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韬志略|印度国防产值创历史新高,但仍暴露诸多矛盾和困境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8日    来源:szf
兵韬志略|印度国防产值创历史新高,但仍暴露诸多矛盾和困境

快速阅读: 日前,印度国防部长宣布2024-2025财年国防产值达1.5059万亿卢比,同比增长18%,创历史新高。本土化生产显著,但质量与产能矛盾突出,反映印度国防工业自主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

热点新闻: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日前,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宣称,2024-2025财年印度的年度国防产值已经突破1.5059万亿卢比(约合172亿美元),比上一财年的1.27万亿卢比(约合140亿美元)增长了18%,创历史新高。其中,国防生产单位和私营部门的总体产量分别增长了16%和28%。

点评: 印度是世界上武器装备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近年来,随着武器装备“本土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印度国防工业生产能力有明显提升,但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防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此次国防产值显著增长的背后,既体现了本土产业链初步成形的积极成效,也暴露了战争需求与地缘焦虑推动“紧急采购”的产能与质量之间矛盾,折射出其国防工业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突围”的挣扎与突破。随着印度国防工业的不断发展,不仅加剧南亚地区的军备竞赛与安全困境,甚至冲击整个亚太地区的地缘平衡。

“布拉莫斯”导弹是“印度制造”的代表作。

国防工业生产“本土化”特征明显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是全球最大武器进口国,约65%-70%的武器装备依赖国外进口。莫迪政府上台后,推行“印度制造”战略,将国防自主化列为核心目标,不断推动武器装备国产化进程。2020年8月,印度国防部国防生产部(DDP)对《国防采办规程》进行修订,精简了相关审批程序,强调优先从本土供应商采购装备,并发起了“通过联合行动实现自力更生”的倡议。根据这个倡议,印度国防部专门构建了一个名为“创造”的本土化门户网站,列出了“优先本土生产”的军事装备清单,涉及门类包括火炮、护卫舰、运输机、轻型战斗直升机、雷达、轮式装甲平台等,明确了武器装备“本土化”的重点方向。

根据上述政策,印度国防部门向本土企业发出了大量国防采购订单。据相关数据显示, 2024-2025财年印度共签订了193份国防采办合同,总价值超过了20905亿卢比(约239亿美元),几乎是之前最高纪录的两倍。其中177份合同授予了国内企业,合同总价值达16892亿卢比(约193亿美元),占合同总额的81%。例如,2025年3月,印度国防部与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签署两份合同,以6270亿卢比(约71.6亿美元)采购了156架“凶猛”轻型武装直升机。根据合同内容,将于3年后开启交付工作,并在随后5年内完成。此外,印度政府还加强了本土采购预算分配,2025-2026财年为军队现代化建设预留了11154.4亿卢比(约127亿美元)预算,其中75%将用于从本土采购。

印度通过实施战略政策干预、扩大国内参与度以及聚焦本土创新等手段,在国防工业领域取得的显著进展,大幅提升了自身国防实力,标志着其正逐步转型为一个具备自主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军事制造中心。从未来发展来看,随着政策支持的持续、私营部门参与度的提高以及出口能力的不断扩大,印度国防生产部门还将继续加速自主化能力发展,以持续增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并进一步拓展全球影响力。

产能与质量矛盾持续暴露 印度国防工业的产值新高,本质上是政策驱动、需求拉动与产业链初步整合的综合结果,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制约,“量”的增长并未完全转化为“质”的飞跃。

首先,虽然印度从“进口依赖”到“本土制造”的政策突围初见成效,但其“本土化”更多停留在组装与低附加值环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以战机为例,印度引以为傲的“光辉”战机虽宣称“国产”,但其核心装备仍依赖进口,例如发动机依赖美国通用电气的F404、航电系统则需要由以色列埃尔塔公司提供;海军“维克兰特”号航母的钢材、雷达以及舰载机也严重依赖外购。更关键的是,印度国防产业链呈现典型的“小圈子化”,私营企业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参与受限,目前仅占国防订单的25%,其主要机构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主导下的研发体系效率低下,平均一个项目耗时15-20年。在2024年国防产值中,真正属于“自主研发”的装备只有“布拉莫斯”导弹等,占比不足15%,其余多为进口部件组装或老旧装备升级。

