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q获7.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69亿美元挑战英伟达
快速阅读: 9月18日,Groq完成7.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69亿美元,超越市场预期。Groq专注于AI芯片及数据中心计算,提供云服务和本地硬件,目标打破英伟达垄断,支持多个人工智能模型,性能和成本优势明显。
9 月 18 日,人工智能芯片初创企业 Groq 确认完成了新一轮 7.5 亿美元(约合 53.25 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投后估值达到 69 亿美元(约合 489.88 亿元人民币)。这一数额超过了 7 月融资消息泄露时的市场预期。当时有报道指出,Groq 计划筹集约 6 亿美元的资金,估值接近 60 亿美元。
除了研发人工智能芯片,Groq 还提供数据中心计算能力。2024 年 8 月,该公司完成了 6.4 亿美元的融资,估值为 28 亿美元;此次融资后,其估值在大约一年内实现了翻倍。据知名市场研究机构 PitchBook 估算,截至目前,Groq 累计融资额已超过 30 亿美元。
Groq 成为市场热门投资目标的原因在于其正努力打破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 (Nvidia) 对科技行业的垄断地位。与通常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算力支持的图形处理器 (GPU) 不同,Groq 的芯片被定义为“语言处理器 (LPU, Language Processing Unit)”,其硬件产品称为“推理引擎”——这是一种专门为快速、高效运行人工智能模型而优化的专用计算设备。
Groq 的产品主要面向开发者和企业客户,提供两种部署模式:云服务和本地硬件集群。其中,本地硬件产品是一个服务器机柜,内置多个软硬件一体化节点。无论是云服务还是本地硬件,都支持多种主流人工智能模型的开源版本,包括来自 Meta、深度求索 (DeepSeek)、通义千问 (Qwen)、Mistral(欧洲人工智能公司)、谷歌和 OpenAI 等企业和机构开发的模型。Groq 表示,其产品不仅在某些场景下提升了性能,而且成本显著低于同类解决方案。
Groq 的创始人乔纳森·罗斯 (Jonathan Ross) 在该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背景,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持。罗斯曾就职于谷歌,参与开发了谷歌张量处理器 (TPU, Tensor Processing Unit),这是专为机器学习任务设计的专用处理器。TPU 于 2016 年正式发布,同年 Groq 也结束了“秘密研发阶段”并公开亮相。目前,谷歌云 (Google Cloud) 的人工智能服务仍然依赖 TPU 提供算力支持。
Groq 透露,目前使用其技术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者人数已超过 200 万,而在一年前这一数字仅为 35.6 万。
此次新一轮融资由投资机构 Disruptive 牵头,贝莱德 (BlackRock)、路博迈 (Neuberger Berman)、德国电信资本伙伴 (Deutsche Telekom Capital Partners) 等机构参与投资。此外,三星 (Samsung)、思科 (Cisco)、D1 资本、阿尔蒂米特资本 (Altimeter) 等 Groq 的现有投资者也追加了投资。
广告声明:文中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但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此声明。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