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AI人才战略面临文化障碍需突破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9日    来源:szf
韩国AI人才战略面临文化障碍需突破

快速阅读: 李在明政府宣布将大力投资AI创新,目标将韩国转变为AI经济和社会支柱。政府计划扩大国家成长基金至150万亿韩元,加强人才培养和吸引海外人才,但面临文化障碍。

李在明政府宣布,国家的未来将极大程度上依赖于最大化人工智能创新。其目标是将已经高度信息化和技术化的国家转变为一个AI不仅是工具,更是经济和社会支柱的国家。

尽管硬件、模型和技术对于整个社会向AI驱动的转变至关重要,但若没有合适的人才来构建、管理和创新,这些资源仍显不足。人才的重要性——甚至可能超过基础设施或算法——同样关键。

认识到这一点,政府还公布了一系列举措,并承诺在未来几个月内制定更多措施。从纸面上看,政府的AI人才培养计划显得雄心勃勃。

政府承诺大力投资于本土人才的培养,从早期阶段开始,提供丰厚的研究资助,加强大学与产业界的联系。同时,也在努力吸引海外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重组国家AI战略委员会,以确保各部委和公司同步行动。

国家成长基金规模扩大了一半,从最初的计划增至150万亿韩元(约合1063亿美元),以支持这些战略。政府希望这些努力最终能在短短几年内将国家的潜在增长率翻一番,达到约3%。

然而,这正是乐观遇到现实之处。

政策制定者常常言辞间似乎认为,正确的资金和政策组合就能自动使国家成为AI强国。但他们很少承认的是,存在结构性障碍——深深植根于文化之中,而不仅仅是财务上的——阻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除非直面这些问题,否则无论多少资金、委员会或总统号召都无法解决问题。

当唐纳德·特朗普政府最近提出H-1B签证费用为10万美元时,首尔的许多人看到了机会。如果在美国工作变得成本过高,流离失所的人才可能会寻找其他地方——或许甚至是韩国。

这是一种巧妙的机会主义,但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一方面,特朗普时代移民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围绕其规划风险增加;另一方面,韩国并不是全球人才的首选目的地。

原因显而易见。尽管多年来一直努力逆转这一趋势,韩国长期遭受人才流失之苦。最优秀的人才往往选择离开,回国的激励措施也较弱。国内市场较小,僵化的职场等级制度抑制了创造力,薪酬受到文化对公平性的过度关注而受限。

韩国不相信给予非凡之人非凡的报酬。其本能是保持薪酬差距小,维持和谐,避免明显奖励个人。虽然这可以防止组织内部的不满,但在与硅谷的竞争中却是灾难性的,那里百万美元的薪酬包是常态,人才竞争激烈。

除了薪酬,自主权也是另一个障碍。顶级研究人员希望有自由追求高风险、好奇心驱动的项目——即使它们失败了。韩国偏好由政府设定议程和自上而下的监督,确保有序进展,但抑制了灵感。

创新在混乱中蓬勃发展——在看似无意义的实验中,直到它们带来突破。如果不放松控制,韩国可能会实现效率,但难以达到卓越。

金融生态系统同样具有限制性。企业家可能在初创企业的残酷早期阶段生存下来,但扩展则是另一回事。国内资本市场低估企业价值,对外资创业投资的限制——无论是法规还是社会规范——限制了资金流入。

与估值较高的美国初创企业相比,韩国企业仍然被低估且资金不足。结果可以预见:有前景的初创企业要么凋零,要么迁往国外,带走最优秀的人才。

然而,这种外流未必是灾难。以孙兴慜为例,他十几岁时离开韩国去德国训练。怀疑者视此为损失,但他成为了英超最佳前锋之一,也是韩国卓越的全球象征。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于选择将公司迁往海外的AI企业家。与其试图阻止他们,韩国不妨将其国际成功视为其更广泛影响力的一部分。

尽管如此,仍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即韩国既想开放参与全球竞争,又坚持那些保持薪酬平缓、限制创造力和排斥外来者的僵硬规范。

你不能通过关于和谐和平等薪酬的讲座吸引来自印度或中国的顶级工程师。也不能留住最有潜力的韩国学生,如果海外的机会更加有利可图且自由。世界顶尖人才正流向条件更有吸引力的地方。

如果韩国真心希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中心,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有资金和委员会。它需要一场文化变革。这意味着承认市场上某些人的价值更高——并相应地支付报酬。这还意味着给予研究人员真正的独立性,即使这会导致混乱或非传统的结果。这也意味着接受许多最优秀的企业家将在海外建立事业,并将他们的成功视为韩国影响力的延伸,而非背叛。

