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AI项目失败,员工自用“影子AI”成救星

发布时间:2025年9月3日    来源:szf
企业AI项目失败,员工自用“影子AI”成救星

快速阅读: AI项目因战略缺陷屡遭失败,MIT和麦肯锡研究显示多数企业AI投资未能转化为商业成果。成功关键在于价值创造而非成本削减,企业需重视AI准备度,包括数据整合、明确用例及跨部门协作。

图片来源:BlackJack3D/iStock/Getty Images Plus

关注 ZDNET:

将我们设为 Google 的首选来源。

ZDNET 要点总结:

– 由于底层战略存在缺陷,AI 项目正在失败。

– 商业领导者应致力于员工认为有用的项目。

– 成功者将专注于价值创造,而非成本削减。

– 尽管投资数十亿美元并持续炒作,最近的独立研究显示,大多数企业难以将试点项目转化为可量化的商业成果。

两项最新研究突显了这一问题:

– MIT NANDA 报告称,95% 的企业生成式 AI 试点未能带来收入增长。仅有少数(约 5%)试点成功扩展到生产阶段或实现实际增长。

– 麦肯锡 2025 年 AI 状态调查显示,尽管采用率在上升,超过 80% 的公司报告其 AI 投资对企业的 EBIT(息税前利润)没有影响。

这些研究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必须在董事会中引起共鸣:AI 试点项目的失败并非因为技术不够强大,而是因为背后的策略和期望存在问题。

为何 AI 试点项目受阻

MIT 的研究表明,AI 试点失败的原因并非模型性能不足。最大的问题是企业集成度不高。大多数工具无法从工作流程中学习,多数公司也未培养出将实验转化为生产系统的运营能力。

麦肯锡的研究与此呼应:只有当企业重新设计工作流程、追踪关键绩效指标并改进运营模式时,AI 才能产生影响。陷入“演示模式”的试点项目只能带来一时的热度,却无法创造商业价值。

许多行业领导者将 AI 视为短期利润率杠杆,而不是用于构建持久能力的工具。典型的策略是裁员、降低成本并提高季度利润率。

这种做法或许能在一两个季度内满足投资者,但从中期到长期来看,它会产生累积的负面影响,包括:

– 知识负债:裁员和浅层自动化导致机构知识流失。隐性知识的丧失使得恢复成本高昂。

– 人才流失:顶尖人才不愿维持脆弱的系统。他们离职时带走了专长和积极性。

– 客户体验不佳:人手不足的服务线和半成品聊天机器人降低了问题解决率,增加了客户努力程度。不满最终会反映在收入上。

结果是财务工程,而非价值工程。股东价值最可靠的增长方式是通过增加客户价值,而不是挖掘现有价值。

两种 AI:企业与员工

讽刺的是,虽然企业级 AI 试点停滞不前,但员工已经在日常工作中频繁使用 AI 工具,如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这些“影子 AI”用例并非宏大的数字化转型。它们是小型、战术性的应用:起草邮件、总结文档、生成代码片段、准备演示文稿或分析客户反馈。

这些应用之所以成功,恰恰是因为它们具有特定的任务导向。它们节省了针对具体活动的时间,提高了生产力,而无需大规模的工作流程改革或资本预算。

这正是 AI 的初衷:作为生产力的放大器,而非劳动力替代工具。员工使用 AI 来更好地完成工作,而不是取代工作本身。

企业应当注意这一点。内部的草根采用揭示了 AI 真正的价值所在。领导者不应忽视或禁止影子 AI,而应研究其应用,负责任地扩大规模,并建立在员工已经证明有用的基础上,记住 AI 是生产力的推动者,而非劳动替代品。

真正的障碍:AI 准备度

即使企业希望扩大 AI 应用,许多企业仍未准备好。真正的 AI 准备不仅需要大型语言模型的许可,还需要以下准备:

– 整合且干净的数据,供系统学习。大多数企业仍处于数据分散、孤立的状态,这削弱了结果的有效性。

– 明确的用例和预期,需在项目开始前定义。太多的试点项目以“试试 AI”为起点,而非确定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 跨技术、人员和流程的实施路线图。AI 不是即插即用的工具,它需要变革管理、治理和持续评估。

现实情况是,AI 准备度将随着时间成熟。在许多企业中,这种成熟过程将由在日常工作中尝试 AI 的员工引领。业务和技术领导者需要将自下而上的创新转化为自上而下的战略,以在整个组织中扩展价值。

设计持久价值

那么,什么方法有效呢?一条更好的前进路径如下:

从任务而非角色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减少客户努力或周期时间,然后将节省下来的资源重新分配到更高价值的工作上。

目标是生产而非演示: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视为产品。定义所有者、服务级别、采纳目标和业务KPI。

构建学习系统:部署能够捕捉反馈并在使用中不断改进的工具。静态试点无法创造长期价值。

投资能力而非实验:跨职能团队应全面负责用例,包括数据、安全、流程、变革和客户体验。

保护知识:将自动化与知识捕获及技能提升相结合,以减少工作量而不削弱专业知识。

对董事会的建议:每一项人工智能提案都应回答一个问题:这项举措如何在未来90至180天内增加客户价值,同时在接下来的18至24个月内建立可累积的能力?

