能力,并扩大这一能力。这可能导致中国不再需要美国或其他国家的半导体,因为其自给自足。这可能会增加中国利用人工智能芯片进行军事活动并准备战争的可能性。悖论在于,美国或许不应对中国限制半导体芯片出口,让中国继续依赖美国及其盟友,从而减缓战争准备的步伐。

这种策略的复杂性让我想起了罗宾·威廉姆斯的电影《公主新娘》中的一个场景,西西里罪犯维兹尼与黑衣人展开了一场智力较量。维兹尼必须决定哪杯酒有毒。他通过逻辑分析:

“我只需要根据我对你的了解来推断。你会把毒药放在自己的杯子还是敌人的杯子里?聪明的人会选择将毒药放在自己的杯子里,因为他知道只有大傻瓜才会拿别人给他的东西。我不是大傻瓜,所以我显然不能选择你面前的酒。但你也一定知道我不是大傻瓜,你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点,所以我显然也不能选择我面前的酒。”

问题是,人工智能能否识别这种令人头晕目眩的逻辑并参与其中,从眼前的问题(选哪杯酒?)跳到更大的图景(我的敌人是谁,他们怎么想?)。最终,我们得知黑衣人在两杯酒中都下了毒,杀死了维兹尼——这恰恰展示了人类推理和现实世界中策略的复杂性和致命性。

战略情报还关注长期趋势,直至最高级别的战略层面——大战略和地缘政治。从赢得战役到赢得战争,再到赢得和平,需要对情况、参与者和工具进行越来越广泛的情境分析。地缘政治事件可能涉及数十个不同层次的行为者,包括美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普京、国防部长、个别军事单位、美国国务院、欧洲议会等个人和机构,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等。每个行为者都有多种互动方式,从实际的军事打击到制裁、影响力活动,甚至是无所作为。

在战术层面上,例如在战斗中,目标简单且容易优化,但在战略层面上,一切都变得更加复杂。例如,在地缘政治层面,胜利的含义并不明确。美国在2002年入侵阿富汗和2003年入侵伊拉克时“赢了”,但这导致了多年的持续战斗。同样,在贸易战中提高关税也不清楚谁是赢家——一个行业可能受损,而另一个行业可能受益,双方都可能感到痛苦。

在更大范围内,冷战胜利的确切意义尚不明确。苏联解体后,随之而来的是混乱、普京的崛起以及许多人认为比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相对和平与合作更为严峻的国际形势。这是国际关系固有的复杂性。尽管看似零和游戏,有胜者也有败者,现实却远比这模糊。人类历史数百年来,一直是一系列战争、条约和帝国兴衰的循环。可以说,我们提出的最佳理论是国家的目标仅仅是生存,并且这一目标的追求可以解释其行为,这种理论被称为现实主义,但并不令人感到安慰。

人工智能可能无法解决外交战略问题,尤其是在自主方面,因为这些问题高度复杂、非零和且持续存在,需要推理,无法得到解决。但对于那些更战术层面的问题,人工智能可能是理想的选择,实现自主也是可能的。然而,它将引领我们走向何方,可能会是一个真正的反乌托邦。

当我在伊拉克时,已经习惯了MQ-1捕食者和MQ-9收割者无人机在头顶盘旋的声音,这些无人机正在搜寻恐怖分子。虽然这些无人机仍由远程操作的人类驾驶,但不难想象它们将能够自动驾驶的日子。我未曾料到,几年后当我回到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工作时,会参与推动这些作战无人机真正实现自主化的前沿项目。

马文项目始于副国防部长鲍勃·沃克,他希望在整个国防部整合机器学习技术。这是一个在2017年具有前瞻性的概念。沃克成立了算法战争跨职能团队,并任命情报副部长杰克·沙纳汉中将负责该项目及其首个实施案例——马文项目。沙纳汉和战略能力办公室主任威尔·罗珀邀请我与他们共同组建高级指导小组。来自国防部和各军种领导者的执行委员会也随之成立。整个过程如同迈克尔·刘易斯书中描述的一幕,斗牛犬海军陆战队上校德鲁·库科尔不仅制定了开发和实施新AI技术的计划,还在一年内将其部署到了特种部队。

