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英伟达在显卡价格战中领先,多款GPU回归官方定价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7日    来源:szf
英伟达在显卡价格战中领先,多款GPU回归官方定价

快速阅读: 英伟达和AMD争夺显卡价格恢复正常,英伟达表现更佳。最新数据显示,英伟达在多个地区价格接近官方建议零售价,而AMD显卡仍存在溢价。

英伟达和AMD之间正在进行一场战争,目标是看谁能最快将显卡价格恢复到正常水平,目前看来英伟达似乎占据了上风。最新的GPU价格数据显示,在多个地区评估后,英伟达的表现更为出色。

现在我们不再处于显卡完全缺货的状态,但许多型号在发布六个月后,价格问题仍让部分消费者感到困扰,这将在今天的指南中探讨。

这是对我们几个月前发布的每帧成本GPU购买指南的后续报道,当时我们分析了十个地区的定价情况。今天我们将再次进行同样的分析,但会使用截至2025年9月的最新数据。选择这十个国家是因为大多数TechSpot读者来自这些地方,我们选择了每个国家的主要零售商。通过计算实际的每帧成本数据,我们可以评估英伟达和AMD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以及哪些国家的消费者受到的影响更大。

### 每帧成本与官方建议零售价——理论基线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基于全球公布的美元官方建议零售价,GPU的价格和价值应该处于什么水平。英特尔Arc B580应该是这个类别中性价比最高的显卡,尽管AMD的Radeon RX 9060 XT系列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9060 XT 8GB版本的每帧成本比同价位的RTX 5060低12%,但与16GB版本相比,后者每帧成本比RTX 5060 Ti 16GB低17%,因此不是很好的选择。

对于中端市场,最佳性价比的选择是售价600美元的Radeon RX 9070 XT,其价值与RX 9070相近。这些型号的性价比略高于RTX 5070,并且配备更多的VRAM——16GB对12GB。9070 XT还与RTX 5070 Ti竞争,但在官方建议零售价下,两者有150美元的价格差,使得Radeon卡每帧成本便宜16%。所有这些选项都比上一代产品,如RX 7700 XT和RTX 4070,提供了更好的价值。

### 高端市场的价值主张

在高端市场,价值主张显著下降。像RTX 5080这样的显卡因为更高的性能而享有溢价。RTX 5090显然是最不具性价比的整体选项,但它提供了顶级的游戏性能,属于独一无二的类别。RTX 5050则是一个特殊情况,作为一个入门级GPU,它的性价比较低。

### 实际价格

#### 美国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Newegg在售显卡的实际价格。与三个月前相比,情况有了显著改善,许多型号现在都能以官方建议零售价买到。这包括售价750美元的GeForce RTX 5070 Ti、1000美元的RTX 5080和430美元的RTX 5060 Ti 16GB。事实上,当前唯一价格高于官方建议零售价的GeForce GPU是RTX 5090。

不幸的是,Radeon显卡的情况并非如此。AMD显卡的价格通胀程度因型号而异。9060 XT 8GB版现价300美元,与RTX 5060竞争激烈。然而,总体来看,它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16GB版的价格比官方建议零售价高出20美元。虽然我们希望没有溢价,但这个价格仍然合理——为了获得两倍的VRAM,多支付8%的每帧成本是值得的。此外,它的性价比略高于RTX 5060。

与RTX 5060 Ti 16GB相比,选择Radeon的实际每帧成本优势从官方建议零售价时的17%缩小到13%。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个不错的折扣,尽管不如纸面上那么吸引人。

英特尔Arc B580终于有库存,售价250美元,在这个价格点上提供了一个合理的价值。这意味着它的每帧成本比9060 XT 16GB低11%。虽然这并不惊人,但由于它属于不同的价格区间,如果预算只有约250美元,它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考虑到它配备了12GB的VRAM。它在价值方面轻松超越了更昂贵的RTX 5060,并完全碾压了相同价格的RTX 5050。不过,如果英特尔能提前几个月达到这个价格点,情况会更好。

### 中端市场的动态

在中端市场,AMD目前面临挑战,因为RX 9070和RX 9070 XT未能达到官方建议零售价水平。目前,RX 9070 XT的售价为700美元,与RTX 5070 Ti相比不具备竞争力。在这个价格下,两款显卡的价值大致相当,因此没有理由不选择GeForce GPU。

