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批量生产播客,挑战传统行业生存
快速阅读: AI技术使虚拟主持人批量生产播客成可能,降低成本至每集1美元,吸引众多初创公司加入。Inception Point AI每周发布3000个播客,打破传统商业模式,引发内容泛滥担忧。
人工智能如今使得完全虚拟主持人批量生产播客成为可能,这一发展正在颠覆一个仍在摸索自身定位、商业模式脆弱的行业。自谷歌一年前推出首个面向大众市场的播客生成器Audio Overview以来,从ElevenLabs到Wondercraft等一系列初创公司纷纷涌入市场。
无需录音棚,无需真人出镜,甚至无需录制——然而,一个生动的播客就这样诞生了,连对话都一应俱全。无论是一份法律文件还是一张学校讲义,AI工具都能在鼠标点击间生成一个顶尖水平的播客。
这一运动的先驱是2023年成立的Inception Point AI,该公司每周发布约3000个播客,团队仅有八人。Inception的创始人、前领先音频工作室Wondery的二号人物Jeanine Wright表示,公司的即时目标是打数量战。“每集成本仅为一美元,只要获得20次播放就能实现盈利。”自动化降低了广告位销售门槛,此前这一门槛设定为数千次下载量。
Wright以一个关于特定城市花粉计数的“超细分”节目为例,该节目只有几十名听众,却能吸引抗组胺药广告商。随着生成式AI的兴起,许多人担心低质量的合成内容——通常称为“AI垃圾”——将充斥互联网,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Inception在每一集中都会提到AI的作用,这一披露几乎没有导致听众流失,Wright告诉法新社:“我们发现,如果人们喜欢(AI)主持人和内容,那么他们就不会在意这是AI生成的,或者已经接受了这一点。”
寻找受众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播客教授Martin Spinelli批评内容泛滥将使得“独立播客更难被注意到并培养粉丝”,而没有像谷歌或苹果这样的推广预算。预计节目激增也将削减非AI播客的广告收入。“如果某人每集可以赚17美分,然后突然制作10万集,那17美分就会累积起来。”《记忆宫殿》的创建者Nate DiMeo警告说,这是一个面向历史爱好者的开创性播客,始于2008年。这位行业老将对AI播客的广泛采用持怀疑态度。
即使听众的口味没有显著变化,大量AI播客也可能“影响艺术形式”,特别是那些大多数节目勉强维持生存的独立播客。目前,三大平台——Apple Podcasts、Spotify和YouTube——不要求创作者披露播客是否由AI创建。
Spinelli认为,流媒体巨头在将细分内容与其目标受众连接方面表现不佳,他愿意花钱购买能够帮助他突破这些噪音的AI工具。Wright则认为,在AI与非AI内容之间划清界限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一切都将以某种方式使用AI”。不过,她确实相信,带有合成声音的AI生成播客将作为一个独特的流派出现——类似于真人电影和动画,它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叙事潜力和吸引力。
“现在就将所有AI生成内容视为垃圾的人是缺乏思考的,因为有很多优秀的、引人入胜的AI内容值得他们的关注。”DiMeo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将播客比作读小说或听歌曲,“你只是想与其他人的意识建立联系,”他说,“如果没有这一点,我发现就没有太多理由去听。”
© 2025 法新社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