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投资“鬼蝠”无人机,备战新型军备竞赛
快速阅读: 澳大利亚在伍默拉禁飞区测试两架MQ-28A幽灵蝙蝠无人机,标志其国防工业复兴。该项目耗资6.5亿美元,与波音合作开发,旨在应对军事威胁。无人机长约38英尺,航程3700公里,成本远低于F-35。
澳大利亚伍默拉禁飞区——两架黑曜石色的飞机在9月5日相隔不到一分钟相继起飞,消失在一片点缀着低矮灌木的红沙漠上空。机舱内无人操控,它们按预设程序在无垠的沙漠天空中飞行,地面数百公里外的一间不起眼的小屋中,飞行员随时准备接管控制权。
这两架MQ-28A幽灵蝙蝠无人机长38英尺,扮演着机器人僚机的角色。澳大利亚正大力投资研发和生产这类协作作战飞机,以应对日益逼近的军事威胁,这些威胁正在侵蚀澳大利亚曾经最强大的防务屏障——距离优势。
澳大利亚迄今已投入约6.5亿美元(约合8.34亿新元),与波音公司合作开发这些无人机,这是澳大利亚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设计和制造军用飞机。对于这个长期依赖美国提供军事装备的亲密盟友而言,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自冷战结束以来,澳大利亚的国防工业因缺乏规模和工业基础而逐渐萎缩,如今正试图重新启动。
上周在北京,中国展示了多款“忠诚僚机”类型的无人机,表明也在大力投资无人系统。美国空军同样在开发协作作战飞机,旨在以较低成本和较少的人力风险增强空中力量。
“我们正见证自二战以来最大的常规军备竞赛。”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表示,“中国正在大规模现代化其常规和核武装部队。”
康罗伊上周在南澳大利亚州偏远的伍默拉试验场展示了这些飞机。该试验场位于广阔的荒野之中,面积超过宾夕法尼亚州,曾是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秘密武器测试的重要场所,被誉为澳大利亚的“51区”。
在不用于军事测试时,这片土地上稀疏地散布着放牧的牛羊。澳大利亚历史上曾迅速从几乎空白的状态建立起国防工业。二战期间,澳大利亚扩大了武器弹药的生产,为盟军部队提供补给,并开始制造飞机。但由于缺乏其他大国的规模和工业基础,澳大利亚最后一次自行设计和生产的飞机是在越南战争时期。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澳大利亚提供了在国防制造业中保持竞争力的机会。康罗伊表示,波音已在昆士兰州图恩巴市破土动工,建设生产幽灵蝙蝠无人机的工厂,目标是最终将其出口。据报道,美国海军可能是潜在买家之一。
波音官员称,幽灵蝙蝠无人机约70%的部件将在澳大利亚制造,每架的成本约为有人驾驶战斗机F-35的十分之一。
幽灵蝙蝠的名字来源于一种小型但勇猛的本地动物,它拥有锋利的牙齿和强大的下颚,能够制服与自己体型相近的鸟类和其他脊椎动物。这款无人机的航程约为3700公里,接近澳大利亚的宽度。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国防分析师马尔科姆·戴维斯认为,全球对协作作战飞机的兴趣反映了各国为可能发生的重大权力冲突做准备的态度。乌克兰战争改变了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国家对其未来可能面临的冲突类型的准备情况。
“如果这些飞机能在澳大利亚生产,在危机时刻,我们可以持续生产。”戴维斯说,“如果我们依赖美国,我们就会排在队伍后面。”
尽管强调本土主权能力的生产,但与波音公司的合作也在加强与美国的关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防务研究教授斯蒂芬·弗吕林表示,在华盛顿对联盟态度不确定之际,这种合作尤为重要。
近年来,澳大利亚开始与美国公司合作生产炮弹和制导导弹,并根据2021年与美国和英国签署的AUKUS防务协议,对美国核动力潜艇进行维修。
尽管对协议未来感到担忧,五角大楼表示正在审查该协议是否“符合总统的美国优先议程”,这些努力仍在继续。“白宫显然采取了更加交易性的态度,”弗吕林教授说,“本能反应是加倍推动国防工业整合,成为净贡献者而非负担。”
《纽约时报》
更多相关报道:
英国和澳大利亚将深化AUKUS承诺和经济联系
澳大利亚当局向被洪水围困的农民空投物资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