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发布全球首个 Wi-Fi 8 芯片生态系统,涵盖家庭、企业、移动终端设备
快速阅读: 博通推出首款Wi-Fi 8芯片解决方案,涵盖家庭、企业和移动设备,提升网络性能、可靠性和智能化,支持AI发展。公司将开放Wi-Fi 8 IP授权,促进生态系统建设。
博通今日宣布推出业界首款 Wi-Fi 8 芯片解决方案,涵盖多个应用场景:BCM6718 专为家庭和运营商接入点设计;BCM43840 和 BCM43820 针对企业级接入点;BCM43109 则面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和车载终端等边缘设备。博通表示,这一系列产品的设计旨在满足 AI 时代对边缘网络性能、可靠性、智能化和能效的要求。
据博通官方透露,公司还将开放 Wi-Fi 8 的知识产权授权,助力物联网(IoT)、汽车及移动设备制造商迅速采纳以 AI 为核心的无线连接技术,共同推进 Wi-Fi 8 生态系统的建设。博通无线通信与连接部门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 Mark Gonikberg 表示:“Wi-Fi 8 标志着无线网络的重大变革。AI 时代需要更加高效、智能和可靠的网络连接。博通的 Wi-Fi 8 产品能够提供高性能、低延迟的连接体验,支持边缘 AI 发展。我们还计划通过灵活的授权模式促进 Wi-Fi 8 在整个行业的推广,加快边缘 AI 的进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终端设备的拓展,WiFi 网络需要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以支撑语音交互、高分辨率视频传输以及实时设备到云端的通讯需求。博通介绍,Wi-Fi 8 芯片通过先进的调度技术和智能流量管理,在低延迟、高速数据传输、远距离覆盖及多设备性能管理等方面实现了显著突破,为未来的 AI 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Wi-Fi 8 芯片内置的硬件加速遥测引擎能够实时收集网络性能、设备行为和环境数据,为 AI 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提供关键输入。这有助于优化用户体验质量(QoE),加强网络安全与异常检测能力,并通过预测性维护减少运营成本。
Wi-Fi 8 的核心技术特点在于其“超高可靠性”(UHR),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性能。其主要技术特征包括:多接入点协同工作,利用空间复用和波束成形技术提高传输速率并减少延迟;拥塞规避机制,通过动态子信道和带宽扩展优化实时带宽分配;扩展覆盖范围,支持大型建筑和户外 IoT 设施的长距离模式和分布式资源单元;无缝漫游,确保多接入点间的超低延迟连接;增强的调制编码方案(MCS),在常规信噪比条件下提供更高的数据吞吐量和稳定性。
具体芯片规格如下:
– BCM6718(适用于家庭接入点):四路 Wi-Fi 8 射频,BroadStream 遥测引擎,高灵敏度接收和节能模式,能效提升约 30%,符合 IEEE 802.11bn 和 Wi-Fi 8 标准。
– BCM43840 / BCM43820(适用于企业接入点):分别配备四路和双路射频,具有 AI 推理遥测和定位功能,节能模式下峰值功率降低 25%。
– BCM43109(适用于移动设备):双路 Wi-Fi 8 射频,支持 320 MHz 信道,集成蓝牙 6.0 和 802.15.4(Thread 1.4 和 Zigbee Pro),支持增强的长距离模式和低延迟信道接入。
博通指出,AI 边缘设备需要开放、可扩展且高效的网络架构。与现有的 Wi-Fi 7 解决方案相比,Wi-Fi 8 在功耗和芯片尺寸上都进行了优化。为了加速 AI 无线边缘技术的发展,博通将开放 Wi-Fi 8 的 IP 授权,鼓励行业伙伴在物联网、汽车和移动设备领域制造和使用这些技术,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活跃的 AI 感知生态系统。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