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动画工作室改写行业规则

发布时间:2025年8月31日    来源:szf
AI动画工作室改写行业规则

快速阅读: 人工智能正改变视觉特效行业,未来五年内将推动大型工作室向小型、专注团队转型,实现更快、更便宜、高质量的创意控制,提升效率而不牺牲质量。

多年来,视觉特效(VFX)像工厂流水线一样运作。工作按部就班,更改成本高昂,创意灵活性有限,大团队是常态。人工智能正在改变这一局面。

未来五年内,大型工作室将向小型、专注的团队转变,这些团队能够更快、更便宜地交付高质量成果,并拥有更大的创意控制权。这种演变不仅是为了降低成本,更是为了重新设计整个流程,以便更快做出更好决策,加快迭代速度,更深入地投资观众真正关注的工作。

尽管批评者担心低成本意味着低质量,但事实是,人工智能为视觉特效行业带来的远不止这些。

视觉特效一直是一个缓慢且资源密集型的过程。流程线性,没有偏离空间,每次迭代都需要协调、时间和预算。这导致了持续的僵化。人工智能为这一过程带来了灵活性。

以前,团队会竞标每个任务,通宵渲染,每天审查。现在,人工智能使创作者能够在几小时内完成初步布局、测试和重新设计,尝试多种效果后再选择一种进行放大。预览和外观开发可以同步进行。快速合成让团队能够及早验证创意选择,只有通过编辑的镜头才会执行,不仅节省时间,还节省资源。此外,通过自动生成初稿,如抠像、清理和板准备,艺术家可以专注于细节工作和创意打磨,从而加快整个过程。

重要的是,这种效率提升并不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事实上,如果使用得当,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一致性编码增加定性价值。现在可以快速、高效地确保色彩、纹理和设计语言在各个镜头中与特定节目的风格文件保持一致,提高整体制作水平。当工作分步进行时,可以快速发货、快速学习并再次迭代。重复这个过程,可以在午餐前完成。

这种节奏已经在我公司的近期项目和长篇序列中证明有效。借助人工智能驱动的工作流,日程时间减少了30%至50%,同时提高了视觉一致性,因为外观现在是系统化的,而不是由每个艺术家重新发明。

问题是,小团队真的能交付吗?

答案是有条件的:有了人工智能,小视觉特效团队可以交付,但前提是给予明确的界限。一些限制仍然存在,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战斗。虽然复杂的视觉特效序列,如流体模拟,目前仍需传统技术,但小型创意实验室完全有能力处理角色驱动的镜头、风格化的世界和设计主导的组合。例如,我们最近开发了一种定制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几小时内完成了通常每月外包数万美元的动画系列任务。

在一个戏剧序列中,我们在构建任何复杂装备之前测试了三种美学风格。当时团队只有五个人。优势在于决策循环,而不是人数,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少意味着责任更明确。

关键是让编辑主导,确保每个人都在同一页面上。及早淘汰弱想法,确保质量,而人工智能使这变得快速且经济,特别是当把流程当作产品来管理时——版本化、测量并设置简单的质量控制门。

关于人工智能的误解广泛存在,既包括其优势也包括其弱点。有些客户期望人工智能项目能在几小时内完成所有工作。有些客户则过早放弃人工智能,认为它只适用于业余爱好者,无法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生存。这两种情况都不真实。但清晰的沟通对于导航人工智能项目至关重要,团队中需要有人非常了解人工智能,能够有效地引导团队和客户。

现成的人工智能工具能否达到相同的效果?

现成的AI模型可以完成大部分任务,但最终的效果提升需要有针对性的补充。这些补充大多是一些小规模的调整文件,而非大规模的再训练,比如训练轻量级的特定场景适配器或预设,制作迅速且易于替换。缺少这些调整,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通常情况下,我们尽可能使用定制训练的模型以保持风格一致,只有在定制解决方案无法达到目标时,才会利用现成工具。

现成的解决方案质量很高,但目前可控性较差——在实际项目中,“输入指令然后祈祷”不是一种策略。另一方面,虽然定制解决方案更加可控,但并不总能提供所需的像素级完美质量。关键在于混合使用各种解决方案,并保持灵活性——这些工具每天都在变化。

动画公司供图

然而,市场是否真的需要AI驱动的视觉特效?

