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计划建造首艘核动力航母,增强印太地区影响力
快速阅读: 印度计划建造核动力航母“维沙尔”号,具备长时间海上运行、减少燃料补给需求、提高作战能力等优势,预计2030年代末服役。
核动力推进系统具备一系列技术和操作上的优势,使其有别于传统动力装置。核动力航母可以在海上长时间运行而无需补给燃料,这减少了对易受攻击的供应链的依赖,并提高了在远离基地的远距离区域持续作战的能力。反应堆能够产生数百兆瓦的电力输出,支持电磁弹射器、定向能武器和下一代传感器等需要高功率水平的先进系统。
此外,核动力推进还允许发射更重的飞机,包括固定翼预警机和无人作战航空器,从而扩展了航母可以执行的任务范围。更高的出击率、更长的驻留时间和持续的空中覆盖能力,都是增加能源容量的直接成果。这些优势被认为是印度未来航母编队在对抗环境中操作的关键因素,其中耐久性、发电能力和灵活性是重要因素。
这艘新的航空母舰,可能被命名为“维沙尔”号(INS Vishal),也称为国产航空母舰3(IAC-3),预计将在海上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减少加油需求,并能够在印太地区的争议水域内持续运作。计划建造的该舰由科钦造船厂承建,预计排水量为65,000至75,000吨,长度约为300米,航速为30节。它计划搭载多达55架飞机,包括40架固定翼飞机和15架旋翼平台,未来双引擎甲板战斗机(TEDBF)将是其舰载机群的一部分。计划还强调了建造十个海军核动力推进装置的需求,以支持不仅航母还有潜艇和未来的水面战斗舰艇,反映出印度海军力量向核动力转变的趋势。
《2025年技术视角与能力路线图》明确列出了新航母将集成的先进系统,包括两套电磁弹射系统(EMALS)、自动着舰系统、菲涅耳光学着陆辅助设备、拦阻索和专门用于飞机控制和指挥的战斗管理系统软件。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负责自主开发EMALS,这项技术将允许从甲板上发射较重的飞机,如预警机和无人作战航空器。印度机构此前展示了能够发射高达400公斤载荷的缩小比例原型,计划扩大容量以支持最高达40吨的平台。预计核动力将为这些系统提供所需的大量电力输出,同时延长舰船的作战范围。与2018年的版本相比,2025年的路线图扩大了需求,引入了核动力和EMALS作为坚定目标,并增加了对双引擎甲板战斗机(TEDBF)和海军版LCA的提及,以丰富未来航母的舰载机群。
谈及航母航空时,2025年的路线图将近期采购与长期发展相结合。2025年4月,印度签署了一份价值约80亿美元的合同,购买26架“阵风”-海军型战机,装备“维克拉马蒂亚”号和“维克兰特”号航母。这些飞机将逐步取代目前在这两艘航母上服役的米格-29K机队,同时TEDBF项目作为专门为甲板操作设计的国产双引擎喷气机正在推进。尽管LCA海军型尚未作为一线战斗机接受,但已在“维克拉马蒂亚”号和“维克兰特”号上进行了甲板降落演示,并正在考虑作为潜在的训练平台。到2030年,印度预计将在海军和空军中运营总共62架“阵风”战斗机,而TEDBF的目标是在2030年代投入使用。将无人作战无人机纳入未来航母打击群的组成部分,是另一个显著的变化,表明第三艘航母的舰载机群将比其前辈更加多样化和技术先进。
发展蓝图还强调了三艘航母的战略逻辑,确保两艘处于操作状态,一艘进行维修。维克拉玛蒂亚号于2013年服役,由俄罗斯建造的舰船改装而来,已经历过多次改造,包括2020年至2022年的重大翻修及2024年价值超过1207亿卢比的合同。维克拉特号作为印度首艘自主建造的航母,于2022年服役,已完成航空试验,预计将在本十年后期搭载阵风M型战斗机。这两艘航母均参与了国际演习,包括2023年的双航母演习、与美国的马拉巴尔演习以及与法国的瓦鲁纳演习。发展蓝图将第三艘核动力航母定位为维持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两个作战群持续可用的关键,尤其是考虑到中国航母编队的扩展和巴基斯坦计划采购的汉果级潜艇。
目前,中国运营着辽宁号和山东号两艘航母,并正在准备更大的福建号,该舰配备了电磁弹射系统,支持更重的飞机和远程行动。中国的造船厂也在研究核动力设计,以进一步延长操作耐久性。虽然巴基斯坦未追求航母,但其正通过从中国订购八艘汉果级独立推进潜艇来扩大潜艇力量,这将增强其在阿拉伯海挑战印度海军行动的能力。这些因素共同促使印度认为至少需要三艘航母,以确保有两艘可供部署,一艘处于维修状态。这一策略旨在保持对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持续监控,这两个海域对于保护贸易路线和监视区域对手活动至关重要。
然而,采用核动力推进航母并非没有挑战。印度现有的海军反应堆,如为阿里汉特级潜艇开发的反应堆,功率约为83兆瓦,而航母所需的反应堆功率需达到500至550兆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与巴巴原子能研究中心之间的讨论尚未就此类项目达成资金和技术复杂性的共识。因此,印度也在考虑与英国及通用电气电力转换公司、印度重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发的集成电动推进系统和先进燃气轮机作为临时替代方案。如果能够产生并储存足够的电能,这些系统仍可支持电磁弹射系统,从而实现非核动力的弹射起飞但回收降落(CATOBAR)操作。关于第三艘航母是采用配备电磁弹射系统的CATOBAR模式还是更大规模的短距起飞但垂直降落(STOBAR)平台的争论,反映了技术雄心与预算可行性的平衡。
如果能在2026年获得批准和资金,核动力航母项目可能需要超过十年的时间完成建设、测试和整合,预计服役时间为2030年代末。在此之前,印度将专注于最大化维克拉玛蒂亚号和维克拉特号的操作能力,同时继续在科钦造船厂及其他设施构建支持基础设施。发展蓝图强调,航母被视为更广泛海军现代化努力的核心部分,涵盖先进战斗机、无人驾驶系统、核动力推进和电磁发射技术。通过平行推进这些能力,印度力求建立一支可持续的三航母力量,符合其在印太地区的战略重点,并通过自主设计、生产和集成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