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俄亥俄级潜艇抵菲,增强印太战略存在
快速阅读: 美国“俄亥俄号”巡航导弹潜艇部署至菲律宾苏比克湾,增强美国在吕宋海峡和南海的水下力量。该潜艇配备154枚战斧巡航导弹,具备远程打击和特种作战能力,展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威慑力。
美国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潜艇“俄亥俄号”部署至菲律宾苏比克湾,标志着美国在靠近战略水道(如吕宋海峡和南海)的水下力量存在得到有意强化。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潜艇是美国海军中装备最强大且操作最灵活的平台之一。从弹道导弹潜艇改装而成的“俄亥俄号”配备了22个垂直发射系统(VLS)单元,每个单元可携带多达7枚战斧陆地攻击巡航导弹(TLAM),总载荷可达154枚精确制导巡航导弹。这些导弹射程超过1600公里,赋予潜艇对陆地和海上目标实施远程打击的能力。
除了导弹能力外,“俄亥俄号”还支持先进的特种作战任务。该潜艇携带有两个干甲板避难所,可在水下部署海豹突击队和其他特种作战部队。每个避难所可以容纳潜水输送车辆或无人水下航行器,扩大了在争议沿海区域的秘密渗透选项。船内配置可容纳多达66名特种作战人员,能够执行集打击、情报、监视和非常规战争能力于一体的多域任务。
俄亥俄级潜艇由S8G压水反应堆提供动力,允许几乎无限的续航能力和长时间潜航。这艘排水量超过18000吨、艇身长170米的潜艇是美国库存中最大的潜艇之一。通过静音技术降低声学特征,使得该潜艇极难被发现、追踪或对抗。
潜艇支援舰“弗兰克·凯布尔号”在此类前向部署期间扮演着关键的后勤和操作支持角色。设计用于在无需固定海军基础设施的情况下维持核动力潜艇的运行,“弗兰克·凯布尔号”提供海上维护、武器处理、维修能力和补给补充。两艘舰艇同时出现在苏比克湾展示了海军从移动海上平台投射、维持和恢复战斗力的能力,减少了对陆基设施的依赖。
苏比克湾因其深水港口设施、接近重要海上咽喉要道以及在美国-菲律宾防务合作加强背景下的日益重要性而具有战略意义。从苏比克支持大规模水下行动的能力反映了新的操作灵活性和向西太平洋分散、弹性基地概念的转变。
此次部署正值因争端海域紧张局势升级、中国海军活动范围扩大及第一岛链内对可信美国威慑态势需求增加之际。“俄亥俄号”配备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和秘密作战能力的前沿存在提供了战略模糊性和强大的常规威慑力。
“俄亥俄号”与“弗兰克·凯布尔号”在战区的整合反映了一种成熟的水下战争架构,能够在远离美国大陆支持中心的情况下持续运作。这也证实了潜艇支援舰在使高端海军资产在前向部署时保持战斗准备状态方面的操作相关性。
结合其压倒性的打击能力、隐形生存能力和秘密任务灵活性,“俄亥俄号”继续作为美国水下优势的基石。其部署至苏比克湾凸显了美国在印太地区海洋力量演变的特征,并加强了捍卫盟国利益和该区域航行自由的可信、战斗准备姿态。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