Radeon 9070的定位稍好一些,价格比官方建议零售价高50美元。然而,这仍然改变了价值方程。在官方建议零售价下,Radeon的每帧成本应比RTX 5070低5%,因此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因为它配备了更高的VRAM。然而,目前它的每帧成本实际上比5070高4%。

对于预算在500至600美元之间的买家来说,RX 9070 XT实际上已经超出了市场定价范围,而RTX 5070重新成为较为合理的选择。尽管它并非出类拔萃,但在仅考虑制造商建议零售价的情况下,其竞争力依然超出预期。

在Micro Center购物与在Newegg相比,并没有显著改变整体价值对比。在关键的RTX 5070 Ti与RX 9070 XT的竞争中,这两款显卡的价格分别为750美元和700美元,保持不变。9060 XT 16GB的价格也维持在370美元,比RTX 5060 Ti 16GB便宜13%。

变化出现在8GB型号上。许多此类显卡的价格已经低于建议零售价20至30美元。例如,9060 XT现在的价格是280美元,而非300美元。RTX 5060的价格降至270美元,RTX 5060 Ti 8GB的价格降到了340美元。这可能反映了2025年8GB显卡需求极低的情况。由于这些型号降价幅度相似,它们的相对价值仍与建议零售价水平保持一致。其中,9060 XT 8GB是8GB显卡中性价比最高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总体上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Micro Center,RX 9070的售价为540美元,略低于建议零售价。这一价格使得它再次与RTX 5070竞争,并且在这个价位上明显优于RX 9070 XT。

在澳大利亚,价格更为“正常”,价值主张更接近于建议零售价水平。然而,这并不总是如此,因为某些GPU的价格仍然高于美国的建议零售价。例如,考虑到货币兑换和税收因素,RTX 5070 Ti的价格应该是1250澳元,而不是1400澳元。尽管如此,当地的GPU市场状况还算不错。9060 XT 16GB的价格优势明显,每帧成本比5060 Ti 16GB低19%,使其成为主流玩家的首选。令人惊讶的是,RTX 5050在PC Case Gear的价格低于建议零售价,目前为350澳元。虽然从理论上听起来不错,但由于其有限的显存和较弱的整体性能,它并不是一笔好交易——它只是将其价值与其他预算显卡保持一致。

9070 XT相对于RTX 5070 Ti的表现也很强劲,每帧成本低16%,与建议零售价时相同。在当地,这两种显卡的价格比直接从美国换算高出100至150澳元,但保持了它们的相对价值。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推荐Radeon显卡。但对于希望将预算控制在1000澳元以下的买家来说,RTX 5070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目前的价值比RX 9070更高。

在德国,Mindfactory的GPU市场显得相当平衡,许多型号的价格接近或等于美国建议零售价。在某些情况下,这实际上使得某些显卡成为更好的选择,特别是Nvidia的产品,因为Nvidia宣布了非常高的欧洲建议零售价。一个典型的例子是RTX 5070 Ti,官方建议零售价为880欧元,但目前售价为780欧元,更接近全球等值的750美元。

这种价格对齐有助于保持与建议零售价水平相匹配的价值竞争。9060 XT 16GB每帧成本比5060 Ti 16GB低15%,使Radeon成为更好的选择。同样,9070 XT提供的价值比5070 Ti高16%,足以获得坚实的推荐。主要的偏差出现在9070和5070之间。在Mindfactory,Radeon 9070的价格略高,而RTX 5070的价格略低。这使得价值方程向Nvidia倾斜。理想情况下,9070每帧成本应该低5%,但实际上高了4%。对于预算约为500欧元的买家,Nvidia目前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选择。

在英国,Scan的情况与德国的Mindfactory非常相似,只有某些型号存在细微差异:

– 9060 XT 16GB每帧成本比5060 Ti 16GB低13%。

– 9070 XT每帧成本比5070 Ti低14%。

– 9070每帧成本比5070高7%,因为其价格高于理想水平。

– 9070 XT与5070之间的价格差距过大,导致Radeon在价格上的竞争力受损。

对于较低成本的8GB型号,价格基本与其性能相符。不过,我们认为鉴于仅有8GB显存的局限性,这些显卡的整体价格应该更低。9060 XT 8GB是这些预算选项中性价比最高的,但我们强烈建议选择16GB版本,即使它要多花75英镑。

