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致乌军近8成损失,扎卢日内呼吁研发反制系统
快速阅读: 乌克兰前总司令扎卢日尼指出,因无人机导致的战场损失近80%,现有防护措施失效,需开发新技术提高人员生存能力,对抗战术级无人机威胁。
乌克兰驻英国特命全权大使、前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尼表示,由于人工智能系统,尤其是无人驾驶系统的开发,战场局势可能恶化,因此急需发明提高人员生存能力的方法。
“目前,攻击型无人机导致的人员和装备损失接近80%。这表明,以前的防护手段,如防御工事、战斗车辆装甲甚至个人防护装备,在现代无人机的大规模使用、杀伤力和精确度面前显得无力。”扎卢日尼在周三上午发表于基辅《ZN.UA(镜报)》的文章中写道。
他认为,这促使我们寻找对抗战术级无人机的方法,以保护执行前线及后方任务的军人的生命和健康。“透明战场”上,数千架无人机和传感器已经形成了超过20公里的高概率杀伤区,任何热源、无线电信号或不必要的移动都会立即引发摧毁反应。事实上,长时间驻守在现代战场的前线,死亡、受伤或心理崩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最糟糕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出现半自主乃至全自主的攻击系统,将对战场上的人类构成更高、质的新威胁。
扎卢日尼认为,应对这一挑战的可能方法是将人类从直接战斗接触中撤离,代之以机器人系统,但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无人及自主系统的现状还不足以大规模替代人类作战。“此外,俄罗斯占领者强加给我们的‘冲锋’战术仍需要在阵地中有训练有素的人员,尽管当然不是大量人员。因此,当前唯一的出路是尽快发明提高人员生存能力的手段……有必要建立一套对抗新威胁——无人机的新战争类型的系统。毕竟,无人机已成为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战局的走向。”他指出。
前总司令还提到,目前战斗总体态势表明,即使在防守时,大量集中人员也是不可能的,任何增加阵地人员数量的行为都会导致其被FPV或炮击摧毁。“因此,防线是通过分散阵地并由相对小的群体占据来构建的,这些群体被迫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独立行动一段时间。另一个事实是,攻击型无人机和火炮协同作用的打击范围不断扩大……这不仅破坏了后勤路线,还逐渐消除了‘后方’这一概念。”扎卢日尼说。
标签:
#无人机
#扎卢日尼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