马文项目所使用的软件概念简单:无人机拍摄的视频被输入算法,该算法能够识别视频中的物体,如汽车、卡车、人或房屋。这与从ImageNet竞赛中衍生出的用于区分猫和狗的软件并无太大不同。尽管将这种软件变得健壮并在现场的无人机上运行并部署是复杂但可实现的任务,但我们确实做到了,而且只用了一年时间。

据报道,到2024年,马文系统能够以60%的准确率识别物体。相比之下,人类分析师的准确率为84%。虽然尚未达到同等水平,但这无疑展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很可能超越人类的能力。例如,计算机视觉系统已被证明在识别MRI图像中的癌症方面优于医生。此外,马文和其他类似系统的其他优势可能已经超过了准确率上的差距,比如速度更快、扩展性更强,不需要休息或进食。

马文项目标志着情报与行动链接的一个转折点。将物体识别与目标识别相连接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例如,这意味着从识别出某个物体是T-4俄罗斯坦克或持火箭筒的恐怖分子,到确定这些物体构成威胁。现在,不仅仅是情报官确定某物是什么以及是否构成威胁,同一飞行无人机的系统也可以完成这些任务,甚至可以选择排除人类干预。从这里开始,编程设定威胁应被攻击,最终给予系统开火权限是顺理成章的步骤。(需要澄清的是,马文项目实际上并不是关于自动无人机攻击,而是专门针对侦察。)

情报与行动之间的联系现已整合到两者结合为同一机构的程度。2022年,Project Maven 被移至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并在数据与数字创新总监部下运行,该部门是AAA主任办公室、风险与创新办公室(OVI)及其他我在NGA期间管理的办公室的延伸和合并。自动化正在概念上和实际操作中越来越多地融入情报机构的功能中。

这种整合合乎逻辑,因为“杀伤链”的自动化既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政策问题。“杀伤链”是指军事上的目标识别、定位、固定和监控目标、攻击目标以及最终决定是否摧毁目标的概念。自主系统能够完成这些步骤中的每一个。问题只在于政策是否要求人类按下武器释放按钮。

为了跟上快速发展的技术和在没有可靠通信的情况下运作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交战决策将实现自动化。这是因为,为了取得胜利,它们必须被自动化。例如,在与其他自主战斗机进行空战时,自主战斗机以毫秒速度运行,无法等待人类命令发射导弹。任何在对手计算机或网络内部运行的计算机病毒或机器人实际上都是自主运行的。未来许多战场空间可能会因干扰器而失去通信和GPS信号,导致自主系统必须独立运作。事实上,在乌克兰,无人机与地面的通信经常受到干扰,因此无人机必须自主运行。这样的战争需求将迫使自主性的实现,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接受这一点。

目前,想象一两个自主系统以这种方式运行很容易,但现实是,它们也将以大量群体的形式存在,或称为“蜂群”。这一概念在自然界中很常见,从鱼群到鸟群再到蜜蜂群。DARPA和其他军事研发中心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创建蜂群,其中一系列自主实体可以协同工作以达成共同目标。

蜂群将是一种全新的作战形式,数十、数千甚至数百万的车辆或设备可以协同作战,攻击敌人。小规模、低成本的无人机蜂群可以压倒敌方防空系统或反导系统,用于监视和侦察,或攻击目标——或者依次执行所有这些任务。蜂群可以分散作战,可以侧翼包抄,也可以采取其他机动战术。消灭其中一个成员无关紧要,因为它们可以轻松重组形成新的形状和模式。这种作战形式几乎不留给人类任何空间。它将如此之快、复杂且危险,以至于战场上的人类在意识到之前就会被消灭。