在加拿大,我们在Canada Computers使用的是线上和实体店最低价格的平均值。这个市场反映了通常在美国和欧洲地区看到的情况。

Radeon 9070 XT 在加拿大的定价比美国更有优势,与 5070 Ti 相比,价格相差近 200 加元。这使得 Radeon 型号每帧成本低 14%,接近预期的建议零售价。当比较 9060 XT 和 5060 Ti 的 16GB 版本时,也看到同样的差距。

然而,普通的 RX 9070 仍面临定价问题。以 865 加元的价格,它与 9070 XT(目前售价 900 加元)过于接近。与其提供比 RTX 5070 低 5% 的每帧成本,实际上却贵了 4%,明显不如 9070 XT 划算。因此,在加拿大,RX 9070 并不值得考虑。

这使得 RTX 5070 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选择。虽然在其他地区 9070 XT 的价格更具侵略性,使得它不那么吸引人,但在加拿大它仍然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对于预算有限的电脑买家来说,9060 XT 8GB 和 Arc B580 是性价比最高的选项,各有优缺点。

– 9060 XT 8GB:性能更强,但受制于较低的显存。

– Intel Arc B580:性能稍弱,驱动支持不够强大,但价格更低且配备更多显存。

随着 B580 的价格达到合理水平,这种选择趋势在各地区变得越来越普遍。

印度

印度 Prime ABGB 的 GPU 市场波动较大,价格差异令人惊讶。RX 9060 XT 16GB 的位置非常有利,相比非常昂贵的 RTX 5060 Ti 16GB,每帧成本低 24%,成为主流玩家的即时购买选择。

然而,在高端市场,RTX 5070 Ti 和 RX 9070 XT 的价值相近。这使得 GeForce 卡在性能相似而价格相当的情况下成为更明智的选择。通常情况下,AMD 在中端市场提供更好的价值,但在高端市场落后。

RX 9070 的定价也不理想。尽管其价值略高于 9070 XT,但每帧成本仍比 RTX 5070 高 11%。根据建议零售价,这两款卡应该价格相当,但目前只有 RTX 5070 定价合理。对于中端市场的买家来说,RTX 5070 显然是印度市场的首选。

菲律宾

对于菲律宾的买家来说,好消息是 9060 XT 16GB 的价格并不比 8GB 版本高。事实上,16GB 版本的性价比更高,成为主流玩家的最佳选择。它比 RTX 5060 Ti 16GB 每帧成本低 15%。此前,这个区域是 9060 XT 定价较弱的市场之一,现在这一情况有所改善。

9070 XT 在零售商 DynaQuest 的定价也很合理,相比 RTX 5070 Ti 每帧成本低 26%。这一巨大差距似乎源于 RTX 5070 Ti 和其他高端 GeForce 卡(如 RTX 5080 和 RTX 5090)的异常高价。尽管 9070 XT 的价格略高于建议零售价的直接货币转换,但远没有 Nvidia 高端产品那么高。

有趣的是,这种极端的价格通胀似乎只影响高端 GeForce 型号。例如,RTX 5070 的定价相对正常,使其能与 RX 9070 XT 和 RX 9070 紧密竞争。实际上,它比 RX 9070 每帧成本低 5%。理想情况下,Radeon 在这个细分市场应该提供更好的价值,但这次再次未能实现。

巴西

在巴西,AMD 在 9060 XT 16GB 与 5060 Ti 16GB 的对比以及 9070 XT 与 5070 Ti 的对比中,每帧成本分别有 13% 的优势。尽管显卡在巴西非常昂贵,但在这些主要类别中,两个品牌都不是明显的胜者。最多只能稍微倾向于 AMD,但价值差异还未达到建议零售价应有的水平。

除了这些类别,RTX 5070 在巴西是性价比最高的显卡之一,比 RX 9070 提供显著更高的价值。令人惊讶的是,RX 9070 实际上比 9070 XT 更贵,使其成为一个不合理的购买选择。

9070 XT 的每帧成本比 RTX 5070 高 10%,属于完全不同的价格区间,让 Nvidia 牢牢控制了中端市场。

在低端市场,好的选择较少。B580 的价格与 RTX 5060 和 9060 XT 8GB 相同,但要提供更好的价值,应该便宜 17%。目前,它并没有提供应有的优势。

