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也顶不住了
快速阅读: Meta在2025年AI人才争夺战中采取“快、狠、贵”策略,高薪挖角50名顶尖人才,但因成本激增和内部冲突,8月宣布冻结AI部门招聘,引发华尔街担忧和内部动荡。
在今年的AI竞赛中,Meta突然加速,试图超越对手:招聘力度大、薪酬高、组织结构频繁调整。然而,8月中旬,这家巨头突然宣布冻结AI部门的招聘,不仅暂停对外扩编,还要求内部AI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流动。官方解释称,这是为了在预算季结束后确定新的组织架构,然后再做进一步规划。
究其原因,华尔街分析师已对科技巨头的AI支出发出警告。过去几个月,Meta为吸引人才开出的薪酬和股权包不断攀升,投资者开始质疑:这些高昂成本是否带来了可验证的技术进步,还是仅仅导致了成本扩张?同时,业内也有人担心,Meta高薪聘请的顶尖AI人才是否会引发内部竞争,如老员工对新来的“明星科学家”不满,此前Meta不同AI团队因资源分配和技术路线分歧而产生摩擦,部分员工因此士气低落,甚至离职创业。
目前,Meta的AI人才争夺战已达到临界点,华尔街和硅谷都在关注Meta能否通过这些人才取得实际成果。
2025年上半年,Meta在AI人才争夺战中采取了“快、狠、贵”的策略。无论是OpenAI、谷歌DeepMind、Anthropic还是苹果的AI人才,Meta都通过扎克伯格本人直接联系,快速签约。Meta提供的薪酬包高达数亿美元,一些研究人员获得四年3亿美元的超级薪酬包,个别顶级人才的报价甚至高达15亿美元。此外,Meta还通过“反向收购式挖人”方法,直接挖走核心人才,如引入Scale AI联合创始人Alexandr Wang担任首席AI官,为此支付了约140亿美元的少数股权投资。
到2025年中,Meta已成功吸纳至少50名来自竞争对手的AI人才,其中40%来自OpenAI,20%来自谷歌。然而,这种大规模引进人才的方式也引发了问题。硅谷不少工程师认为,Meta一次性引进大量顶级人才可能导致内部冲突。经过多次重组,Meta最近决定将不同AI业务合并为“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分为四个部门:面向AGI的研究团队、AI产品团队、构建训练与推理底座的基础设施团队以及继续承担长期探索任务的FAIR。
Meta发言人表示,冻结招聘是为了在年度预算和规划工作完成后,为新的超级智能实验室创建一个坚实的结构。有消息称,由于AI部门人员迅速增加至数千人,Meta正在考虑整体缩减规模。此前负责Llama系列大模型的团队“AGI Foundations”被解散,部分成员计划离职。Llama的表现未达预期,内部受到尖锐批评,社区反响也较为平淡。另一款代号为Behemoth的前沿模型在测试中表现不佳,被直接取消。
与此同时,Meta AI的前研究负责人Joelle Pineau今年早些时候离职加入Cohere,Llama项目研究员Angela Fan转投OpenAI,生成式AI副总裁Loredana Crisan则跳槽到Figma出任首席设计官。加上8月的部分期权归属窗口期,Meta迎来了“旧部出走,新人入列”的换血期。
对于Meta来说,内部“噪声”是团队稳定性,外部“噪声”则是资本市场的压力。扎克伯格大手笔挖人虽然一时痛快,但最终仍需面对财务报表。随着AI投资成本快速上升,华尔街开始担忧这些资金何时、以何种形式回流。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科技巨头向AI人才发放的股权规模正在膨胀,如果最终成果无法在合理时间内转化为可计量的现金流,这种做法将侵蚀回购能力和股东回报。
今年8月,一些科技股遭遇抛售,包括Meta在内的公司股价连续下跌。尽管原因多样,但市场注意到几个可能的因素,如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近期关于AI热潮具有泡沫特征的评论。Meta自身数据也显示,2025年的资本开支指引上调至最高720亿美元,主要用于AI基建和人才引进。数据中心建设、GPU采购和团队扩编导致利润承压。
面对投资者的质疑,Meta暂时冻结AI人才招聘,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内部AI组织架构,另一方面也是向市场发出“控制成本”的信号。但因冻结招聘引发的各种声音,Meta首席AI官Alexandr Wang坚称:“我们确实在加大对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的投入,任何与此相反的报道显然是错误的。”
扎克伯格豪掷重金挖来这些AI人才,赌的是超级智能的未来。如果这一赌注能够带来实质性成果,那么当前的“刹车”将被视为战略性调整,华尔街的焦虑也将平息;反之,若投入最终未能取得显著进展,冻结招聘可能只会被视为一次无序冲刺后的力竭,暴露出Meta在方向和节奏上的失控。接下来的每个月,都将为这一问题提供答案。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