未来的AI系统可能利用情报自主协调攻击。这不会是愚蠢的杀人机器;它们将是智能的,具有分散的智慧。设想一种战场大脑,一个由AI组成的系统,可以整合来自每个无人机上所有传感器的信息,从而集体监控并评估战斗的进展。

自主车辆或其蜂群之间也会相互沟通。向AI大脑传递这些信息,有助于它做出更好的决策。它们还可能与能够俯瞰整个区域的卫星相连,共享信息给大脑。因此,无人机不仅充当彼此行动的传感器,还可以在被指示时相互提醒采取行动。处理所有这些数据后,大脑可以决定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哪个地区,并命令一组无人机去攻击。这样的愿景距离美国国防部正在开发的联合全域指挥控制系统(JADC2)并不遥远。下一代国防承包商Anduril已经开发了自己的战场大脑技术,名为Lattice。

战场大脑是智能与作战融合的体现。无人集群将既收集又利用战场情报,观察、识别目标并作出决策,然后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各个自主系统。实际上,它构建了一个封闭的情报循环,并将其与指挥控制系统结合,无需人类干预。换句话说,我们正处于真正自主作战系统的边缘。这是历史上首次没有人类参与的战争。

对抗无人集群只能通过其他无人集群实现。数百甚至数千个独立运作的自主车辆会压倒最强大的战斗机。最终,战斗机将耗尽弹药或被包围。坦克或舰船也是如此。无人集群甚至不需要导弹:它们可以简单地撞击目标。如果一方拥有能够自我指挥的无人机群,另一方也必须拥有相同的系统。每一方都将由其自身的去中心化战场大脑驱动和控制。

数百万自主无人机在空中相互战斗的末日景象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这正在成为现实。类似的情况可能在地面发生,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利时和法国的战场上人类曾经战斗一样,或者在水下,或是在太空——很可能同时在所有这些领域。战略家赫尔曼·卡恩谈到战争有升级的趋势,而向自主作战发展的趋势同样将遵循这一路径。

无人集群还将由自主后勤链供给。武器需要重新装载,弹药需运往前线,受损系统需要修复,备件需要获取并放置。军队已经在制造能够在战场上运输物资的自主货运无人机。2022年亮相的Elroy Air Chaparral C1是一款能够携带数百磅装备飞行数百英里的无人驾驶货机。波音公司也在开发自主加油飞机。美国海军计划开始使用该公司的MQ-25 Stingray进行海上加油。自主系统将感知并计算新补给的需求,然后协调这些补给的移动,而非由人类监控。

这条自主后勤链将回溯到生产自主系统的自主供应链。这些集成的供应链系统甚至可能负责生产原材料,如金属和矿产,而自主采矿车辆将提取原材料。原材料将被运送到自主工厂,在那里新的自主系统将被制造出来,然后投入战场。

不仅自主系统可能建造、移动和控制自己,它们还可能改进自己及其作战能力。人工智能已经广泛用于辅助科学发现和研发过程。可以想象,随着AI控制的自主系统运行,它们可能会找到更优的设计配置,然后重新编程制造系统以生产更好的版本,比如新的翼型设计、更先进的计算机视觉系统或更高效的后勤系统。这将成为战争中不断改进的递归过程,就像人类对战争的持续改进一样,可能会无限延续下去。

在最高级别上,AI系统可能自主收集情报、作出行动决策,甚至决定战争策略。情报已经朝着AI驱动的方向发展。从这一点出发,不难想象AI推理系统允许进行操作和战略决策。目前,OpenAI已有具备一定程度推理能力的模型。虽然自主战争的最终阶段可能不会立即到来,但似乎不可避免。

我将这种新的自主战争形式称为“奇点战争”。奇点战争将是情报与作战、战斗与后勤、指挥与控制的全面集成自动化组合。这个术语取自AI奇点的概念,即AI变得足够聪明,能够设计和创造新的、更聪明的AI系统,导致一个递归反馈循环,最终创造出超智能AI。在这一点上,人类的命运将由我们无法理解的超智能决定。奇点战争与此类似,它将是一种自我维持且指数级适应和改进的战争形式,达到人类无法完全预测的地步。

