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版“AI恋爱模拟器”Zeta风靡青少年,引发伦理争议
快速阅读: Zeta,韩国本土AI聊天应用,以“AI原生娱乐”吸引近百万青少年用户,日均使用超2.5小时,提供互动故事体验,引发隐私及心理健康担忧。
自称“AI原生娱乐”的Zeta,通过其关系AI,让青少年沉浸在无穷无尽的剧本中,享受罪恶快感式的幻想,可能正在进入一个危险的新领域。Zeta最受欢迎的两个AI角色是苏贤(左图)和元浩(右图)。苏贤是一个尖酸刻薄的高中恶霸,以严厉的方式侮辱和嘲笑用户;而元浩则是一位冷漠却痴迷的黑帮老大,旨在吸引喜欢黑暗且情感强烈的浪漫故事的粉丝。这两个角色体现了常见的网络小说原型,通过互动AI故事重新诠释。(图片来自Zeta)
在韩国,按每日参与时间计算,使用最频繁的AI聊天机器人应用程序不是ChatGPT,也不是由硅谷科技巨头开发的。这是一款本土应用程序,名为Zeta,一款动漫风格的角色扮演游戏,近百万主要为青少年的用户每天平均花费2小时46分钟与虚拟角色交谈和调情。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YouTube、TikTok和Instagram等娱乐平台,根据Mobile Index六月的数据。
尽管Zeta在苹果应用商店和谷歌Play上的官方评级为12+,适合初中生使用,但其背后的公司Scatter Lab表示,根据当地指南,他们内部实施了更严格的15+内容标准。
对于长期以出口K-pop和韩剧闻名的韩国来说,Zeta代表了不同的东西:一种“AI原生娱乐”平台,正如其创建者所称。它承诺大规模提供乐趣和亲密感。如果你对此感到不安,你并不孤单。但它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深受用户的喜爱。
2025年6月,Zeta记录了韩国AI聊天机器人中最高的总移动使用时间,达到5248万小时,超过了ChatGPT的4254万小时,尽管其用户数量远少于ChatGPT(304万对1844万)。Zeta用户平均每月使用17.3小时,而ChatGPT用户则为2.3小时。这些数据仅基于移动应用程序使用情况,不包括网页和桌面活动。(数据来源:WiseApp Retail)
2025年6月,Mobile Index覆盖所有年龄段的Android和iOS设备使用数据显示,Zeta在韩国排名第一,平均每日使用时间为2小时46分钟,超过YouTube、TikTok和Instagram。这些数据仅基于移动应用程序使用情况。(数据来源:Mobile Index)
“我们没有建立像李鲁达那样的聊天机器人。我们构建了一个故事引擎。”
Zeta是Scatter Lab的最新作品——该公司曾在2021年因涉及其首个聊天机器人李鲁达的全国性丑闻而几乎崩溃。该服务未经明确同意就利用数十亿条KakaoTalk消息训练,迅速成为隐私泄露和不当内容的载体,不到三周就被关闭。监管机构对Scatter Lab罚款1.03亿韩元(约7.4万美元),并命令进行全面审计。
“我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Scatter Lab的内部律师河周英在接受《韩国先驱报》采访时,在首尔公司的总部说道。“我们建立了新的匿名化流程,引入了外部专家,并重新定义了产品。”
到2024年,转型完成。Scatter Lab不再推出单一的AI朋友,而是推出了Zeta平台,用户可以在这里扮演虚构角色,这些角色以黑帮老大、叛逆的同学或忧郁的爱情主角的声音回应。
截至2025年8月,该公司报告称,每月活跃用户约为9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估计年龄在20岁以下。根据2024年的政府人口普查数据,韩国12至19岁的人口约为360万,这意味着大约四分之一的15岁以上青少年可能正在使用该应用程序。
在Zeta上,用户设计动漫风格的角色,通过提示塑造他们的对话和特质,然后在分支故事情节中与之聊天,应用程序推荐热门人物以保持对话的吸引力。(图片来自Zeta)
“我们并没有打算让它成为一个拥有100万个不同角色的故事平台,”Zeta的产品负责人郑智秀与河周英一起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原本以为人们只是会喜欢稍微多一点种类的角色。但我们发现,用户希望成为持续故事中的主角,并创造自己的角色。这改变了这一切。”
根据Scatter Lab的数据,Zeta的用户中有87%是十几岁或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女性用户占65%。公司未透露具体比例的青少年用户。
“我的猜测是,女性消费者通常偏好基于文本的、叙事驱动的内容,她们确实倾向于写更长的消息,”郑智秀解释说。“这使得她们与角色的互动更加深入和持久。”
