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正从概念走向现实应用
快速阅读: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伊藤孝幸表示,类人机器人正逐步进入工厂和家庭,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亚洲、欧洲和北美企业正竞相开发可与人类共事的双足机器人。
法兰克福——配备两臂两腿的类人机器人正逐渐进入工厂。这些机器人采用先进的执行器和传感器,并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类人机器人是当今机器人领域最热门的趋势之一。亚洲、欧洲和北美的初创企业正在竞相将能够安全与人类共事的双足机器人商业化。目标是大规模生产通用型机器人,以解决制造业面临的严重劳动力短缺问题。
“未来类人机器人在家庭、企业和公共空间工作,激发了人们的兴趣。”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主席伊藤孝幸表示,“由于我们的环境是为人体优化的,因此对快速、通用助手的需求显而易见。”
“类人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时间仍不确定。”伊藤孝幸指出,他同时担任发那科公司的首席技术顾问。“无论如何,类人机器人不会取代现有市场上的机器人类型。相反,它们将补充和扩展现有技术。”
伊藤孝幸认为,由于类人机器人具有类似人类的灵巧性和适应性,非常适合自动化传统工业机器人难以处理的复杂任务。然而,他认为类人机器人作为通用家用助手的广泛应用可能不会很快实现。
IFR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类人机器人技术的报告,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这份报告不仅区分了一些炒作与现实,还探讨了不同地区类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情况。
“在美国,亚马逊、英伟达和特斯拉等科技公司正在大力开发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伊藤孝幸说,“除了军方资金支持外,大量私人投资推动了这一发展,形成了众多开发类人机器人的初创企业。”
“业界对在物流和制造领域使用类人机器人表现出浓厚兴趣。”伊藤孝幸表示,“这些机器被视为提高生产力和效率的工具,而非社交伴侣。重点在于实用应用,而非将机器人融入日常社会生活。”
中国将类人机器人置于国家战略的核心位置。政府希望展示其在该领域的竞争力和技术实力。据伊藤孝幸介绍,中国战略的一个关键要素是建立可扩展的关键组件供应链。
自本田公司在2000年推出Asimo机器人以来,日本一直是类人机器人开发的先驱。此后,各种设计为“社交机器人”的机器已在教育机构、零售商店和老年护理设施中部署。重点在于创造能够与人类和谐共处并被社会接受的机器人。
“欧洲高度重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伦理影响。”伊藤孝幸说,“欧洲重点关注与人类协同工作的协作机器人,强调提高安全性、效率和人类能力(即工业5.0),而不是替代人类工人。”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