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CEO黄仁勋:更先进AI模型将推动芯片与数据中心增长
快速阅读: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公司正处“新工业革命”,上季度收入467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将达3至4万亿美元,需大量数据中心、能源和土地。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我们正处于“新的工业革命”之中。黄仁勋的公司生产芯片和计算机硬件,这些产品是人工智能“淘金热”中的“镐和铲”,无论是否存在泡沫,英伟达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之一。周三,在公布上季度收入为467亿美元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黄仁勋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业的快速增长不会放缓。
相比之下,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最近表示,他认为投资者现在对人工智能“过度兴奋”。不过,阿尔特曼也承认,他仍然认为人工智能是“很长时间以来最重要的事情”。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对未来几年的需求有非常显著的预测,预计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可能在本世纪末达到3至4万亿美元。这意味着需要建设大量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将占用大量土地,消耗大量水资源和能源。近年来,这些人工智能工厂规模不断扩大,对周边社区产生重大影响,并对美国电网造成更大压力。不同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增长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这种压力。
黄仁勋还提到,更强大的模型和需要更多计算能力的模型正在推动需求增长。一个聊天机器人的提示不再只意味着一个提示,因为新型人工智能模型采用“推理”技术,每个问题需要更多的计算能力。“这被称为长时间思考,思考时间越长,通常答案越好。” 黄仁勋说。
这项技术使人工智能模型能够在网上进行研究,多次尝试一个问题以获得更好的答案,并将不同的信息整合成一个回应。一些人工智能公司提供单独的推理模型或标为“深度思考”的选项。OpenAI在其GPT-5版本中集成了这一功能,由路由程序决定是否由轻量级模型或更复杂的推理模型处理。
然而,推理模型所需的计算能力可能是传统大型语言模型响应所需计算能力的100倍以上。这些模型与能够执行任务的代理系统以及可以处理可视化并在物理世界中操作的机器人模型一起,继续推动对芯片、能源和数据中心用地的需求增长。
“每一代产品的需求都在增长。” 黄仁勋说。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