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汽车:行业转型与市场机遇
快速阅读: IDTechEx研究显示,软件定义车辆(SDV)重塑汽车行业,涵盖E/E架构演变、软件层解耦等技术,预计2034年相关软件收入超70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34%。
过去五年左右,软件定义车辆(SDV)作为一种趋势已经重塑了汽车行业,尽管这一术语被广泛使用,但IDTechEx的一项研究表明,其核心意义、结构元素及当前状态背后的驱动力仍存在显著的困惑。该研究《2026-2036年软件定义车辆、联网汽车及车内人工智能:市场、趋势和预测》提供了典型车辆SDV架构部署路径的系统分析,以及未来架构转型时间表、销售预测和关键硬件市场机遇的研究成果。
尝试对SDV进行核心定义时,分析指出,这是一个涵盖各种技术进步的总称,包括电气/电子(E/E)架构的演变、软件层解耦及操作系统的重新配置。分析师表示,“简而言之,如果涉及灵活的软件驱动部署,就可能属于SDV的范畴”。报告指出,汽车行业认为SDV的兴起归因于消费者期望的提高,例如更智能的功能、个性化体验和无缝数字集成。
此外,报告警告称,如果没有汽车制造商的积极营销或消费者教育,大多数用户仍然对“软件定义”功能背后更深的价值了解有限。它还提到,消费者需求主要集中在有形的舒适和便利特性上,如语音命令、导航或加热座椅,而非更复杂的数字服务,比如人工智能助手或车内电子商务。
报告还指出,消费者对无线(OTA)更新的熟悉程度仍然“令人惊讶地低”,导致基于订阅的功能采用缓慢。
从SDV行业的角度来看,报告认为向SDV发展的主要动机是内部需求,如减少布线和验证的成本、平台标准化和数据控制。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SDV不仅仅是用户体验的转变,更是车辆开发和系统架构的根本性改革。
研究报告指出,E/E架构的演进已成为基础推动者,从分布式的架构转变为区域控制,再到集中计算平台。通过在多个车型上标准化硬件平台,汽车制造商可以利用软件灵活区分特性,从而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灵活性。因此,固件无线更新和软件无线更新成为实现长期收入增长的关键工具,通过功能解锁、订阅和服务货币化来实现。
事实上,研究预测,到2034年,全球每年与联网和软件定义车辆相关的软件收入将超过7000亿美元,预计复合年增长率为34%。在架构实施方面,IDTechEx的研究突出了一种新兴偏好,即区域控制器与集中计算平台的结合。区域控制器现在能够管理局部传感器输入和执行器输出,而集中处理器可以处理传感器融合、战略规划和系统协调等高级任务。宝马的Neue Klasse架构就是这一模型的典范,集成了高性能计算模块,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座舱管理、车辆动力学和动力总成控制通过千兆以太网互联,用于任务管理。这一设置旨在实现灵活的服务导向型软件部署,简化更新过程并促进动态跨域交互。
IDTechEx估计,对于中高端软件定义汽车(SDV),仅集中计算平台和区域控制器的硬件投资就可能超过每辆车2000美元,预计未来架构的融合将使每辆车的布线成本降低50至200美元。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SDV也被视为推动系统更加紧密集成的趋势。新的SDV现在围绕集中的、统一的软件平台构建,功能通过统一的软件层进行协调和管理。这种集中模式被认为大大增强了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支持实时人工智能决策和边缘计算等高级功能。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