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联手开发企业AI芯片
快速阅读: 英伟达与英特尔宣布重大合作,英伟达将投资50亿美元,双方共同开发基于x86架构的芯片,旨在扩大AI市场领导地位,解决年约250亿至50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
英伟达CEO黄仁勋尚未在企业市场复制其在云AI数据中心的成功,该领域目前由英特尔的x86技术主导。英特尔与英伟达这对长期竞争对手于周四宣布了一项重大合作,英伟达将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共同开发基于英特尔x86微处理器标准的芯片。此举旨在帮助英伟达扩大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通过利用广泛使用的x86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依赖该技术运行IT系统的众多企业。
此外,英伟达计划成为英特尔Xeon系列服务器CPU的主要客户。黄仁勋在讨论此次合作的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进入的伙伴关系将解决每年约250亿至50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 英伟达此前基于ARM Holdings的技术开发了自己的微处理器Grace CPU,而ARM Holdings是全球几乎所有芯片制造商的知识产权供应商。
全球计算设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运行某种形式的ARM CPU“核心”,如英伟达的Grace芯片或苹果iPhone的“A系列”芯片;另一类则基于英特尔的x86架构,包括从设备制造商那里购买英特尔和AMD芯片的PC和服务器。有观察家认为,英伟达可能对ARM的关系感到不满,因为ARM(主要由日本软银集团持有)表示有意开发自己的AI芯片,这可能会与英伟达的GPU业务形成竞争。
尽管英伟达在向亚马逊、甲骨文等大型云数据中心销售AI芯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企业数据中心的销量上却未见显著增长,这部分市场ARM架构芯片一直未能有效渗透。黄仁勋提到:“对于x86生态系统而言,除了通过PCI Express与服务器CPU集成外,实际上无法获得。现在,我们可以将英特尔x86 CPU直接集成到NVLink生态系统中,创建这些机架规模的AI超级计算机。”
除了数据中心机器外,黄仁勋还表示,英伟达和英特尔的合作还将推动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创新。“每年售出约1.5亿台笔记本电脑,英伟达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游戏和工作站市场,这些市场大量使用独立GPU。我们在这个市场上非常成功,将继续增长。然而,市场上还有一个部分,CPU和GPU被集成在一起,可能是出于尺寸、成本或电池寿命等方面的考虑。这一部分市场目前英伟达尚未充分涉足。”
英伟达和英特尔正在开发一种融合了两种处理器的片上系统(SoC),该系统将英特尔的CPU与英伟达的RTX GPU通过NVLink技术结合,形成一个虚拟的巨大SoC,这将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集成显卡笔记本电脑的新类别。
关于英伟达是否会成为英特尔芯片代工厂的客户,黄仁勋并未给出明确回答,仅表示将继续评估英特尔的代工技术。英特尔近年来销售额大幅下滑,其自身GPU芯片未能有效与英伟达竞争,错过了AI浪潮。同时,英特尔也失去了部分市场份额给AMD,后者已成为与英伟达GPU配套使用的人工智能计算机中更为突出的x86 CPU供应商。英特尔新任CEO Lip-Bu Tan于今年3月上任,承诺将彻底转变公司,扭转多年的销售颓势。
承诺进行重大重组,以恢复英特尔作为快速发展的初创公司的原有面貌。谭接替了帕特·格尔辛格,后者据媒体报道称因董事会对其扭转公司局面的努力失去信心而于去年被解职。
历史性的合作
在周四与黄仁勋的简报会上,谭对这位他认识超过30年的英伟达首席执行官赞不绝口。
“我必须向他致敬,”谭说,“他建立AI平台并推动全新市场机会的工作非常出色。我很兴奋能与詹森携手开启新时代。”
“这是两家公司之间的一次历史性合作,”谭补充道,“这是一次非常重要且意义重大的里程碑。我们很自豪英伟达成为英特尔的投资者,并感谢你们的支持与信任。”
上个月,美国政府收购了英特尔10%的股份,这是政府首次对营利性公司进行如此规模的投资。
此外:
对于AI代理而言,小型语言模型可能更加合理
黄仁勋表示,特朗普政府在其投资英特尔的过程中“没有参与”。他还提到,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对此投资感到“非常兴奋”。
截至周三收盘价,英特尔市值为1160亿美元,这意味着英伟达的50亿美元投资占公司总价值的4%。
专题报道
AirPods Pro 3评测:苹果在耳塞上实现了我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无法升级您的Windows 10电脑?您有5个选择——而且只有几周的时间来行动
iPhone 17 Pro Max与Google Pixel 10 Pro XL对比:我进行了比较,这是胜者
我在12小时内完成了24天的编程工作,使用了一个20美元的AI工具——但存在一个大问题
AirPods Pro 3评测:苹果在耳塞上实现了我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无法升级您的Windows 10电脑?您有5个选择——而且只有几周的时间来行动
iPhone 17 Pro Max与Google Pixel 10 Pro XL对比:我进行了比较,这是胜者
我在12小时内完成了24天的编程工作,使用了一个20美元的AI工具——但存在一个大问题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