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陆军削减6500航空岗位,转向无人系统
快速阅读: 美国陆军宣布未来两年内裁减6500个航空岗位,占其航空部队五分之一,旨在从有人驾驶直升机转向无人机系统。此举反映陆军适应现代战争需求,促进军事现代化。
美国陆军近日做出大胆决定:宣布在未来两年内裁减6500个现役航空岗位,约占其整个航空部队的五分之一。这并非简单地削减边缘部分,而是有意从有人驾驶直升机向无人机系统转变。目前,人才评审小组正在决定哪些飞行员和机组人员将继续留在驾驶舱,哪些将转岗到新角色。
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哀悼这一变化。毕竟,几代飞行员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肩负重任,支撑着陆军的行动。然而,更为深刻且真实的评估是:陆军正在适应新的现实。乌克兰和哥伦比亚等地的廉价无人系统和防空设施已经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直升机击落。继续购买和操作旧有的航空舰队,无异于准备打一场错误的战争。通过裁减6500个岗位,陆军不仅迫使自己投资未来,也促使其他联合军种面对自身不愿作出同样改变的迟疑态度。
快速行动表明,陆军意识到战争已经发生变化。无人机、自主技术、巡飞弹药和集群作战将成为未来战场的主导力量,而陆军正准备在这场战斗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变。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证明了他既有远见卓识,也有实际行动,应当在内部获得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的认可,因为他确实遵循了对军队的指示。陆军的决定还应对其他军事分支构成挑战,放弃过去,拥抱未来。
陆军转向无人系统的理由有多个方面。首先是生存能力:乌克兰的情况显示,旋翼机是现代防空系统的理想目标,更重要的是,无人机能够以较低成本击落直升机。其次是规模优势:每架阿帕奇直升机的成本可以支持几十架小型或中型无人机的部署。
成本和人力资源也是关键因素。培训一名直升机飞行员需要数年时间和数百万美元。而如乌克兰等国所展示的,无人机驾驶员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培养,尤其是在有人航空的维持费用日益沉重的情况下。
如果陆军能做到,为什么其他人不能?这些问题并非陆军独有,实际上,其他三个军种在操作有人航空时也面临同样的挑战。
以空军为例,它面临着大约2000名飞行员的短缺问题,即便如此,仍坚持依赖老旧飞机,并坚持以有人战斗机为中心的部队设计。同时,空军正试图建立协作作战飞机,这是一种无人驾驶的忠诚僚机,旨在不取代有人航空。与其承认无法培养足够的飞行员,空军却将短缺视为暂时现象。陆军裁减6500个岗位的做法显示出相反的态度:正视问题,调整部队,向前迈进。如果空军将资源转向无人航空,可以比解决飞行员短缺更快地弥补能力差距。
海军陆战队自诩精干灵活,但实际上其预算主要由航空支出构成。每年,约25%至30%的海军陆战队战备资金用于保持飞机飞行。CH-53K直升机每架成本超过1亿美元,MV-22鱼鹰飞机因多次安全问题,据政府问责局估计,每架每年的维护费用在750万至900万美元之间(200架的年度总维护费用为15亿美元)。对于一个以步兵作战为先的军种,海军陆战队允许航空成为最重的负担。如果陆军能裁减五分之一的航空部队,海军陆战队也应考虑在其预算中削减航空部分,转而投资于无人无人机、廉价侦察系统和可生存的巡飞打击平台。
海军的情况最为严峻。其身份与航母舰载机编队紧密相连,由数十亿美元的浮动机场投射出有人战斗机中队。然而,正如我之前所论述,当前形式的海军航空已是日薄西山。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和远程精确打击武器使航空母舰变成了活靶子。将舰队的未来寄托在短程有人战斗机上,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海军尚未做出像陆军那样的重大转变。尽管无人舰载航空已存在——如MQ-25黄蜂加油机和舰载无人机原型——但进展缓慢。无人海上船只的预算与投入F-35C的数十亿美元相比微不足道。陆军的决定应令海军领导层感到羞愧:如果地面部队能够削减6500个航空岗位,海军显然也能削减飞行员中队,并将这些资金重新分配给无人舰船和舰队。
值得管理的风险
这一切并不容易。陆军可能会失去几代飞行专长。那些为了飞行而入伍的士兵可能会感到被背叛。而且,无人机并非万能,它们易受干扰、网络攻击和损耗的影响。
然而,陆军并未完全取消有人驾驶航空。相反,它开始打破有人平台将永远是军事航空主力的幻想。
陆军已经发出了挑战。它证明了痛苦的削减是可能的,传统的社区可以被缩减,人力资本可以被重新分配。现在的问题是其他军种是否会效仿。
陆军决定削减6500个航空岗位,占其航空分支的20%以上,这是自乌克兰战争暴露传统空中力量脆弱性以来,各军种所做出的最重大适应之一。德里斯科尔和参谋长兰迪·乔治上将因其勇气值得赞扬。现在轮到其他军种部长来证明他们也能够面对现实。
退役少将约翰·G·费拉里是美国企业研究所的高级非常驻研究员,曾担任该军种项目分析和评估主任。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