印度自研的LCA战斗机,该战斗机核心技术,比如雷达、发动机等都来源于国外。

其次,印度的国防产值增长很大程度上源自战争需求与地缘焦虑推动的“紧急采购”,虽然短期内推高了产值,但质量未能得到有效保证。例如,为了应对中印边境、印巴边境军事对峙加剧,再加上俄乌冲突引发全球军工供应链波动,印度大幅增加“紧急采购”以填补装备缺口。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财年,印度国防预算中用于购买新装备的“资本采购”项目占比达45%,约376亿美元,其中60%为“紧急需求”,军工企业被迫加班加点生产配套设备,质量问题频发。例如,2023年印度陆军接收的一批T-90S坦克因装甲焊接缺陷被要求返厂,海军P-17A护卫舰因电子设备兼容性问题延迟服役6个月。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据印度审计署报告显示,2020-2024年间,印度国防采购合同违约率高达22%,本土企业因技术不达标或产能不足无法按时交付,最终不得不依赖进口“救火”,例如从美国采购AH-64E“阿帕奇”直升机、从法国订购“阵风”战机来补充损耗等。

印度建造的新型战舰的大部分雷达和防空导弹也来源于国外。

最后,印度的军民融合政策起步缓慢,技术溢出效应未充分释放。印度试图通过“军民两用技术”推动国防工业与民用产业协同发展,但受限于官僚壁垒和安全顾虑,例如 DRDO与私营企业信息共享有限,军方出于“数据安全”顾虑至今未将民用5G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战场通信等,导致军民融合进展缓慢。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印度国防工业中仅有12%的技术来自民用领域,而美国为35%、以色列为40%,这种情况导致印度国防工业难以通过民用市场摊薄研发成本,进一步削弱了本土企业的技术迭代动力。

或成为地区稳定的“扰动源” 印度国防产值的增长,本质上是其“地区主导权”战略的物质体现,所带来的军事能力提升不仅有助于其强化对南亚地区的军事控制,也可能引发军备竞赛与安全困境,甚至冲击整个亚太地区的地缘平衡。

一是将加剧南亚军备竞赛升级。在当前印巴关系持续紧张的背景下,印度国防产值的增长将直接转化为对巴基斯坦军事优势的扩大。2024年,印度陆军装备了射程超过40公里的新一代“皮纳卡”多管火箭炮和拦截范围达20公里的“阿卡什-Mk1S”防空导弹等,空军列装了射程超过150公里的“阵风”战机的“流星”空空导弹等,海军“维克兰特”号航母所搭载的米格-29K战机则通过航电系统优化升级为“超级米格-29K”,整体实力不断增长。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军事实力则弱势明显。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数据,2024年巴基斯坦的军事开支为102亿美元,仅为印度的1/9,其主力装备与印度的技术代差也在逐渐拉大。这种失衡可能刺激巴基斯坦采取“非对称反制”,包括加强对外军事合作采购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通过代理人战争抵消印度常规军力优势等,导致印巴“安全困境”进一步加剧。

二是加速“印太”地区战略格局失衡。印度将印度洋视为“天然势力范围”,其国防工业的扩张重点是提升远洋投送与区域拒止能力。2024年,印度海军新增2艘配备先进“布拉莫斯”导弹的“加尔各答”级驱逐舰、1艘可携带K-4潜射弹道导弹的“歼敌者”级核潜艇,并计划组建一支由1艘航母、2艘驱逐舰、1艘补给舰组成的“远洋攻击群”。这些装备都将提升印度控制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西口等印度洋关键航道的能力,对周边地区国家构成了严重威胁,破坏了现有的地区安全平衡格局。

三是导致地区多边安全机制边缘化。印度国防工业的“自主化”路线与其“不结盟传统”形成了较大矛盾:一方面,印度试图通过装备出口扩大地区影响力。据印度国防部数据显示,2023-2024财年印国防出口额创新高,达2108.3亿卢比(约合25亿美元),同比增长32.5%,主要出口对象是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缅甸等中小国家;但另一方面,印度又拒绝加入诸如东盟防长扩大会议等多边安全框架,强调“自主决策”。这种“单干”模式将导致多边机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使得地区安全治理面临“碎片化”风险。

