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聊天机器人悄然引发隐私噩梦
快速阅读: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如ChatGPT、Gemini和Grok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等领域,因其便捷性备受青睐。然而,这些工具的使用存在隐私泄露风险,包括数据被索引公开及恶意利用等,提醒用户需谨慎分享敏感信息。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已成为工作和个人交流中的可靠伴侣,然而它们的使用却潜藏隐忧。例如,ChatGPT、Gemini和Grok等聊天机器人正逐渐融入日常生活。有趣的是,最近的研究显示,目前人们最常用这些机器人的目的是进行心理治疗,许多人认为与机器人交谈时可以放心地讨论那些不愿与他人分享的问题。
从撰写求职信到研究法律问题,再到讨论私密的医疗细节,人们普遍认为与聊天机器人的对话能够保密。从商业角度来看,这些工具在起草政策、制定战略和分析公司数据方面也表现出色。但是,在我们愉快地与聊天机器人交谈时,应当记住,这些机器人并不受医生、律师、治疗师或组织雇员所遵循的保密规则约束。
事实上,当保护措施失效或人们在不了解后果的情况下使用时,非常敏感且可能造成损害的信息可能会被泄露。不幸的是,这种风险并非空穴来风。最近的新闻报道已经揭示了多起此类数据泄露事件。这引发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使用、监管和安全措施进行认真反思,是否会不知不觉地走向隐私灾难?
那么,存在哪些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自己?社会又该如何应对这一严重且日益增长的威胁?
聊天机器人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威胁隐私?信息暴露的方式多种多样,当我们过度信任人工智能时,本应受到保护的信息可能会被泄露。例如,近期ChatGPT的“泄漏”事件发生于用户未意识到“分享”功能可能导致其对话内容在公共互联网上可见。该功能设计用于让用户参与与其他用户的协作聊天,但在某些情况下,这意味着这些对话也可能被搜索引擎索引和搜索。通过这种方式,一些个人信息如姓名和电子邮件地址被无意公开,导致聊天参与者身份可被识别。
此外,据报道,多达30万次用户与Grok聊天机器人的对话以相同方式被索引并公开。虽然这些问题似乎是由用户对功能的误解引起,但也出现了更为恶意的安全漏洞。例如,安全研究人员发现,联想的Lena聊天机器人可以通过恶意提示注入被“欺骗”,从而共享会话cookie数据,允许访问用户账户和聊天记录。
除了聊天记录外,还有其他侵犯隐私的方式。已经有人对使用“去衣”应用程序生成未经同意的色情图像表示担忧。最近的一起事件表明,即使没有明确指示,Grok AI的“辣”模式也能生成真实人物的露骨图像。
这些情况不仅仅是简单的、一次性故障,而是生成工具设计和构建中的系统性缺陷,以及对人工智能算法行为缺乏问责制的表现。
为什么这是一个严重的隐私威胁?有许多因素可能导致我们的私人对话、想法甚至医疗或财务信息以我们未曾预料的方式被曝光。其中一些因素是心理上的,比如当我们讨论生活中的私密细节时,匿名感促使我们在未考虑后果的情况下过度分享。这意味着大量高度敏感的信息可能存储在不受同等保护的服务器上,而这些保护措施在与医生、律师或关系治疗师打交道时应该是必要的。
如果这些信息被黑客攻击或由于安全协议不完善而泄露,可能导致尴尬、敲诈勒索或网络欺诈的风险,甚至带来法律后果。另一个日益增长的担忧是“影子AI”的增加使用,指的是员工未经授权在组织外部使用AI,绕过了官方的安全和AI政策。金融报告、客户数据或机密商业信息可能以这种方式上传,通常会削弱旨在保护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
在医疗、金融和法律等高度监管的行业中,许多人认为这是即将发生的隐私噩梦。因此,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首先,需要认识到,尽管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显得非常有帮助和知识渊博,它们并不是心理治疗师、律师或亲密可信的朋友。目前的黄金准则是,不要与这些机器人分享任何我们不愿意公开发布的信息。这意味着避免讨论我们的医疗历史、财务活动或个人身份信息的具体细节。记住,无论对话感觉多么私密,实际上每一句话都可能被存储,并通过某种途径进入公共领域。这一点对于ChatGPT尤为重要,因为截至撰写本文时,OpenAI因美国联邦法院命令,必须存储所有对话,即使用户删除了对话或在临时聊天模式下进行的对话也不例外。
对于企业和组织而言,风险更大。所有公司都应制定程序和政策,确保员工了解这些风险,并尽可能地阻止“影子AI”的使用。定期培训、审计和政策审查是必不可少的,以最小化风险。此外,聊天机器人存储和处理我们数据的方式带来的个人和商业隐私风险,是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挑战。经验告诉我们,像OpenAI、微软和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在竞相成为首个将新工具和功能推向市场的竞争中,只会优先考虑部署速度。问题不仅在于聊天机器人今天能否被信任保护我们的秘密,还在于它们未来是否能继续做到这一点。显然,我们对聊天机器人的依赖正在以比我们保证其隐私的能力更快的速度增长。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