未来将是一个自主系统相互对抗并自我控制甚至自我构建的时代。人工智能将收集和分析信息供其他AI使用,这些信息将用于操作。AI还将通过自己的传感器向更多AI反馈信息。自主系统将自行设计、开发、移动和指挥,形成不断演化的战争完美体系。当奇点战争发生时,人类将退居次要位置。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

你可能还想读

日本防长将向特朗普展示加强军备决心

日本防长将向特朗普展示加强军备决心

快速阅读: 日本新任外务大臣茂木敏充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下周访日期间,双方将讨论加强日美同盟及个人信任关系,日本计划展示其国防建设的决心,以应对地区紧张局势。 东京(美联社)——日本新任外务大臣周三表示,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下周访问东京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韩华发布 Chunmoo 3.0:集成巡飞弹与反舰能力

韩华发布 Chunmoo 3.0:集成巡飞弹与反舰能力

快速阅读: 韩华在ADEX展出K239火箭系统新特性,包括集成L-PGW巡飞弹药和反舰能力,提升自主侦察、打击精度及沿海防御效能,展现韩国国防工业出口雄心。 系统的核心依然是K239,这是一种于2015年服役的轮式移动模块化多管火箭发射系统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加拿大防长公布新潜艇计划,强化国防预算

加拿大防长公布新潜艇计划,强化国防预算

快速阅读: 德国和挪威的212CD型潜艇与韩国KSS-III潜艇方案竞争加拿大海军合同,两者分别强调静音运行和水下续航力,均支持本国工业发展。加拿大同时推进F-35A、P-8A等多项目,强化国防与北约互操作性。 德国挪威方案强调了212CD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韩国下水新型潜艇,增强对朝打击能力

韩国下水新型潜艇,增强对朝打击能力

快速阅读: 韩国周三在巨济为“张英实”号(SS-087)举行下水仪式,该3600吨级潜艇增强隐身及导弹携带能力,显著提升对朝鲜打击能力。 韩国周三下水了一艘新的3600吨级潜艇,该潜艇具备更强的隐身能力和携带更多弹道导弹的能力,标志着韩国对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台湾防长报告:深化与美军事合作,共维台海和平稳定

台湾防长报告:深化与美军事合作,共维台海和平稳定

快速阅读: 台湾国防部宣布深化与美国军事合作,涵盖互访、演习观察等,旨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面对中国增加的军事压力,台美合作将加强情报共享和技术交流。 台北——台湾国防部周三表示,计划深化与美国的合作,包括互访和观察军事演习,以帮助维持地区和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英国防大臣访问苏格兰空军基地,强化北约安全合作

英国防大臣访问苏格兰空军基地,强化北约安全合作

快速阅读: 英国国防大臣与德国同行在苏格兰会面,共乘P-8A巡逻机纪念《三一屋防务协议》一周年,强化北约安全,深化网络防御合作,德国投资英国防工业8亿英镑,创600岗位。 英国国防大臣将与德国同行在苏格兰的一个皇家空军基地会面,旨在“加强”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马杜罗宣称委内瑞拉部署5000枚俄制防空导弹应对美军压力

马杜罗宣称委内瑞拉部署5000枚俄制防空导弹应对美军压力

快速阅读: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宣布部署5000枚俄制防空导弹,应对美国在加勒比海的军事存在。特朗普称正考虑对委采取军事行动,以反毒品和施压马杜罗。 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于10月23日声称,该国已在“关键防空位置”部署了5000枚俄罗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台空军今年预计组装10架F-16V战机

台空军今年预计组装10架F-16V战机

快速阅读: 台湾空军预计今年组装10架F-16V战斗机,但因新冠疫情影响及俄乌战争导致供应链问题,可能无法按计划在2026年前完成全部66架交付。空军正与制造商积极解决。 台北(台湾新闻)——据周四报道,空军预计今年将组装其从美国订购的66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