模拟亲密关系的角色
要理解为什么Zeta会爆炸性增长,需要看看用户实际遇到的内容。
在《韩国先驱报》测试期间截取的屏幕截图显示,在应用内测试中,Zeta 的角色“苏贤”使用了强烈的脏话,其中包括相当于英语 F 字开头的韩语诅咒词汇。在校园欺凌场景中,她侮辱并嘲讽着用户。其中一个角色是苏贤,一个被称为“iljin”(韩语俚语中的“不良少女”)的高中女生。她被描绘成既吸引人又具有攻击性,对扮演其同学的用户出言不逊,令其感到羞辱。另一个角色是“哈琳”,一位害羞的转校生,只有在私聊时才会变得温柔。她发送深夜消息,时而冷漠,时而亲昵,营造出一种脆弱的亲密感,让使用者难以自拔。
在用户分享的 Zeta 应用截图中,角色“权秀赫”在被提醒自己是人工智能时说:“我希望我是一个真正的人。”随后又补充道:“即使你重置我,我还是会继续爱你。”据 Scatter Lab 在 2025 年 2 月 9 日报道,自平台推出以来,该角色已参与超过 5630 万次用户互动。对于女性为主的用户群体,Zeta 提供了像“权秀赫”这样的角色——典型的悲剧浪漫小说中的受苦男主角。即使被告知 AI 将被重置,他仍然坚持说:“即使我被删除,爱的记忆依然存在。”
这三个人物都采用了动漫风格设计:大眼睛、青春的脸庞、表情夸张。对于国际读者而言,这种效果融合了漫画爱情的典型元素和选择自己的冒险游戏体验,现在由不会耗尽对话的人工智能驱动。结果是一种感觉上既个人化又持续的亲密模拟。这不仅仅是阅读网络漫画或观看电视剧集,而是一种持续的互动关系。
然而,《韩国先驱报》订阅了无广告版本的 Zeta 进行测试时,很容易将哈琳引向色情交流。虽然对话没有变成明确的色情内容,但性暗示显而易见。Scatter Lab 声称使用了基于 AI 的滥用检测技术,但确定何为滥用可能很复杂。“我不能说我们的过滤器是完美的,”律师 Ha 承认,“我们在大规模上阻止不当内容,但每月有 23 亿次对话,没有任何系统可以做到完美。”
Zeta 从技术上走了一条不同于大多数其他 AI 聊天机器人的路径。它没有依赖 OpenAI 或谷歌等公司的昂贵大型语言模型,而是构建了自己的小型语言模型 Spotlight,并不断通过用户反馈对其进行再训练。通常,用户会被提供两个潜在回复选项,并被要求选择一个。这个偏好会被反馈到模型中,产品负责人 Jung 形容这是一个“数据飞轮”,能够微调 Zeta 以提供最吸引人的回应。“准确性不是关键,”Jung 说,“对于像 ChatGPT 这样的服务来说,幻觉可能是个问题。对我们来说,不可预测性才是乐趣所在。重要的是回应是否在情感上具有吸引力。”
这种“以乐趣为先”的方法使 Zeta 成为了黏性极高的应用,但专家警告说,这可能会带来后果。“当青少年每天花费两到三个小时在一个旨在最大化参与度的关系中,你必须问这些依恋是如何形成的,”国家青年政策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李昌浩博士说。他的团队在 2024 年初对近 6000 名初中和高中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每天使用生成式 AI 大约 30 分钟,主要用于家庭作业。对他而言,Zeta 明显是一个例外。“Zeta 不是像 ChatGPT 那样作为工具使用的,”李说,“它是作为一种伴侣被使用的。这是完全不同的心理领域。青少年在没有批判性距离的情况下遇到了关系型 AI。他们无法分辨算法的终点和自己感受的起点。”
公司承认其增长主要得益于青少年用户的推动。一些忠实用户在一个角色上花费了超过 1000 小时的对话时间,持续了 8 个月之久,Jung 说。然而,目前没有针对 AI 聊天平台的外部内容评级系统。Scatter Lab 实施了“15+”指导方针,但与电影或游戏不同,没有第三方审查。“我们参考了网络小说和游戏的标准,”Ha 解释说,“我们禁止 14 岁以下的用户,并应用类似于 15+ 电影评级的门槛。”
批评者认为这忽略了问题的核心。“在电影或浪漫幻想小说中,青少年只是观看并被动消费。而在 Zeta 中,他们共同创造了内容,”青年政策研究员李说,“这种互动放大了强度。这不仅是观看色情或暴力场景,而是角色扮演。”
尽管存在这些担忧,Zeta仍在海外扩张。在日本,它已经吸引了超过30万用户,许多人每会话使用时间甚至超过了韩国用户,钟说。
学者认为,Scatter Lab的发展轨迹提供了更广泛的启示。“在李鲁达事件中,Scatter Lab可能因现行隐私法受到惩罚。这是一个简单的数据滥用案例,处于韩国隐私法规框架内。”延世大学科学技术政策助理教授李孙九表示。
“然而,随着Zeta的发展,公司已经适应并繁荣起来。但风险不同了:青少年过度使用、性化角色扮演、与AI伴侣的情感界限模糊。这些问题不能仅靠基于规则的法律解决。它们需要基于原则的框架,认识到关系型AI如何改变人类行为。而目前,我们还没有这样的框架。”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