例如,如果答案是一个减员计划,那么你优化的是会计流程,而不是成果。

此外:

人工智能代理如何消除企业中的浪费——以及为什么这比削减成本更明智

最终的赢家不会是那些最快削减成本的企业。赢家将是那些重新设计工作流程,使人员和机器共同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企业。这才是建立稳健收益、持续增长和持久股东价值的方式。

人工智能失败的原因不是技术问题。人工智能失败是因为领导者选择如何使用它。关注价值创造,而非成本削减。记住:关于人工智能如何帮助企业的最佳见解,可能已经存在于你的组织内部,正由员工默默测试着。

关于人工智能

我根据OpenAI的指导再次测试了GPT-5的编程技能——现在我对它的信任度更低了

如何在VS Code中使用GPT-5与GitHub Copilot

这是我尝试过的最快的本地AI,而且远远超过其他选项——如何获取

当免费版本提供如此多功能——包括GPT-5时,ChatGPT Plus还值20美元吗?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

关键词: AI项目员工影子AI

你可能还想读

印尼副部长呼吁谨慎使用AI进行公共沟通

印尼副部长呼吁谨慎使用AI进行公共沟通

快速阅读: 印度尼西亚通信和数字事务部副部长Nezar Patria呼吁公共关系专业人员谨慎、道德地使用AI,强调AI虽具潜力,但需人类监督与伦理责任,确保沟通质量与真实性。 雅加达(ANTARA)- 印度尼西亚通信和数字事务部副部长Nez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名人及AI巨头呼吁停止追求超智能

名人及AI巨头呼吁停止追求超智能

快速阅读: 超过700名科学家、政治人物和名人呼吁暂停开发超人工智能,直至技术安全可控且获公众支持。未来生命研究所发布公开信,强调当前AI发展路径与公众期望、安全性及伦理标准脱节。 超过700名科学家、政治人物和名人,包括哈里王子、理查德·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保守活动人士因谷歌AI生成虚假信息起诉谷歌

保守活动人士因谷歌AI生成虚假信息起诉谷歌

快速阅读: 保守活动人士罗比·斯塔巴克因谷歌AI系统生成关于他的虚假信息,将其诉至特拉华州法院,要求至少1500万美元赔偿。谷歌称此为Bard误判所致,已尽力处理。 保守活动人士罗比·斯塔巴克周三对谷歌提起诉讼,指控这家科技巨头的人工智能系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拉夫劳伦推出AI购物体验,个性化服务引领未来时尚

拉夫劳伦推出AI购物体验,个性化服务引领未来时尚

快速阅读: 拉尔夫劳伦与微软合作推出AI对话购物工具“Ask Ralph”,提供个性化风格灵感,强调技术应提升品牌体验而非目的本身,展现AI个性化体验趋势。 9月,拉尔夫劳伦(与微软合作)发布了“Ask Ralph”,这是一款被描述为“由人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荣耀转型AI终端生态公司,方飞详解1 x 3 x N战略

荣耀转型AI终端生态公司,方飞详解1 x 3 x N战略

快速阅读: 荣耀董事长吴晖宣布转型为AI终端生态公司,提出1 x 3 x N战略,涵盖HONOR AI Connect平台及多项赋能措施,推动AI场景化落地,涉及教育、家居、健康等多领域。 感谢IT之家网友 風見暉一 的线索投递! IT之家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微软Photos推AI绘图与智能重塑新功能

微软Photos推AI绘图与智能重塑新功能

快速阅读: 微软在其Photos应用中推出AI驱动的Restyle Image和Image Creator功能,前者可智能重塑照片风格,后者能根据描述生成高质量图像,均支持隐私保护,旨在提升图像创作体验。 微软近日在其 Photos(照片)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创业大赛启动 全球招募火热进行中

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创业大赛启动 全球招募火热进行中

快速阅读: 网易传媒启动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创业大赛,聚焦AI新技术与应用,设三大赛道,面向A轮前团队,奖金总额100万元,提供多维指导与资源支持。 2025年10月22日,网易传媒正式启动 “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创业大赛”,面向全球创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谷歌量子芯片Willow实现可验证量子优势,性能超13000倍

谷歌量子芯片Willow实现可验证量子优势,性能超13000倍

快速阅读: 谷歌发布量子芯片Willow,成功运行“量子回声”算法,实现首个可验证的量子优势,比超级计算机快13,000倍,为新药研发和材料科学开辟新途径。 继量子计算研究团队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谷歌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当地时间10月2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