波兰

在波兰 Morele,价格与德国等其他欧洲市场相近。9060 XT 与 5060 Ti 的 16GB 版本相比,每帧成本低 14%,而 9070 XT 与 5070 Ti 的每帧成本也低 14%。

然而,RX 9070 每帧成本比 RTX 5070 高出 5%,而理想情况下应该是相反的。这主要是因为 RX 9070 的定价高于其建议零售价,而 RTX 5070 定价合理。

在波兰,Intel Arc 显卡仍然是性价比较高的入门级选项。大多数这些低价显卡的价格都较为合理,尽管像 RX 9060 XT 8GB 与 RTX 5060 的对比并不突出。这些显卡的有限显存使得它们难以推荐。此外,RTX 5050 在这里也和其他地区一样,提供极低的价值。

在荷兰,Megekko 的 9060 XT 16GB 每帧成本比 5060 Ti 16GB 便宜 14%,这一趋势在许多地区都可见。不过,与波兰不同的是,9070 XT 对比 5070 Ti 并不是特别划算。它只提供了 8% 的每帧成本折扣,不足以推荐 Radeon 卡。这主要是由于该地区 9070 XT 的价格虚高,AMD 未能将其降至 600 美元的美国建议零售价。

在 Megekko,RX 9070 每帧成本比 RTX 5070 高出 7%,这一趋势与其他地区类似。因此,RTX 5070 仍然是中端玩家的好选择,而 RX 9070 则处于不太吸引人的中间地带。Intel B580 在这里的表现也不佳,售价 280 欧元,接近 9060 XT 8GB 的 300 欧元。

通过本月对显卡价格和每帧成本的分析,我们发现全球市场相比三个月前更加稳定和一致。GPU 价格基本稳定,更多型号能够以建议零售价购买,且地区间的异常情况较少。

在主流市场段,变化不大。RTX 5060 Ti 16GB 和 RX 9060 XT 16GB 之间的竞争依然激烈。按建议零售价计算,Radeon 卡每帧成本应低 17%,而在十个地区中平均低 15%。大多数地区的差异很小,主要是由于 9060 XT 16GB 的轻微超价。

在低端市场,许多 8GB 显卡现已上市,与 Intel Arc Battlemage 系列竞争。好消息是 B580 现已广泛以 250 美元的建议零售价在多个地区销售,远比过去几个月价格超过 300 美元时更具竞争力。与 RX 9060 XT 8GB 一起,它通常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选择之一。

然而,每张显卡都有其权衡之处:Intel B580 提供更多的显存,但性能较弱,驱动程序也不够稳定;而 RX 9060 XT 8GB 性能更强,驱动程序更稳定,但显存容量有限。不幸的是,无论是 RTX 5060 还是 RTX 5050,在这一细分市场中都没有表现出很强的价值。

在大多数地区以及 GeForce RTX 5090 以下的所有细分市场中,Nvidia 和其合作伙伴在确保显卡以建议零售价销售方面做得比 AMD 更好。这包括欧洲,那里 GeForce 显卡经常低于当地建议零售价,更接近官方定价。目前,买家可以找到 550 美元的 RTX 5070、750 美元的 RTX 5070 Ti 和 1,000 美元的 RTX 5080,这比几个月前有了显著改善。

相比之下,AMD 一直难以跟上步伐。截至今天,RX 9070 XT 仍售 700 美元。

从更广泛的全球角度来看,Radeon 9070 XT 与 GeForce 5070 Ti 的竞争有些不稳定,价格通胀因地区而异。在我们评估的大约一半地区,9070 XT 的每帧成本比 5070 Ti 低 15%,符合其宣称的优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另一半地区,差距缩小,GeForce 显卡成为更好的选择。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 9070 XT 定价过高的时候。

考虑到 AMD 自年初以来一直在销售这些显卡,它们仍然无法持续以建议零售价销售,这令人惊讶。

Nvidia 在中端市场的胜利最为明显。RTX 5070 广泛以建议零售价销售,而 RX 9070 经常不是这样。理论上,如果两张卡都能以建议零售价购买,我们会建议多花 10% 购买 RX 9070 XT,但这很少成为现实的选择。