总体上来说,印度国防产值的历史新高,既反映了其试图通过国防工业自主化建设重塑国家实力的雄心,也暴露了其产业链脆弱、技术短板与战略冒进的深层矛盾。对印度自身而言,真正的“国防强大”不仅在于产值数字,而在于能否构建起“技术自主、结构合理、战略清晰”的工业体系,同时能否突破技术瓶颈,平衡自主化与全球化,在“区域主导”与“多边合作”之间找到平衡。

(兵韬志略是由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凌云志为澎湃防务栏目开设的个人专栏,盘点近期重大防务事件,评点信息背后暗藏的玄机,剥茧抽丝、拂尘见金,两周一期,不见不散)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

你可能还想读

美陆军选用Freedom Eagle-1为新型反无人机拦截器

美陆军选用Freedom Eagle-1为新型反无人机拦截器

快速阅读: AeroVironment公司战略捕获高级总监丹尼尔·诺兰德表示,FE-1无人机设计受威胁驱动,随着技术发展,类似沙赫德无人机正向亚音速巡航导弹能力演变,采用喷气推进,飞行高度和航程增加。 丹尼尔·诺兰德,AeroVironme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乌克兰飞行员发射反辐射导弹压制俄防空系统

乌克兰飞行员发射反辐射导弹压制俄防空系统

快速阅读: 西部空军司令部10月22日发布视频,显示乌军战术航空飞行员使用反辐射导弹精准打击俄防空系统,旨在清除空中障碍,支持后续打击行动,确保乌军打击力量有效运作。 西部空军司令部发布了一段新视频,显示一名战术航空飞行员向俄罗斯防空系统发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美国谴责朝鲜导弹发射,呼吁停止进一步非法行为

美国谴责朝鲜导弹发射,呼吁停止进一步非法行为

快速阅读: 美国谴责朝鲜发射短程弹道导弹,呼吁停止非法行为,重申对韩国和日本的安全承诺。朝鲜此举为五个月内首次,正值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前夕。 美国谴责朝鲜最新一次弹道导弹发射,呼吁其停止进一步的“非法”和“破坏稳定”的行为,并重申美国对韩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伦敦警方启用远程操控无人机加强应急响应

伦敦警方启用远程操控无人机加强应急响应

快速阅读: 伦敦大都会警察局启动“无人机首响应者”项目,部署远程操控无人机,以加强应急响应能力,预计两分钟内抵达现场,提供关键情报,助力警务效率。 伦敦大都会警察局计划部署远程操控无人机,以加强其应急响应能力。这项新试验将利用无人驾驶飞行器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伦敦警方启用无人机快速响应紧急情况

伦敦警方启用无人机快速响应紧急情况

快速阅读: 伦敦警察厅启动“无人机首响应者”项目,无人机将在接到999报警电话后两分钟内到达现场,提供高质量视频支持警员行动,提高警务效率和安全性。 伦敦警察厅启动了一项创新试点项目,将无人机用于支持警察应对紧急情况。这项新技术将使警方更快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伦敦警方试用远程操控无人机支援行动

伦敦警方试用远程操控无人机支援行动

快速阅读: 使用无人机响应可获精确信息,提前捕捉证据,现场混乱时助决策,确定警力资源,迅速识别并逮捕逃犯,避免大规模搜索。 通过立即使用无人机响应,我们将获得更精确的信息,在最早的机会捕捉到最佳证据。更重要的是,在现场混乱或目击者困惑的情况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无人机频现欧洲多国机场,引发安全担忧

无人机频现欧洲多国机场,引发安全担忧

快速阅读: 近期,丹麦、德国和挪威等多国机场及军事设施频繁遭遇无人机干扰,导致航班中断,加剧欧洲安全紧张局势。事件疑似与俄罗斯有关,但无确凿证据。欧盟计划加强无人机防御措施。 多国机场及军事设施附近频繁出现无人机,包括丹麦、德国和挪威等地,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
美国陆军选中Freedom Eagle-1为新型反无人机拦截器

美国陆军选中Freedom Eagle-1为新型反无人机拦截器

快速阅读: AeroVironment高级总监Noland在AUSA会议透露,FE-1无人机设计受威胁驱动,采用喷气推进技术,飞行高度高、航程远,具备类似亚音速巡航导弹能力。 AeroVironment的高级战略捕获总监Daniel Nol […]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