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政府大范围推广面部识别技术,人权组织表示担忧
快速阅读: 伦敦诺丁山狂欢节期间,警方部署面部识别摄像头,以识别通缉人员。该技术自2024年初以来已帮助警方逮捕超1000人,但也引发隐私和种族偏见争议。
伦敦诺丁山狂欢节期间,预计将有200万人庆祝非裔加勒比文化,警方在入口和出口附近部署了面部识别摄像头。警方表示,他们的目标是通过扫描人群并将其与警察数据库中的数千名嫌疑人进行比对,来识别和拦截通缉人员。大都会警察局长马克·罗利表示,这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警务工具,自2024年初以来已在犯罪热点地区成功定位罪犯,导致超过1000次逮捕”。
该技术首次于2016年测试,过去三年在英国的使用量大幅增加。据自由组织统计,仅2024年就有470万张面孔被扫描。自今年1月底以来,英国警方已约100次部署实时面部识别系统,而2016年至2019年间仅有10次。
例如,在两场六国橄榄球赛前和7月在卡迪夫举行的两场绿洲乐队演唱会外,警方都使用了该系统。当被列入警方“监视名单”的人员靠近摄像头时,通常安装在警车上的AI系统会触发警报。确认身份后,警方可以立即拘留嫌疑人。
然而,这种大规模数据收集在伦敦街头的使用,如2023年查尔斯三世国王加冕典礼期间,被大兄弟监视组织批评为“将我们当作嫌疑人对待”。该组织临时主任丽贝卡·文森特告诉法新社:“没有立法依据,因此我们没有保护权利的保障措施,警方自行制定规则。”
私人机构如超市和服装店也使用面部识别技术来打击日益严重的偷窃行为,但关于数据如何使用的信息“非常有限”。大多数商店使用Facewatch服务,该服务会编制被监控商店中的疑似罪犯名单,并在其中一人进入店铺时发出警报。“这改变了城市生活的方式,因为它消除了匿名生活的可能性,”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人权法讲师达拉赫·默里说。“这可能对抗议活动以及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参与产生重大影响。”
一位26岁的法医科学家阿比盖尔·贝冯在一家使用Facewatch的伦敦商店入口处告诉法新社,她“非常惊讶”地了解到这项技术的使用情况。“他们应该告知人们这一点,”她说。虽然承认这对警方有用,但她认为零售商使用该技术“具有侵入性”。
自2月起,欧盟的人工智能法规禁止使用实时面部识别技术,除非用于反恐等特殊情况。文森特强调,除美国少数案例外,“欧洲国家或其他民主国家都没有类似的做法”。“这种侵入性技术的使用更像是我们在中国等专制国家看到的情况,”她补充道。
内政大臣伊维特·库珀最近承诺将起草一份“法律框架”,重点针对“最严重犯罪”。但她的部门本月授权警方在七个新地区使用该技术。通常安装在警车上的固定摄像头计划于下个月首次在伦敦南部的克罗伊登安装。
警方保证有“严格的保障措施”,例如在没有警察在场时关闭摄像头,并删除非嫌疑人的生物特征数据。然而,英国人权监管机构本周表示,大都会警察局使用该技术的政策“非法”,因为其“不符合权利规定”。
包括人权观察在内的11个组织致函大都会警察局长,敦促他不要在诺丁山狂欢节期间使用该技术,指责其“不公平地针对”非裔加勒比社区,并指出AI存在种族偏见。一名39岁的黑人男子肖恩·汤普森表示,他因被错误识别为罪犯而被捕,并已向警方提起上诉。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