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推动AI繁荣,泡沫隐忧浮现
快速阅读: 信用投资者向人工智能领域投入数十亿美元,引发行业高管和分析师对新泡沫的担忧。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正牵头出售贷款支持数据中心建设,未来还将有更多类似交易。OpenAI等公司警告,当前投资热潮与90年代互联网泡沫相似,可能带来财务风险。
信用投资者正向人工智能领域投入数十亿美元,而行业高管和分析师却对这项新技术是否正在催生新的泡沫提出质疑。摩根大通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正牵头出售超过220亿美元的贷款,以支持Vantage数据中心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园区。据知情人士透露,这笔贷款本周达成协议。本月彭博社报道,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将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和Blue Owl资本获得290亿美元,用于在路易斯安那州农村建设一个大型数据中心。
未来还会有更多类似的交易。OpenAI估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发和运行人工智能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将需要数万亿美元的资金。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承认,人工智能投资者可能面临困境。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本周表示,当前的人工智能投资热潮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存在相似之处。谈到初创公司的估值时,他说:“有人会因此受损。”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企业界95%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项目尚未实现盈利。
这些情况让信贷观察者感到不安。“信用投资者很自然地回想起20世纪初,当时电信公司过度建设并过度借贷,导致资产大幅减记。”花旗银行美国投资级信贷策略主管丹尼尔·索里德说,“因此,人工智能热潮确实引发了对未来几年可持续性的疑问。”
最初,建立训练和运行最先进人工智能模型所需基础设施的资金主要由人工智能公司自身提供,包括谷歌和Meta Platforms等科技巨头。然而,最近资金越来越多地来自债券投资者和私人信贷贷款人。
这些风险敞口形式多样,风险程度不一。许多大型科技公司——所谓的“人工智能超级巨头”——正在用高评级的企业债务支付新基础设施的费用。根据彭博情报的最新分析,由于现有现金流保障了债务,这种做法相对安全。目前,大量债务融资来自私人信贷市场。“过去三个季度,私人信贷市场每季度对人工智能的投资约为500亿美元,即使不考虑Meta和Vantage的大额交易,这一数字已经是公开市场的两到三倍。”瑞银信贷策略主管马修·米什说。
许多新的计算中心正通过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进行融资,这些证券与公司实体无关,而是与综合体产生的付款相关联。摩根大通本月估计,截至2024年全年,由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持的CMBS金额已增长30%,达到156亿美元。
索里德和他在花旗的同事在8月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公用事业公司为满足电力需求旺盛的数据中心而增加借款,这带来了特定的风险。他们和其他分析师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在人工智能项目尚未证明其长期创收能力之前,就投入如此多的资金。
“数据中心交易的期限为20至30年,而我们甚至不知道五年后这些技术会是什么样子。”标普全球评级全球私人市场分析主管鲁思·杨说,“我们对未来现金流的评估非常保守,因为没有历史依据。”
压力已经开始显现,瑞银集团注意到,向科技导向的私人信贷贷款人提供的支付利息贷款数量有所增加。第二季度,BDCs的支付利息收入达到自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升至6%。
但资金的洪流不太可能很快停止。“直接贷款机构不断筹集资金,这些资金必须有去处。”穆迪全球项目和基础设施融资团队高级副总裁约翰·梅迪纳说,“他们看到这些超级巨头有巨大的资金需求,认为这是下一个长期基础设施资产。”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