创意行业对AI存在抵触情绪,但如果深入探究,会发现大多数主要买家并非反对AI,而是希望有明确的规则。以Netflix为例,该公司最近发布了关于AI使用的指导方针。其主要要求包括:供应商需提前披露AI使用意图,避免使用存储或训练生产数据的工具,优先选择企业安全环境,未经批准不得将AI元素用于最终成品,且不得未经同意创建或更改演员表演。任何触及最终画面、第三方知识产权、个人数据或数字复制品的内容都需要书面批准。

因此,如果构建一个由多种工具组成的自定义工作流,每个步骤都必须符合这些标准。这些是合理的规定,小型团队可以通过每部作品设置清洁房间和明确的审批点来满足。

那么,小型视觉特效团队如何有效利用AI?对我来说,成功将AI整合到视觉特效中通常涉及五个关键领域:

预先决策:

在大量渲染前测试多种效果,只扩大幸存的设计。

自动化重复任务:

让AI处理重复性工作,如抠像和清理,艺术家则专注于照明、构图和叙事。

按项目隔离数据:

跟踪每个输入和输出,确保可重现性和合规性。

最终环节保留人工参与:

合成师是AI世界的VIP。

全面衡量:

记录节省的时间,推广成果,解决瓶颈。归根结底,AI不会降低制作价值。糟糕的流程选择才会。如果用AI减轻负担,提前做出决策,并保护创造情感屏幕时间,结果将是卓越的。采用这种方式的小型专注团队不仅能够匹配传统流程,在许多情况下甚至能超越它们。

了解更多,请参阅我们关于“AI领域的Netflix”、我们在AI电影节上的发现以及最佳动画软件列表的文章。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

你可能还想读

杭州率先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立法,将明确从业者的伦理“红线”

杭州率先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立法,将明确从业者的伦理“红线”

快速阅读: 杭州将率先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立法,促进产业发展。《条例(草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涵盖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伦理规范等内容,旨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品应用落地。 因包括宇树科技在内的“杭州六小龙”爆火出圈而备受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以AI为纽带,第三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顺利举行

以AI为纽带,第三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顺利举行

快速阅读: 10月23日,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举办第三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来自38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参与。研讨班旨在落实联合国决议,推动AI国际合作,展示中国AI创新成果,促进全球AI普惠发展。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全球工业人工智能联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Airbnb称赞阿里开源AI模型:快速且经济

Airbnb称赞阿里开源AI模型:快速且经济

快速阅读: Airbnb首席执行官Brian Chesky称赞阿里巴巴Qwen模型,因其速度快、成本低,助力Airbnb客服代理提升效率,计划扩展多语言支持。中国科技企业开源AI策略获国际认可。 家庭住宿预订平台Airbnb赞扬了阿里巴巴的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比利时考虑对AI数据中心设电力限制

比利时考虑对AI数据中心设电力限制

快速阅读: 比利时电网运营商Elia考虑限制数据中心电力分配,以防其他用户受影响。自2022年以来,数据中心电力需求激增,2034年预留容量超计划两倍。目前数据中心耗电占全国4%,预计2035年将增至10%以上。 比利时电网运营商Elia正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荣耀YOYO智能体一键领券,Magic8系列轻松比价购物

荣耀YOYO智能体一键领券,Magic8系列轻松比价购物

快速阅读: 荣耀发布自进化AI原生手机Magic8系列,YOYO智能体实现自动领券、比价等功能,简化购物流程,提升用户体验,覆盖购物、美食、出行等多场景。 10 月 15 日,荣耀发布了首款自进化 AI 原生手机 —— 荣耀 Magic8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阿里Qwen升级Deep Research:一键生成报告、网页及播客

阿里Qwen升级Deep Research:一键生成报告、网页及播客

快速阅读: 阿里巴巴Qwen团队升级Deep Research工具,集成网页版Qwen Chat,提供研究至发布的全流程体验。新功能支持生成研究报告、交互式网页和多说话者播客,涵盖代码生成、图像渲染和语音合成功能,用户可直接使用无需配置基础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亚马逊测试AI配送眼镜,包裹导航与风险检测一镜完成

亚马逊测试AI配送眼镜,包裹导航与风险检测一镜完成

快速阅读: 亚马逊开发AI智能眼镜,提升送货司机配送效率与安全性,集成AI传感、计算机视觉等功能,支持自动调光与处方镜片定制,正在北美测试并将逐步推广。 【AIbase 报道】亚马逊周三宣布,正为旗下送货司机开发一款 AI 智能眼镜 ,旨在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通用汽车明年起搭载Google Gemini AI助手,提升驾驶体验

通用汽车明年起搭载Google Gemini AI助手,提升驾驶体验

快速阅读: 通用汽车宣布将在其2015年及以后车型中集成Google Gemini驱动的AI助手,提供导航、消息发送等服务,强调用户体验和隐私保护,标志着汽车行业智能化新阶段。 通用汽车周三在纽约 GM Forward 大会上宣布,将从明年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