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主导格陵兰北约军演,美未参与俄紧张加剧
快速阅读: 丹麦护卫舰“尼尔斯·朱尔”号在北极光2025演习中展示多用途能力,包括指挥控制、通信中继和搜救等。丹麦F-16战机参与演习,提高极端环境下的作战能力,强调北极战略重要性。
护卫舰“尼尔斯·朱尔”号在贵宾日活动中扮演了显眼的中心角色,接待了北欧部长和国际媒体。这种曝光很重要,因为它展示了该舰在视线受阻、天气恶劣和冰层覆盖的稀疏海域中的指挥控制作用。理论上,“尼尔斯·朱尔”号是一艘防空护卫舰,但在格陵兰岛的实际操作中,它还承担着通信中继、直升机起降平台以及登船小组和搜救人员的搭载平台的任务。其战斗系统集成了远程监视雷达和火控雷达,并配有分层导弹,能够为盟军行动提供保护伞。在危机情况下,这艘船可以编队航行或协调复杂的空中和水面交通,其中包括民用、科研和军事活动。
北极光2025演习在空中部分与欧洲南部的演习有所不同。丹麦F-16战斗机从康格鲁苏阿克的一个单跑道机场起飞,利用加油机支持延长在冰川和水域上空的飞行时间。地勤人员需要应对寒冷侵袭的设备、有限的机库空间以及备用零件难以获取的问题。这些经验可以直接应用于未来的机队。无论丹麦在北极使用F-16还是最终转用F-35,重新武装、除冰、通讯计划和空域协调都建立在同一套操作手册上。
配备现代战斗系统的护卫舰可以为远离内陆雷达站的飞机提供监视和识别支持。从船上起飞的直升机扩展了海上领域的视野和听力,寻找小型船只或冰间航道,并可将登船小组运送到不适宜航行的水域检查船只。加上加油机的支持,就能实现持续作战。这是北约部队在北大西洋练习的联合作战模式,但在格陵兰岛,操作余地更小,距离更远,这使得协调成为真正的考验。
此次演习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可靠的空中态势图,确保飞机停留足够长的时间以发挥实际作用,保护特遣舰队,并维持从舰船或岸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登船演练和直升机操作指向了北极地区日常的执法职责。围绕康格鲁苏阿克的飞行活动显示,空军能够在广阔的区域执行巡逻任务并安全返航。访问皮图菲克太空基地增加了实际意义。如果空军需要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或快速的协调点,建立相关程序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次演习的背景是北极地区的更大战略竞争。俄罗斯已经现代化了北部基地,并对北方海路保持持续监控。中国自称为近北极国家,大力投资极地研究和破冰航运,具有双重用途的影响。对于丹麦而言,格陵兰岛至关重要:它是一个庞大的半自治领土,属于丹麦王国的一部分,也是北大西洋通道的重要支点。像北极光这样的演习旨在展示存在感和能力,安抚盟友,并悄悄提醒观察者,丹麦可以在该地区与伙伴国协调活动。媒体对此次演习的报道提到,美国单位在这次演习中没有正式参与,尽管通过皮图菲克等地的合作仍在继续。丹麦正在证明其有能力在格陵兰岛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同时仍能在美国北约框架内运作。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