实际上,RTX 5070 与 RX 9070 直接竞争。但由于 AMD 无法持续将 RX 9070 定价在建议零售价,而 RTX 5070 有时甚至低于建议零售价,价值平衡已经明显向 Nvidia 倾斜。RX 9070 每帧成本应该低 5%,但实际上平均高出 9%,这使得推荐它变得更加困难。

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看到 Nvidia 在进入假日季节和几款主要游戏发布之前基本上解决了供应问题,这是个好消息。目前,Nvidia 几乎不需要做太多事情,除了可能大幅降低那些糟糕的 8GB 型号的价格,然后专注于即将推出的 Super 更新。

相比之下,AMD需要专注于一个明确的目标:确保Radeon显卡在所有地区都能达到其官方建议零售价。如果Radeon RX 9070 XT的价格只比GeForce RTX 5070 Ti便宜50美元,AMD将无法有效竞争。AMD应当致力于实现其宣传的价格,扩大FSR 4游戏支持,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请考虑订阅,以获得无广告的TechSpot体验并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承诺,所有读者的贡献都将用于资助更多内容的制作,这意味着更多的技术特性、更多的基准测试和分析。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

你可能还想读

杭州率先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立法,将明确从业者的伦理“红线”

杭州率先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立法,将明确从业者的伦理“红线”

快速阅读: 杭州将率先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立法,促进产业发展。《条例(草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涵盖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伦理规范等内容,旨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品应用落地。 因包括宇树科技在内的“杭州六小龙”爆火出圈而备受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以AI为纽带,第三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顺利举行

以AI为纽带,第三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顺利举行

快速阅读: 10月23日,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举办第三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来自38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参与。研讨班旨在落实联合国决议,推动AI国际合作,展示中国AI创新成果,促进全球AI普惠发展。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全球工业人工智能联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Airbnb称赞阿里开源AI模型:快速且经济

Airbnb称赞阿里开源AI模型:快速且经济

快速阅读: Airbnb首席执行官Brian Chesky称赞阿里巴巴Qwen模型,因其速度快、成本低,助力Airbnb客服代理提升效率,计划扩展多语言支持。中国科技企业开源AI策略获国际认可。 家庭住宿预订平台Airbnb赞扬了阿里巴巴的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比利时考虑对AI数据中心设电力限制

比利时考虑对AI数据中心设电力限制

快速阅读: 比利时电网运营商Elia考虑限制数据中心电力分配,以防其他用户受影响。自2022年以来,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2034年预留容量超计划两倍。目前数据中心耗电占全国4%,预计2035年将增至10%以上。 比利时电网运营商Elia正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荣耀YOYO智能体一键领券,Magic8系列轻松比价购物

荣耀YOYO智能体一键领券,Magic8系列轻松比价购物

快速阅读: 荣耀发布自进化AI原生手机Magic8系列,YOYO智能体实现自动领券、比价等功能,简化购物流程,提升用户体验,覆盖购物、美食、出行等多场景。 10 月 15 日,荣耀发布了首款自进化 AI 原生手机 —— 荣耀 Magic8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阿里Qwen升级Deep Research:一键生成报告、网页及播客

阿里Qwen升级Deep Research:一键生成报告、网页及播客

快速阅读: 阿里巴巴Qwen团队升级Deep Research工具,集成网页版Qwen Chat,提供研究至发布的全流程体验。新功能支持生成研究报告、交互式网页和多说话者播客,涵盖代码生成、图像渲染和语音合成功能,用户可直接使用无需配置基础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亚马逊测试AI配送眼镜,包裹导航与风险检测一镜完成

亚马逊测试AI配送眼镜,包裹导航与风险检测一镜完成

快速阅读: 亚马逊开发AI智能眼镜,提升送货司机配送效率与安全性,集成AI传感、计算机视觉等功能,支持自动调光与处方镜片定制,正在北美测试并将逐步推广。 【AIbase 报道】亚马逊周三宣布,正为旗下送货司机开发一款 AI 智能眼镜 ,旨在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通用汽车明年起搭载Google Gemini AI助手,提升驾驶体验

通用汽车明年起搭载Google Gemini AI助手,提升驾驶体验

快速阅读: 通用汽车宣布将在其2015年及以后车型中集成Google Gemini驱动的AI助手,提供导航、消息发送等服务,强调用户体验和隐私保护,标志着汽车行业智能化新阶段。 通用汽车周三在纽约 GM Forward 大会上宣布,将从明年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