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展示新型核导弹与无人武器,彰显军事实力
快速阅读: 中国举行史上最大规模阅兵,展示“三位一体”核武器系统、高超音速导弹、水下无人机及激光武器,习近平主席与20多位世界领导人出席,强调和平与合作选择。
中国在国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阅兵中展示了新的“三位一体”核武器系统,包括导弹、无人机和激光。阅兵期间,携带武器装备的卡车沿着北京天安门广场前行,随后,战斗机和直升机编队飞过上空,向全世界展示其实力。中国人民解放军(PLA)约10,000名士兵参加了阅兵,其中包括新成立的网络空间单位,负责网络安全防御措施。习近平主席及超过20位世界领导人,如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出席了此次活动。“今天,人类面临着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选择。”习近平在面对超过50,000名观众时说道。
此次大规模阅兵距上次中国举行的重大军事展示已有六年之久。以下是一些在阅兵中正式亮相的武器装备。中国首次展示了能够从海、陆、空发射的核导弹“三位一体”系统。官方媒体新华社称,这些导弹是中国的战略“王牌”,旨在保护国家主权和尊严。其中,东风-5C(DF-5C)是一种具有“全球打击能力”的洲际战略核导弹,可从中国北方的发射井向美国发动攻击。这是自1970年代开始的导弹计划的最新成果,能够释放多个独立的弹头攻击同一目标,从而让美国难以防御。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中国核武器系统专家赵通博士表示,该导弹可能具备进入轨道像卫星一样攻击目标的能力。此外,它还可能配备了中国的新型预警发射能力,允许中国在敌方导弹落地前进行核反击。
安全专家詹妮弗·帕克告诉ABC,中国还展示了一种新型可移动洲际弹道核导弹,即东风-61(DF-61),据信具有高超音速能力。与东风-5C不同,东风-61可以装载在移动发射车上,方便在全国范围内转移。“实际上,它被安装在一辆卡车上,这意味着它可以在中国境内任意移动。”她说道。阅兵中还出现了几种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如鹰击-15(YJ-15)、鹰击-17(YJ-17)和鹰击-19(YJ-19)。赵通博士表示,这些是升级版常规导弹,“将比之前的型号更能够穿透敌方防空系统”。
中国还展示了先进的水下无人机。帕克女士指出,阅兵中似乎出现了两种新型号,一种用于情报、监视和侦察,另一种则具有进攻性用途。“它可能前端装有爆炸物,或者具备部署爆炸物的能力。”她解释说。她认为这些水下无人机可能对太平洋地区的西方部队构成威胁,因为中国似乎在加速将进攻能力——如水雷、鱼雷、爆炸物——集成到这些设备中。然而,她也强调,仅仅在阅兵中看到这些无人机并不意味着其能力已经得到验证。从阅兵可见,中国显然在无人空中、水下和地面车辆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中国还强调了人工智能的整合,以及无人飞行器与有人驾驶战斗机协同作战的能力。
阅兵中还展出了无人驾驶直升机,设计用于从舰船上发射。此外,中国还展示了定向能武器,即激光武器,用于对抗无人机和导弹。鉴于使用导弹的成本高昂,每枚导弹可能耗资数百万美元,各国军队一直在寻找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无人机威胁。
激光被视为对抗无人机和导弹的一种成本更低且有效的方法。在阅兵式上,展出了一辆装载有激光武器的卡车,中国还表示拥有一种可以安装在舰船上的激光武器。这些武器不仅适用于防御。“它们可以瞄准飞机,”帕克女士说,“一旦被定向能激光武器瞄准,飞机将无法正常运行。”为什么中国要展示这些武器?帕克女士注意到,展出的武器主要集中在无人飞行器和各种导弹的射程上。“这展示了先进的能力,”她说,“一方面显示了技术先进的军队形象,另一方面也在暗示‘你们可能并不了解我们拥有的全部实力’。”
一张照片显示,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在交谈中谈及器官移植和永生的可能性。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潘广义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新武器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未来战争的愿景。“毫无疑问,最大的提升在于信息战和电子战领域,这将为中国军队带来显著优势,”他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表示。他还提到,新武器快速发展的速度显示了“中国在技术和工业制造规模上的领先地位”。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与太平洋学院的陈爱德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阅兵式标志着中国军事能力的重大飞跃。他说,过去十年来,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核心在于卫星、导弹系统和无人机等新型军事资产的广泛展示。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