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考虑购印度制造巡逻船扩大南海存在
快速阅读: 3月30日,印度国防部与两家造船厂签订12亿美元合同,建造11艘下一代近海巡逻舰,首舰2026年9月交付。菲律宾考虑引进NGOPV,以增强近海巡逻和作战能力。
3月30日,印度国防部与果阿造船厂有限公司和加登里奇造船厂及工程师公司签订合同,价值约12亿美元,用于建造11艘下一代近海巡逻舰(NGOPV)。这批舰艇将由果阿造船厂建造7艘,加登里奇造船厂建造4艘,预计首舰将于2026年9月交付。2024年初,首批舰艇举行了切割钢板仪式,随后在2024年和2025年举行了多次铺设龙骨仪式。此外,还订购了包括BEL Lynx-U2火控雷达、BEL EON-51火控系统以及价值约26.73亿卢比的传感器套件在内的多种设备。印度船舶注册局负责验证、技术分析和分类,体现了该计划在国内自力更生和“印度制造”倡议下的全面整合。
NGOPV的主要任务包括反海盗、反渗透、反偷猎、反走私和水雷战,同时承担非战斗人员撤离、搜救和保护海上资产等职责。基本武器配置包括一门76毫米海军炮、两套近程防御武器系统、便携式防空系统和两挺12.7毫米机枪。这些舰艇还支持水雷战载荷,并允许搭载直升机使用轻型鱼雷,增强反潜能力。航空设施包括无人机操作区、直升机机库和甲板空间,具备夜间视觉兼容的着陆系统。总体设计强调多任务能力,既适用于和平时期的安保巡逻,也能应对需要海军武装的高端应急情况。
NGOPV的排水量在2500至2900吨之间,全长105至110米,吃水4至5米。动力系统采用两台柴油发动机,最高航速超过25节,经济航速下续航里程约为8500海里。舰艇可连续航行至少60天,容纳20名军官和130名水兵,包括4名女性军官。航空设施包括一个适合15吨直升机或无人机的直升机坪和封闭机库,配备转运系统、加油设备和夜视兼容的着陆系统。此外,舰艇携带模块化水雷战载荷,装备了诱饵、鱼雷对抗措施和覆盖0.175 GHz至40 GHz频谱的电子战系统。
菲律宾也在考虑引进NGOPV,以扩充其不断壮大的近海巡逻和作战舰艇编队。目前,菲律宾海军已拥有来自韩国的何塞·黎刹级和米格尔·莫拉尔级护卫舰,以及从美国转移的三艘德尔皮拉尔级巡逻舰。2022年6月,马尼拉与现代重工签订合同,建造六艘基于HDP-2200+设计的拉贾·苏莱曼级近海巡逻舰,首舰预计2026年交付。这些94米长、排水量2400吨的舰艇装备有一门76毫米炮、30毫米遥控武器站和辅助机枪,设有可容纳10吨飞机或无人机的直升机机库。与现有舰艇相比,NGOPV提供了更长的续航能力和更复杂的模块化能力。
印度海岸警卫队也在建造一条独立的NGOPV生产线,与海军订单不同。2023年12月20日,马扎冈造船厂签订了建造6艘NGOPV的合同,每艘排水量约2700吨,长117米,最大航速23节,续航里程5000海里。这些舰艇集成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维护、远程操控无人机、综合驾驶舱和平台管理系统,归类于印度“购买印度IDDM”采购类别。它们的任务包括海上监视、反走私、反海盗、搜救和污染应对。对于马尼拉而言,这种海岸警卫队专用版本展示了强调基于人工智能的诊断和无人机操作的另一种配置,可能更符合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需求,尤其是如果选择本地生产的话。
如果菲律宾决定引进NGOPV,将与其现代化计划和更广泛的国防工业目标相契合。NGOPV结合了长时间续航、模块化载荷和航空支持,适合专属经济区巡逻和近海安全任务。本地制造将扩大国内造船业,实现与印度电子和系统供应商的技术转让。无论基于印度海军还是海岸警卫队版本,NGOPV都适应菲律宾的海洋需求,同时符合区域供应商多样化和与印度更紧密的防务合作趋势。尽管最终决定仍在研究中,但现有的技术和项目细节为菲律宾采用NGOPV提供了明确框架。在此期间,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继续在其专属经济区内执行任务,频繁与中国船只对峙,包括拦截、补给任务和巡逻,以应对日益紧张的局势。
2025年8月11日,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护送补给船前往黄岩岛附近的渔民时,遭遇中国海上力量的挑衅。一艘中国海警船在尾随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苏禄安”号时,突然右转并与一艘伴随的中国海军驱逐舰相撞,导致海警船船头严重受损,失去航行能力。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布的视频显示了碰撞过程,并记录了其通过无线电提供医疗和救援援助的尝试,但未获回应。马尼拉指责中国升级了长期存在的海洋争端,而北京则称菲律宾船只侵犯其领土,认为其行动是必要的执法。面对紧张局势,包括此次碰撞事件,美国短暂派遣两艘军舰进入该地区,重申对菲律宾的安全承诺,突显了战略摩擦的加剧。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