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战舰驶近黄岩岛,应对中菲海上危机
快速阅读: 7月12日,美国海军派遣“希金斯”号导弹驱逐舰和“辛辛那提”号濒海战斗舰前往南中国海执行任务,旨在通过存在管理危机,遏制不安全行为,保护盟友关系,维护海上通道畅通。
7月12日,美国海军派遣“希金斯”号导弹驱逐舰(DDG-76)和“辛辛那提”号濒海战斗舰(LCS-20)前往南中国海执行任务。这两艘军舰具备互补的能力,能够在开阔海域提供防空和打击能力,并在近海快速机动。
“希金斯”号是阿利·伯克级Flight II型驱逐舰,装备有宙斯盾作战系统和SPY-1D雷达,拥有90个Mk 41垂直发射单元,能够发射SM-2/SM-6防空导弹、战斧巡航导弹和“阿斯洛克”反潜火箭,还配备有一门5英寸火炮、近程防御武器和先进的声呐系统。“辛辛那提”号是独立级濒海战斗舰,采用铝合金三体船设计,适用于浅水操作,最高航速超过40节,由LM2500燃气轮机驱动,通常配备一门57毫米火炮和RAM/SeaRAM近程防御系统,可搭载MH-60R直升机和MQ-8无人机执行水面和反潜任务。
这两艘军舰的组合可以进行监视、护航和快速重新定位,同时保持可靠的空中和打击覆盖。在行动上,“希金斯”号拥有第七舰队多次部署、战斧打击行动和自由航行巡逻的经验,而“辛辛那提”号自2019年服役以来,展示了濒海战斗舰项目的成熟,主要承担太平洋地区的存在、海上安全和战区合作任务。
在能力方面,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提供了区域防空、远程精确打击和强大的指挥控制能力,这些是较小的区域战斗舰艇所不具备的。独立级濒海战斗舰虽然火力不如驱逐舰强大,但在速度、浅水进入能力和空中监视方面具有优势,能够与中国的056型护卫舰和海岸警卫队船只相抗衡。与中国的052D型驱逐舰相比,美国的组合在导弹数量上有所逊色,但在敏捷性和多层次防空方面更具优势,尤其是依靠宙斯盾系统的支持。
战略上,美国海军在斯卡伯勒礁附近部署军舰,紧随中国船只相撞事件之后,旨在通过存在管理危机。此举既向菲律宾发出信号,又通过提高专业审查来遏制不安全的机动行为,同时围绕国际法构建叙事框架。这也测试了北京在事故后引发盟国外交反应的风险承受能力。通过主张航行权利并避免升级,华盛顿试图稳定应对措施,维持关键海上通道的畅通,保护与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联盟关系,并强调不安全行为将受到协调关注。
对于菲律宾而言,这次部署符合长期同盟关系。美国重申《共同防御条约》适用于对菲律宾公共船只、飞机和武装部队的武装攻击,包括在南海地区。最近事件后,美国公开驳斥中国声称“驱离”美国驱逐舰的说法,重申行动的合法性,同时保持操作细节的适度性。实际效果是,即使只有两艘军舰的联合行动,也能显著影响斯卡伯勒礁附近的战术行为,同时保留外交缓和的空间。
美国决定在斯卡伯勒礁附近部署一艘高端宙斯盾驱逐舰和一艘快速浅水濒海战斗舰,紧随危险操作导致碰撞事件之后,是一种经过计算的决心展示和专业航海能力。这提醒所有各方,在拥挤的航道中不安全的行为会引来外部审查和专业对抗;它向条约盟友保证,美国军舰将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合法且显眼地航行;同时保持战略主动性,不关闭对话的大门。这一信息非常明确:海上安全、合法准入和联盟信誉不容谈判,华盛顿将根据需要配对所需的工具,从宙斯盾防空到高速近海平台,以维护这一标准。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