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业试水AI技术,仍存疑虑
快速阅读: Marcura和Thetius研究显示,82%海运专业人士看好AI应用,但69%担忧技术失误,仅11%公司有正式政策,AI最适用于减少低效和合同分析,但需人工监督。
研究显示,海运业正在尝试人工智能技术,但态度仍存疑虑。据Marcura和Thetius的一项新行业研究,海运企业对人工智能在简化业务和运营任务方面的潜力表示热情,但在大规模应用方面进展缓慢。
调查发现,82%的海运专业人士对人工智能在其行业的应用持乐观态度,但近三分之二的人担心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削弱关键的人类技能和判断力。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工具仍需人类监督以确保其按需运行,并且在数据收集、数据标注和提示方面需要人工参与,以及对输出结果的人工评估。
该研究调查了130多名海运专业人士并进行了深入访谈,描绘了一个处于希望与现实之间的行业图景。尽管81%的公司正在进行人工智能试点项目,但只有11%的公司制定了正式政策,指导如何将这些技术扩展到整个运营中。
研究明确了人工智能最具有前景的应用领域。几乎所有受访者——97%——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减少手动工作流程的低效,87%的人相信人工智能能够改善租船合同分析,帮助识别潜在问题。
然而,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69%——表示担忧,认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可能遗漏合同或航行计划中的关键警告信号,导致高昂的商业错误。37%的受访者表示亲身经历过人工智能在其组织中的失败,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指出,人工智能供应商的承诺往往与实际效果不符。
海运操作的特殊性是实施挑战的关键因素。任何尝试使用ChatGPT的人都知道,通用人工智能工具难以应对海运领域的特有术语和缩写、独特规则和操作现实,这对外行人来说是一种陌生的语言和文化,包括软件开发者。对于法律和合规任务,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怀疑最为强烈;虽然法律界普遍采用人工智能处理基本任务,但航运业受访者认为其合规部门目前最适合使用人工智能,因为存在数据治理、监管责任和人工智能对法律细节的误解等问题。
“通用人工智能代理可能会将‘SF’解读为‘标准形式’,但在航运业中,它指的是‘积载系数’。”Marcura分析副总裁Janani Yagnamurthy解释说,“现成的解决方案可以自动化基本流程,但它们忽略了海事专业人士所依赖的细微上下文。”
针对特定海运需求而设计的人工智能代理表现更好。Marcura表示,该公司的人工智能合同分析工具最近帮助一家干散货运营商避免了超过12万美元的潜在损失,通过识别协议草案中缺失的条款实现。
尽管在某些应用上取得成功,大多数公司仍在试水阶段,只有17%的公司建立了透明的决策过程,用于解释人工智能系统的工作原理。
“当变化发生时,人们自然会担心失去控制。”Yagnamurthy说,“熟练的海事专业人士在高风险职位上花费数十年磨练判断力。最好的人工智能就像副驾,而不是替代品。”
熟悉和掌握人工智能技术也需要提高:38%的受访者表示,培训不足是扩大技术应用的最大障碍。多位受访者提到,实施不当和用户教育不足会导致不良结果。“人们训练了人工智能模型,但没有培训员工。如果船员和办公室人员不理解人工智能输出,可能导致误用,从而产生不信任。我们需要首先培训我们的员工和思维。”一位船舶管理者告诉研究团队。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