这并不是在呼吁放弃公平或社会凝聚力。在全球争夺人工智能领导地位的激烈竞争中,过于固守这些规范可能会适得其反。挑战在于,在重要的地方保持公平——保护工人权益,确保教育机会——同时在竞争最激烈的高端领域提供灵活性。

人工智能是21世纪的竞争前沿。韩国拥有雄心、资源和技术基础,可以在这一领域成为先驱。但它缺乏的是挑战自身根深蒂固习惯的决心。

前方的道路不会平坦。改革职场文化、重新思考薪酬体系以及放宽研究环境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如果韩国对其目标是认真的,这些就是必须推进的改革。

尹春植

尹春植曾在路透社工作近30年,担任过韩国经济首席记者,并短暂担任过商业战略顾问。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编者注。

khnews@heraldcorp.com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

你可能还想读

欧洲报告揭示AI新闻助手准确性问题,谷歌Gemini表现最差

欧洲报告揭示AI新闻助手准确性问题,谷歌Gemini表现最差

快速阅读: 欧洲广播联盟和BBC报告显示,AI平台传播新闻存严重风险,影响新闻生态,Perplexity和谷歌AI加剧公众信任下降,研究发现来源、准确性和背景问题是主要障碍。 欧洲广播联盟和BBC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AI热潮推动美股大涨,ChatGPT引发21万亿市值增长

AI热潮推动美股大涨,ChatGPT引发21万亿市值增长

快速阅读: 特朗普退让提振市场情绪,但股市上涨主因是AI热潮。自2022年11月ChatGPT推出以来,美国标普500指数市值增加21万亿美元。 特朗普倾向于退让提振了市场情绪,但推动股市上涨的主要动力是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炒作。在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北欧Riff获1600万美元A轮融资,助力企业级AI应用开发

北欧Riff获1600万美元A轮融资,助力企业级AI应用开发

快速阅读: 挪威Riff完成1600万美元A轮融资,累计2100万美元,由Northzone领投。Riff提供AI应用开发平台,支持多行业,旨在提升商业效果和项目成功率,新资金将用于市场扩展。 总部位于奥斯陆的Riff(原名Databutt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Meta裁减AI部门约600岗位,加速技术竞赛

Meta裁减AI部门约600岗位,加速技术竞赛

快速阅读: Meta Platforms 从超级智能实验室裁减约600个职位,以加速AI技术发展。AI首席Alexandr Wang通知裁员,旨在加快决策,增加员工责任。Meta继续为TBD实验室招聘,该团队聚集高薪AI人才。 据报道,Me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渠道伙伴成企业AI转型关键,助力解决安全与数据挑战

渠道伙伴成企业AI转型关键,助力解决安全与数据挑战

快速阅读: Gartner预测,至2026年80%企业将部署生成式AI,但安全与数据基础设施挑战成障碍。研究显示,近半数企业因安全顾虑暂缓云迁移,超半数数据无备份,70%企业过去一年遭遇网络攻击,平均损失五周生产力。VARs在协助企业克服安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英政府推出AI工具,大幅提高咨询反馈分析效率

英政府推出AI工具,大幅提高咨询反馈分析效率

快速阅读: 英国政府宣布加速人工智能发展,采用“汉弗莱”系列中的Consult工具,每年可节省75,000个人工工作日,该工具处理50,000份咨询回复仅需2小时,效率远超人工。 英国政府宣布,将加速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此前一项研究发现,每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IBM新Z17主机助力营收大增,AI成增长引擎

IBM新Z17主机助力营收大增,AI成增长引擎

快速阅读: IBM在生成式AI领域赢得95亿美元订单,大型机收入同比增长59%,新Z17机器贡献显著。AI基础设施增长15%,存储成为关键销售点。 克里希纳指出,IBM在生成式AI领域赢得了95亿美元的订单,这是一个显著的成绩。此外,IBM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英特尔之后,消息称美国政府欲用联邦资金入股多家量子计算公司

英特尔之后,消息称美国政府欲用联邦资金入股多家量子计算公司

快速阅读: 特朗普政府正与多家量子计算公司谈判,拟通过联邦资金注资换取股权,涉及IonQ、Rigetti Computing等,每家获至少1000万美元。 感谢IT之家网友 小兴365 的线索投递! IT之家 10 月 23 日消息,据《华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